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对铸造铝合金的研究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合金成分的优化和新的合金的研究、合金的熔炼、合金液的精炼处理、合金的晶粒细化、铝硅合金的变质处理、传统铸造方法的优化和开发新的铸造方法以满足铝合金铸件的大型化、薄壁化、复杂化要求。
关键词:铝合金;特点;成形方法
1 铸造铝合金的工艺特点
1.1 Al-Si 系铸造合金
Al-Si 系铸造合金的 Si 含量一般为 5%―13%,属于亚共晶和共晶型合金。也有Si 含量超过 15%的过共晶铝合金。Al-Si 系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气密性好,流动性好,热裂倾向小。在 Al-Si 系合金中主要的强化相有 Al2Cu、Mg2Si 和 Al2CuMg,经过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会显著提高,加上较好的铸造性能,Al-Si系合金是铸造铝合金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ZL102 合金为共晶型合金,具有好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没有热裂倾向,气密性好。但由于生成的共晶硅为粗大的针状和片状,割裂了铝基体组织,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差,所以合金需要变质处理,改变硅的形态,使共晶硅变细。ZL114A 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好的塑性,可焊性较好,在航天航空和军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2 Al-Cu 系铸造合金
Al-Cu 系铸造合金中 Cu 含量在 4.5%―11%范围内,Al2Cu 是最主要的强化相,在室温和高温下有较好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但是铸造性能比 Al-Si 系铸造合金差、气密性低、耐蚀性差,特别是热裂倾向较大,给铸件的生产带来较大的工艺难度。特别是当含量处于 4%―5%时热裂倾向最大,超过这个含量是的热裂倾向降低。通过添加中间合金细化晶粒,可以降低合金的热裂倾向。通过利用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制备 Al-Ti-B 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细化 ZL201 合金的铸造组织,可以基本消除晶界三元共晶组织,改善杂质分布,大大減少铸造缺陷,大幅度提高材料性能。通过控制合金的凝固条件,当平均凝固速度提高时,二次枝晶间距和枝晶大小都降低,也可以降低热裂倾向。ZL201 合金为固溶性合金,凝固温度区间较宽,热裂倾向较大,铸造性能较差。ZL201 合金的机械性能较高,热处理后强度可以达到 300~400MPa。可用作承受大的动载荷和静载荷的零件,也可用于 300℃以下温度工作的零件,用途很广。
2 添加元素的作用分析
2.1 Cu元素的作用分析
铜在铝硅镁合金中可以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提高合金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铜能与铝合金中的镁、铁、锰、镍等元素形成A12、CuA12、CuMgA19、Fe、Ni等化合物,因此同时也能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
2.2 Ni元素的作用分析
一般在铝合金中Ni与Fe按1:1加入时,可形成耐热性好的Al9FeNi相,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并降低其热膨胀系数。
2.3 Mn元素的作用分析
在铝硅镁合金中,Mn是一个中和铁的有害作用的元素熔炼时杂质Fe和Mn结合生成沉淀物进入渣中,Mn还会和合金中的Fe反应生成A16MnxFe1-x金属间化合物,从而有效地提高合金的耐蚀性添加少量的Mn可以细化材料的组织,提高再结晶温度,增强合金的耐热性。
2.4 V元素的作用分析
铝合合金中加入钒元素,可以形成Al7V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作为固溶体的结晶核心,使晶粒细化,提高力学性能和改善工艺性能,但量不能多,过多则会出现大片状化合物,降低强度耐蚀性等。
2.5 RE元素的作用分析
RE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有以下3个方面:净化作用由于RE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与H2FeS等杂质元素具有很强的化学亲和力,可以与各种杂质元素形成化合物,因而能消除H2FeS和过剩游离态Si等有害杂质的影响变质作用加入适量的RE,能够有效减小铝合金的枝晶间距,细化铸态晶粒微合金化作用RE与Al及其合金元素能发生微合金化作用,可以提高合金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
3 铝合金铸造成形方法
3.1 铝合金的砂型铸造
在铝合金铸件的生产过程中,表面和尺寸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或者批量很小的零件多采用砂型铸造,尤其是一些外形复杂,内部有弯曲管道的复杂异形铸件。铝合金砂型铸造多采用粘土砂型和有机粘结剂型砂,下面重点介绍这两种造型和造芯方法。
(1)粘土砂型
粘土砂型根据合箱和浇注时的状态不同分为湿型、干型、表面烘干型三种。湿型是造好的砂型不经过烘干,直接浇入高温金属液;干砂型是在合箱和浇注前将整个砂型烘干;表面烘干型只在浇注前对型腔表面层采用适当的方法烘干一定深度(一般 5―10mm,大件 20mm 以上)。
(2)有机粘结剂砂砂型和砂芯
有机粘结剂型(芯)砂种类很多,现在通常使用的是合成树脂粘结砂。按粘结剂的硬化工艺和硬化温度分为模具内冷硬和模具内热硬,模具内冷硬包括吹气冷芯盒法和自硬冷芯盒,模具内热硬包括热芯盒法和热壳法。热壳法采用覆膜砂,覆膜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存放性,制作的砂芯强度高、尺寸精度高,能够获得较好的铸件表面质量。其不仅用于造型,更主要的是用于造芯。壳法工艺特别适合制造出大的中空壳芯。砂芯的存放性好,透气性好。但必须采用金属型,耗能较高,生产环境较差。热芯盒法和温芯盒法制芯,是用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和催化剂配制成的芯砂,填入加热到一定温度的芯盒内,其粘结剂在很短时间即可缩聚而硬化。热芯盒法硬化温度在 200-250℃之间,温芯盒法是指芯盒温度低于 175℃的造芯方法。
温芯盒法、热芯盒法比较分析
3.2 铝合金的金属型铸造
金属型的热容量、传热系数比砂型大得多,而且寿命长,会加快合金液的凝固速度,从而减少气孔和缩孔、疏松等缺陷,铸件表面能得到细晶组织,显著地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而且铝合金的金属型铸造生产效率高,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好。但金属型几乎没有退让性,排气性差,所以应尽早开模,防止形成冷裂纹,设置排气塞排气槽,增强排气,防止憋气形成气孔或者未浇足。铝合金的金属型铸造通常采用底注式和顶注式浇注。底注式浇注充型平稳,不会产生激溅,有较好的挡渣作用,但容易在铸件侧壁上形成氧化夹渣。更重要的是底注式浇注合金液的凝固通常为同时凝固,难以实现顺序凝固,易产生缩松缺陷。顶注式浇注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顺序凝固,能铸件减少缩松、以及薄壁件的冷隔、浇不足等缺陷的产生。但也容易产生激溅、氧化、夹渣等缺陷,通过采用过滤装置、降低铝液充型压头、控制流速等手段避免。
3.3 铝合金其他铸造方法
除了最常用的砂型铸造和金属型铸造外,铝合金还有很多铸造方法。比如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真空吸铸、调压铸造、石膏型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和英国赛车发动机 Cosworth 公司发明的 CP 法等。调压铸造由西北工业大学发明,是对差压铸造改进。与其他反重力铸造技术相比具有真空除气、调压充型、正压凝固的特点,使其相比差压铸造和真空吸铸具有更好的充型能力,针孔控制能力。
4 结论
当然,和其他金属相比较铝的比强度高,表面可以形成严密的氧化膜这样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如今铝合金发展迅速,逐渐代替钢铁材料适用于现在的各个领域。而且铸造铝合金在汽车、轮船、特别是一些航天航空领域更加适用明显,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总之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确保生产出合格的铸件。
参考文献
[1]夏巨谌,张启勋. 材料成型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1
[2]王文清,李魁盛. 铸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3-66
关键词:铝合金;特点;成形方法
1 铸造铝合金的工艺特点
1.1 Al-Si 系铸造合金
Al-Si 系铸造合金的 Si 含量一般为 5%―13%,属于亚共晶和共晶型合金。也有Si 含量超过 15%的过共晶铝合金。Al-Si 系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气密性好,流动性好,热裂倾向小。在 Al-Si 系合金中主要的强化相有 Al2Cu、Mg2Si 和 Al2CuMg,经过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会显著提高,加上较好的铸造性能,Al-Si系合金是铸造铝合金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ZL102 合金为共晶型合金,具有好的铸造性能,流动性好,没有热裂倾向,气密性好。但由于生成的共晶硅为粗大的针状和片状,割裂了铝基体组织,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差,所以合金需要变质处理,改变硅的形态,使共晶硅变细。ZL114A 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好的塑性,可焊性较好,在航天航空和军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2 Al-Cu 系铸造合金
Al-Cu 系铸造合金中 Cu 含量在 4.5%―11%范围内,Al2Cu 是最主要的强化相,在室温和高温下有较好的强度和热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但是铸造性能比 Al-Si 系铸造合金差、气密性低、耐蚀性差,特别是热裂倾向较大,给铸件的生产带来较大的工艺难度。特别是当含量处于 4%―5%时热裂倾向最大,超过这个含量是的热裂倾向降低。通过添加中间合金细化晶粒,可以降低合金的热裂倾向。通过利用原位反应合成技术制备 Al-Ti-B 中间合金晶粒细化剂细化 ZL201 合金的铸造组织,可以基本消除晶界三元共晶组织,改善杂质分布,大大減少铸造缺陷,大幅度提高材料性能。通过控制合金的凝固条件,当平均凝固速度提高时,二次枝晶间距和枝晶大小都降低,也可以降低热裂倾向。ZL201 合金为固溶性合金,凝固温度区间较宽,热裂倾向较大,铸造性能较差。ZL201 合金的机械性能较高,热处理后强度可以达到 300~400MPa。可用作承受大的动载荷和静载荷的零件,也可用于 300℃以下温度工作的零件,用途很广。
2 添加元素的作用分析
2.1 Cu元素的作用分析
铜在铝硅镁合金中可以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提高合金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铜能与铝合金中的镁、铁、锰、镍等元素形成A12、CuA12、CuMgA19、Fe、Ni等化合物,因此同时也能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
2.2 Ni元素的作用分析
一般在铝合金中Ni与Fe按1:1加入时,可形成耐热性好的Al9FeNi相,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并降低其热膨胀系数。
2.3 Mn元素的作用分析
在铝硅镁合金中,Mn是一个中和铁的有害作用的元素熔炼时杂质Fe和Mn结合生成沉淀物进入渣中,Mn还会和合金中的Fe反应生成A16MnxFe1-x金属间化合物,从而有效地提高合金的耐蚀性添加少量的Mn可以细化材料的组织,提高再结晶温度,增强合金的耐热性。
2.4 V元素的作用分析
铝合合金中加入钒元素,可以形成Al7V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作为固溶体的结晶核心,使晶粒细化,提高力学性能和改善工艺性能,但量不能多,过多则会出现大片状化合物,降低强度耐蚀性等。
2.5 RE元素的作用分析
RE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有以下3个方面:净化作用由于RE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与H2FeS等杂质元素具有很强的化学亲和力,可以与各种杂质元素形成化合物,因而能消除H2FeS和过剩游离态Si等有害杂质的影响变质作用加入适量的RE,能够有效减小铝合金的枝晶间距,细化铸态晶粒微合金化作用RE与Al及其合金元素能发生微合金化作用,可以提高合金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
3 铝合金铸造成形方法
3.1 铝合金的砂型铸造
在铝合金铸件的生产过程中,表面和尺寸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或者批量很小的零件多采用砂型铸造,尤其是一些外形复杂,内部有弯曲管道的复杂异形铸件。铝合金砂型铸造多采用粘土砂型和有机粘结剂型砂,下面重点介绍这两种造型和造芯方法。
(1)粘土砂型
粘土砂型根据合箱和浇注时的状态不同分为湿型、干型、表面烘干型三种。湿型是造好的砂型不经过烘干,直接浇入高温金属液;干砂型是在合箱和浇注前将整个砂型烘干;表面烘干型只在浇注前对型腔表面层采用适当的方法烘干一定深度(一般 5―10mm,大件 20mm 以上)。
(2)有机粘结剂砂砂型和砂芯
有机粘结剂型(芯)砂种类很多,现在通常使用的是合成树脂粘结砂。按粘结剂的硬化工艺和硬化温度分为模具内冷硬和模具内热硬,模具内冷硬包括吹气冷芯盒法和自硬冷芯盒,模具内热硬包括热芯盒法和热壳法。热壳法采用覆膜砂,覆膜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存放性,制作的砂芯强度高、尺寸精度高,能够获得较好的铸件表面质量。其不仅用于造型,更主要的是用于造芯。壳法工艺特别适合制造出大的中空壳芯。砂芯的存放性好,透气性好。但必须采用金属型,耗能较高,生产环境较差。热芯盒法和温芯盒法制芯,是用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和催化剂配制成的芯砂,填入加热到一定温度的芯盒内,其粘结剂在很短时间即可缩聚而硬化。热芯盒法硬化温度在 200-250℃之间,温芯盒法是指芯盒温度低于 175℃的造芯方法。
温芯盒法、热芯盒法比较分析
3.2 铝合金的金属型铸造
金属型的热容量、传热系数比砂型大得多,而且寿命长,会加快合金液的凝固速度,从而减少气孔和缩孔、疏松等缺陷,铸件表面能得到细晶组织,显著地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而且铝合金的金属型铸造生产效率高,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好。但金属型几乎没有退让性,排气性差,所以应尽早开模,防止形成冷裂纹,设置排气塞排气槽,增强排气,防止憋气形成气孔或者未浇足。铝合金的金属型铸造通常采用底注式和顶注式浇注。底注式浇注充型平稳,不会产生激溅,有较好的挡渣作用,但容易在铸件侧壁上形成氧化夹渣。更重要的是底注式浇注合金液的凝固通常为同时凝固,难以实现顺序凝固,易产生缩松缺陷。顶注式浇注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顺序凝固,能铸件减少缩松、以及薄壁件的冷隔、浇不足等缺陷的产生。但也容易产生激溅、氧化、夹渣等缺陷,通过采用过滤装置、降低铝液充型压头、控制流速等手段避免。
3.3 铝合金其他铸造方法
除了最常用的砂型铸造和金属型铸造外,铝合金还有很多铸造方法。比如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真空吸铸、调压铸造、石膏型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和英国赛车发动机 Cosworth 公司发明的 CP 法等。调压铸造由西北工业大学发明,是对差压铸造改进。与其他反重力铸造技术相比具有真空除气、调压充型、正压凝固的特点,使其相比差压铸造和真空吸铸具有更好的充型能力,针孔控制能力。
4 结论
当然,和其他金属相比较铝的比强度高,表面可以形成严密的氧化膜这样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如今铝合金发展迅速,逐渐代替钢铁材料适用于现在的各个领域。而且铸造铝合金在汽车、轮船、特别是一些航天航空领域更加适用明显,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总之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确保生产出合格的铸件。
参考文献
[1]夏巨谌,张启勋. 材料成型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1
[2]王文清,李魁盛. 铸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