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一词尽管约定俗成几十年,但词义含混,值得质疑。笔者以为,对“群众”这个词,不用或嗔用为宜。对来自城乡的打工者,统称为“务工者”或“务工人员”比较好
时代在发展,中文词汇的取舍,也应该与时俱进,那些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的词汇,该舍弃的应及时舍弃。仅举时下社会议论颇多的两例,实际上反映了观念的差异,反映了对一部分劳动者是否尊重的问题。
慎用“群众”。春节期间,领导下基层开展看望或慰问的活动多了,于是在新闻中屡屡出现“群众”一词,诸如“看望群众”、“和群众联欢”,“与群众座谈”这样的表述;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所发的一些有关文件里,也常常出现这类提法,有时则将“群众”和“人民”搭配合用,称“人民群众”。殊不知,类似这样的表述是不确切的。
“群”和“众”实际上意思相近,两个字搭配在一起明显意思重复。查《新华字典》,“群”有两个含义:一是相聚成伙的,如人群;二是众人,如群策群力。“众”也有两种解释:一是许多的意思,如众志成城;二是指多数的人,如大众,观众。所以从字面上解释,“群众”这个词不严谨。如果就事论事,改成诸如“看望市民”或“看望村民”,“和各界联欢”或“和市民联欢”,“与各界座谈”或“与员工座谈”,既具体也确切些。
所谓“人民群众”的表述也非常含混。“人民”本来是一个群体概念,是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群众”与“人民”搭配,“群众”是人民的一部分,还是人民之外的部分?
更不可理解的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群众”一词还成为政治面貌的代名词。例如,差不多每个人都填写过的履历表或政审表格上,在“政治面貌”一栏,没有党派身份的人需要填写“群众”二字。
这里用于“政治面貌”的“群众”,指的是无党派的中国公民。其实,在这里完全可以用“无党派”或“无党派公民”的表述,更何况,即使是有党派的,也有成群或聚众的时候,“群众”怎能特指无党派呢?
泛用“群众”一词,不仅语意不确切,实际上确实产生矮化社会的主人——人民大众的副作用。每逢“领导慰问群众”,中心人物不是人数众多的
“群众”,而是作指示的“领导”,照理说,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但这里由于用了“群众”这一模糊概念,主人和公仆的关系是颠倒的。
“群众”一词尽管约定俗成几十年,但词义含混,值得质疑。笔者以为对“群众”这个词,不用或慎用为宜。
此外,“农民工”这一称谓也不宜再用。在当今我们的媒体上,在政府文件里,在我们的口语中,我们还是习惯于用“农民工”来代表他们的身份。实际上,在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民工”这一常用称谓不能通用于到城里务工者身上。
何谓“农民工”?系农民身份的务工者。他们是农业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家庭劳动力过剩,或为补贴家庭收入,一些农民离开乡村到城镇打工。他们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拿企业的临时工资。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理应是工人了,理应是工厂、企业所在地的居民了。但是由于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他们尽管打工或长期工作在城镇,有的甚至在企业干了5年、10年、15年或更长的时间,但户口大多不能迁,农业户口、农民的身份不能变,他们还是农民工。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农民工成份的变化,近年来,许多来自乡村的80、90后的年轻的务工者,实际上与纯粹的农民有着本质区别:一是他们中有相当人从娘肚里出来,就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二是有的地区户籍改革,已取消了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之分,户籍已发生改变。鉴于此,仍然叫他们为农民工显然是不确切的。
农民工这一称谓,实际上也带有一种对农民的歧视。为避免称谓带来的歧视,笔者以为,对来自城乡的打工者,统称为“务工者”或“务工人员”比较好。此称谓利耶?弊耶?政府有关部门不妨多听听民众的意见。
时代在发展,中文词汇的取舍,也应该与时俱进,那些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的词汇,该舍弃的应及时舍弃。仅举时下社会议论颇多的两例,实际上反映了观念的差异,反映了对一部分劳动者是否尊重的问题。
慎用“群众”。春节期间,领导下基层开展看望或慰问的活动多了,于是在新闻中屡屡出现“群众”一词,诸如“看望群众”、“和群众联欢”,“与群众座谈”这样的表述;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所发的一些有关文件里,也常常出现这类提法,有时则将“群众”和“人民”搭配合用,称“人民群众”。殊不知,类似这样的表述是不确切的。
“群”和“众”实际上意思相近,两个字搭配在一起明显意思重复。查《新华字典》,“群”有两个含义:一是相聚成伙的,如人群;二是众人,如群策群力。“众”也有两种解释:一是许多的意思,如众志成城;二是指多数的人,如大众,观众。所以从字面上解释,“群众”这个词不严谨。如果就事论事,改成诸如“看望市民”或“看望村民”,“和各界联欢”或“和市民联欢”,“与各界座谈”或“与员工座谈”,既具体也确切些。
所谓“人民群众”的表述也非常含混。“人民”本来是一个群体概念,是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群众”与“人民”搭配,“群众”是人民的一部分,还是人民之外的部分?
更不可理解的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群众”一词还成为政治面貌的代名词。例如,差不多每个人都填写过的履历表或政审表格上,在“政治面貌”一栏,没有党派身份的人需要填写“群众”二字。
这里用于“政治面貌”的“群众”,指的是无党派的中国公民。其实,在这里完全可以用“无党派”或“无党派公民”的表述,更何况,即使是有党派的,也有成群或聚众的时候,“群众”怎能特指无党派呢?
泛用“群众”一词,不仅语意不确切,实际上确实产生矮化社会的主人——人民大众的副作用。每逢“领导慰问群众”,中心人物不是人数众多的
“群众”,而是作指示的“领导”,照理说,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但这里由于用了“群众”这一模糊概念,主人和公仆的关系是颠倒的。
“群众”一词尽管约定俗成几十年,但词义含混,值得质疑。笔者以为对“群众”这个词,不用或慎用为宜。
此外,“农民工”这一称谓也不宜再用。在当今我们的媒体上,在政府文件里,在我们的口语中,我们还是习惯于用“农民工”来代表他们的身份。实际上,在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民工”这一常用称谓不能通用于到城里务工者身上。
何谓“农民工”?系农民身份的务工者。他们是农业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家庭劳动力过剩,或为补贴家庭收入,一些农民离开乡村到城镇打工。他们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动,拿企业的临时工资。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理应是工人了,理应是工厂、企业所在地的居民了。但是由于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他们尽管打工或长期工作在城镇,有的甚至在企业干了5年、10年、15年或更长的时间,但户口大多不能迁,农业户口、农民的身份不能变,他们还是农民工。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农民工成份的变化,近年来,许多来自乡村的80、90后的年轻的务工者,实际上与纯粹的农民有着本质区别:一是他们中有相当人从娘肚里出来,就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劳动;二是有的地区户籍改革,已取消了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之分,户籍已发生改变。鉴于此,仍然叫他们为农民工显然是不确切的。
农民工这一称谓,实际上也带有一种对农民的歧视。为避免称谓带来的歧视,笔者以为,对来自城乡的打工者,统称为“务工者”或“务工人员”比较好。此称谓利耶?弊耶?政府有关部门不妨多听听民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