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抽选,将80例按照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骨科的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实施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评定术后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疾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作用突出,可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功能锻炼 护理效果
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问世,不但可解除患者疼痛度,还可加快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报告显示,临床護理给予此手术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可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1]。为进一步判定患者护理效果,将我院收治者资料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抽选,将80例按照手术时间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由28例男性、12例女性组成,年龄段45-78岁,平均(68.2±0.2)岁;疾病类型:30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干预组由29例男性、11例女性组成,年龄段46-79岁,平均(68.3±0.3)岁;疾病类型:31例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0例患者的疾病类型、男女例数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 方法
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的基础护理,如: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则实施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包括:①健康教育。除临床手术处理前给予患者、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外,还需重点向患者讲解病变肢体的功能训练目的、临床作用[2];并根据患者的掌握情况实施一对一的讲解、示范,确保每位患者手术处理前期均初步掌握相关功能的锻炼要领;手术操作前期每天检查患者对功能训练的掌握度,实施针对性指导。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功能训练的方案;②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一般来说,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早期干预除基础化的骨科护理外,还包括病变肢体的功能训练:临床手术结束后第1天,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主动行股四头肌的静止训练,足趾、踝关节的伸展、旋转运动,以自身机体不过度疲劳为主。当然,该运动训练中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术后的第2天,指导其实施髋关节的屈曲训练,适当将病变肢体足部滑动至臀部,使髋屈曲,足尖朝前,每天3次,每次10分钟;术后的第3天,待切口放置引流管拔出后,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行关节被动性运动,操作:让患者于平卧位下伸直腿,尽最大限度的分开、收回,需格外注意的是,禁止完全并拢双腿,每天2次,每次1小时;术后的1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髋关节的功能训练,即:让患者拉紧栓在床尾的皮带行坐起练习,伤口拆线后适当增加练习强度,便于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的3周,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叮嘱其抓紧稳固器下蹲,初次下蹲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随后逐渐增加下蹲次数,促使髋关节接近正常功能;③心理护理。报告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常伴有程度不同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术后的早期功能训练。故而,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交流,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鼓励,让患者在感受到医护人员关心、爱护的同时,找到平衡点。另外,还需教会患者正确疏导自身不良心理的方案,以听音乐、交流等途径为主;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帮助,便于更好的促使其积极功能训练[4]。
1.3 评定项目
临床术后评定患者的疾病效果,标准:借助Harris评分系统判定,总分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优,80分以上为良,70分以上为可,70分以下为差;同时,还需判定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临床通用软件分析文中数据,以SPSS13.0为主,其中,疾病效果、并发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区别。
2 结果
2.1 临床疾病效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疾病效果有区别:对照组低于干预组,P<0.05,有区别,相关数据见下表。
2.2 临床并发症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有区别:对照组大于干预组,P<0.05,相关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术后早期的功能训练可恢复手术操作破坏的侧支循环,便于减轻患者疼痛度,恢复关节功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经由术后的早期功能训练,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疾病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说明:临床手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的功能训练,可改善局部血液运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速度[5];并且,通过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可促使其尽快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家庭对患者的重视度,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此外,该规范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还需纠正护理人员的盲目医嘱操作行为,促使其积极、有计划的给予患者指导、帮助,提高工作效果,确保功能训练方案的顺利实施。当然,术后的早期训练中还需充分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了解患者病变者肢体的肌肉情况,便于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
综上,临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作用突出,可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凤霞.9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5):243.
[2]刘洪先,李兴泉,王振彦,等.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179-180.
[3]张雪芹,邱伟,何文梅,等.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医药前沿,2012,02(2):284-285.
[4]莫柳仙,林永东,曾雪群,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8-10.
[5]王宗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80-81.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功能锻炼 护理效果
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问世,不但可解除患者疼痛度,还可加快关节功能恢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报告显示,临床護理给予此手术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可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1]。为进一步判定患者护理效果,将我院收治者资料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抽选,将80例按照手术时间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由28例男性、12例女性组成,年龄段45-78岁,平均(68.2±0.2)岁;疾病类型:30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干预组由29例男性、11例女性组成,年龄段46-79岁,平均(68.3±0.3)岁;疾病类型:31例股骨颈骨折,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0例患者的疾病类型、男女例数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 方法
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的基础护理,如: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自行康复训练,干预组患者则实施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包括:①健康教育。除临床手术处理前给予患者、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外,还需重点向患者讲解病变肢体的功能训练目的、临床作用[2];并根据患者的掌握情况实施一对一的讲解、示范,确保每位患者手术处理前期均初步掌握相关功能的锻炼要领;手术操作前期每天检查患者对功能训练的掌握度,实施针对性指导。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功能训练的方案;②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一般来说,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早期干预除基础化的骨科护理外,还包括病变肢体的功能训练:临床手术结束后第1天,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主动行股四头肌的静止训练,足趾、踝关节的伸展、旋转运动,以自身机体不过度疲劳为主。当然,该运动训练中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术后的第2天,指导其实施髋关节的屈曲训练,适当将病变肢体足部滑动至臀部,使髋屈曲,足尖朝前,每天3次,每次10分钟;术后的第3天,待切口放置引流管拔出后,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行关节被动性运动,操作:让患者于平卧位下伸直腿,尽最大限度的分开、收回,需格外注意的是,禁止完全并拢双腿,每天2次,每次1小时;术后的1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髋关节的功能训练,即:让患者拉紧栓在床尾的皮带行坐起练习,伤口拆线后适当增加练习强度,便于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的3周,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叮嘱其抓紧稳固器下蹲,初次下蹲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随后逐渐增加下蹲次数,促使髋关节接近正常功能;③心理护理。报告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常伴有程度不同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术后的早期功能训练。故而,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交流,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鼓励,让患者在感受到医护人员关心、爱护的同时,找到平衡点。另外,还需教会患者正确疏导自身不良心理的方案,以听音乐、交流等途径为主;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帮助,便于更好的促使其积极功能训练[4]。
1.3 评定项目
临床术后评定患者的疾病效果,标准:借助Harris评分系统判定,总分100分,其中,90分以上为优,80分以上为良,70分以上为可,70分以下为差;同时,还需判定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临床通用软件分析文中数据,以SPSS13.0为主,其中,疾病效果、并发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区别。
2 结果
2.1 临床疾病效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疾病效果有区别:对照组低于干预组,P<0.05,有区别,相关数据见下表。
2.2 临床并发症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有区别:对照组大于干预组,P<0.05,相关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术后早期的功能训练可恢复手术操作破坏的侧支循环,便于减轻患者疼痛度,恢复关节功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经由术后的早期功能训练,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疾病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说明:临床手术后给予患者早期的功能训练,可改善局部血液运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速度[5];并且,通过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可促使其尽快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家庭对患者的重视度,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此外,该规范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还需纠正护理人员的盲目医嘱操作行为,促使其积极、有计划的给予患者指导、帮助,提高工作效果,确保功能训练方案的顺利实施。当然,术后的早期训练中还需充分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了解患者病变者肢体的肌肉情况,便于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
综上,临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作用突出,可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凤霞.9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5):243.
[2]刘洪先,李兴泉,王振彦,等.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179-180.
[3]张雪芹,邱伟,何文梅,等.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医药前沿,2012,02(2):284-285.
[4]莫柳仙,林永东,曾雪群,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8-10.
[5]王宗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