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儿子状告“中国巴菲特”讨要生活费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岁儿子把被称为“中国巴菲特”的赵丙贤告上法庭,要求他每月支付10万元的抚养费,并每周看望两次。同时,赵丙贤还跟妻子陆娟对薄公堂,打起一场持续了3年之久,价值达20亿元的天价离婚案。
  在这场撕裂的亲情、爱情背后,他们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了情?陆娟说她分不清,也不想分清。
  原本以为见陆娟很难,没想到《家人》记者一打通她的电话,她就爽快地答应接受采访了。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间咖啡馆里,记者见到了陆娟。在记者的想像里,豪门阔太应该身穿名牌,手戴大钻戒,但陆娟却颠覆了这种想像。她面色蜡黄,头发乱糟糟的,一身黑衣让本就消瘦的她更显单薄。
  整个采访过程中,陆娟不停地接电话、打电话,忙得不可开交。每次,她都抱歉地说是因为儿子的抚养费官司和她的离婚案子引起了媒体的兴趣,所以她要应付很多媒体。一提到儿子,她就两眼含泪,说在她向法院提出离婚之后,赵丙贤就极少回家,后来干脆不再露面,最近3年,儿子就没见过他。“我让他见见儿子,他却告诉我,儿子性格软弱,将来指望不上。儿子性格柔弱,难道不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失职吗?”
  陆娟的话中透着诸多不满、怨恨及无奈,那么,藏在这段豪门婚姻里的,究竟是怎样的恩怨情仇呢?
  成为巴菲特·赵夫人
  陆娟是江西南昌人,1986年,她从南京大学天体力学专业毕业后被分到上海某部队工作。在这里,陆娟认识了北京人赵丙贤。那时,他已在部队工作两年,无论是对部队的环境,还是对工作都相当熟悉。所以,陆娟一有不懂的就去找他,一来二往,两人擦出爱情火花,并于1988年迈入婚姻的殿堂,第二年生下大女儿赵欣。
  婚后,两人在陆娟爷爷的指点下玩起了股票,并迅速地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夫妻俩先后转业回到北京,于1993年联手创办了第一家公司——中证万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赵丙贤持股80%,陆娟持股20%。
  创业之初的日子并不好过,公司只有他们两个员工,赵丙贤负责公司业务和管理,陆娟就负责财务、行政等。为了管理好公司,对财务一窍不通的她专门到北京工商大学学习,陆续考取了会计证、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注册税务师资格证等。白天,陆娟到学校上课,晚上就熬夜帮公司做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最忙的时候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有时,甚至几天都见不上女儿一面。
  “那时候日子虽苦,心却是甜的。”陆娟永远记得,每次深夜回家,丈夫都会给自己端来热腾腾的洗脚水,还帮她按摩颈椎和肩膀,也会把她冰冷的手握在他温暖的大手里,然后深情地对她说:“老婆,辛苦了,我们的好日子就快来了……”每到这时,陆娟就会泪眼婆娑,搂着丈夫的脖子,在他耳边私语:“不累,不累,跟着你,我吃苦也愿意……”
  终于,在两人齐心打拼下,中证万融投资公司如鱼得水,相继帮助同仁堂科技、登海种业等知名公司上市,而他们自己也迅速累积了上亿财富。1997年,赵丙贤出版了风靡全国的《资本运营论》,这本书在很多年里,都是财经类书的销冠,他因此拥有大批粉丝,并被业界人士尊为“中国巴菲特”。
  疯狂的丈夫
  在赵丙贤和陆娟的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两人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
  2004年,陆娟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赵丙贤很高兴,说:“现在咱们儿女双全了,你就回家安心照顾孩子吧,公司里有我就行了。”陆娟寻思半天,心想:公司反正是夫妻共有的,谁管理还不都一样?于是点头应允,甘心退下前线,做丈夫背后的女人。
  可是,没过多久,陆娟便发现以前温存的丈夫变了。她还没出月子,赵丙贤只要听到孩子哭,便气就不打一处来:“天天都在哭,你怎么带孩子的?你说他为啥哭!”一说完,就抱起花瓶往地板上扔。“啪!”一声脆响惹得孩子越发哭得厉害。
  天天照看孩子的陆娟本就心烦,见丈夫无故找茬,也没好气地说:“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哭,不想听到他哭,你就哄哄他呀!”“你让我一个大男人去哄小孩?”赵丙贤轻蔑地看她一眼,说道。看到襁褓里哭得快没气的孩子和眼前不尊重自己的丈夫,陆娟气得暴跳如雷,指着丈夫的鼻子与他对骂起来。
  见陆娟指着自己鼻子骂,赵丙贤很气愤,他用力将妻子摁在地上,把她的头往地上撞。鲜血顿时顺着额头流向地毯,陆娟奋力挣扎,却丝毫推不动眼前面目狰狞的丈夫,只能任由他在自己脸上和身上拳打脚踢。
  陆娟说,从这以后,赵丙贤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人也变得越来越可怕,“家里的摆设,家人穿的衣服,做的饭菜不合胃口,都能成为他打人的理由。”为了让女儿免于父亲的拳头,陆娟将其送去美国读书,而她则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
  后来,赵丙贤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干脆从家里消失了。“他既不给家里付任何生活费用,也不看望幼小的儿子,国外读书的女儿经常要打无数个电话,甚至托朋友帮忙才能跟父亲要来一点学费生活费。”陆娟无奈地摇头,眼中满是泪水。
  由于一直缺乏父爱,陆娟说儿子的性格变得软弱,甚至对赵丙贤家暴的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他夜里常常做噩梦,大哭大喊,说爸爸要打他。在学校,小朋友也都孤立他,常常朝他吐口水,折断他的铅笔……而当别人欺负他时,他只会哭,从来不敢还手,也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
  离不了的婚
  在陆娟被家暴的同时,听得最多的是丈夫的花边新闻:他在外面买了房,跟公司的某某某生了个孩子;听说他又搞大了一个夜总会的小姐的肚子……这些流言蜚语像凛冽的寒风一样抽打着陆娟的脸,割得她生疼。但她仍对丈夫抱有一丝幻想:只要我守着这个家,她一定会回来的。她没有等回丈夫,却等来了小三。
  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陆娟吵醒。打开门,她看见一个浓妆艳抹、喝得醉醺醺的女人。陆娟疑惑地问:“你找谁?”女子不理她,反而推开她,自己进了门,然后四仰八叉地躺在客厅的沙发上。“黄脸婆,你要么给钱,要么给名分!”陆娟蒙了,“你是谁?跑我家来干嘛?”女子大笑,“我是谁,我是你老公的宝贝啊,还和他生了孩子呢!你赶紧和他离婚吧,要不,给钱也行。”   陆娟一屁股坐在地板上再也起不来,她不敢相信,她是和丈夫白手起家,一起吃苦患难的正堂妻啊,他怎么忍心让那些外面的花花草草找上门来呢?而那些花花草草怎么就笼络住了他的心呢?那一夜,她就傻傻地坐了一夜,那个女子什么时候走的,说了些什么话,她全然不知。当天空露出第一缕阳光时,她才从地上爬起,直奔丈夫办公室,“你打我就罢了,你竟然还在外面找小三,女人都找到家里来了!”“我是清白的,她一定是‘碰瓷’的,你才是我老婆,你不信我,谁信我?”赵丙贤一口咬定他没在外面乱搞,还承诺忙完这段时间就回家看儿子。
  可这事发生后,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赵丙贤不常回家,可外面一箩筐的小三却经常半夜闹上门或半夜打骚扰电话,有的甚至向她报信,喊她到某个地方去捉奸……陆娟被这一切折磨得夜夜无眠。她去找赵丙贤,想问个清楚,但他却拒之不见,最后连电话也不接了。
  在陆娟看来,赵丙贤从不认为自己有错,也未反思自己的行为,而她总是那个无辜的受害者。但一段感情,怎么可能是一个人的错误或反思就可以更改的呢?不知陆娟她自己有没有反思过,为何会丢了丈夫的心?
  2010年7月,处于崩溃边缘的陆娟终于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分割20亿元的夫妻共同财产。这一纸诉状不仅让两人持有的50.27%股份的沃华医药股票大跌,还让赵丙贤的财富帝国摇摇晃晃。陆娟说,他不仅躲她,还多次开庭拒不到庭。“他抓紧时间采用伪造我签字等卑鄙手段转移我们名下的共有财产;还通过多种途径威胁恐吓我,说因为我提离婚使股价掉下来了,损害了他和朋友的利益,他要让黑社会灭掉我,让公安的朋友把我关起来……”
  那段日子,陆娟说她不敢出门,即便出门也要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跟踪,有时开着车,都精神恍惚地忘记自己要去哪。她总是想起20年前的幸福时光,她抱着女儿和丈夫一起去春游,阳光暖暖地打在一家三口的脸上,映衬出的都是明媚的笑容。“可如今,家已不是家了。”陆娟悲伤地说。
  是钱还是情?
  离婚官司打了三年,仍旧没有结果。“自从我向法院提出离婚,他就极少回家,更别说拿生活费了。”陆娟说,这些年,她都是用的私房钱付律师费和她跟儿子的生活费及儿子的学费。“我的钱毕竟有限,我和儿子必须得生活,我是逼不得已了才以儿子的名义起诉他的。”
  2013年9月22日,陆娟作为儿子的代理人,再次将赵丙贤告上法庭:要求丈夫每周回家看儿子两次,并每月支付10万元的抚养费。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亿万富豪的儿子会落魄到没有生活费?”“如果赵丙贤不是好果子,那陆娟也不是什么好鸟,她不也在拿儿子要钱吗?”……
  面对这些质疑,陆娟很激动:“十年来,我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钱都用来抚养孩子了,而他身价几十亿,却对亲生儿子不闻不问,难道就不该出点钱,负点责任吗?”而一提到用父子之情来为自己获得钱财,绑架婚姻时,她更是当即翻脸,“别的孩子都上每年几十万学费的私立学校,而儿子却只能上一般普通的学校,我受苦无所谓,但不能苦了孩子。他本来有一个亿万富翁的父亲,却连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比不上, 现在更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吃个麦当劳都要算算伙食费够不够……”
  都说爱情、婚姻都是无杂质的,是纯粹的,可陆娟却把夫妻关系和父子亲情强扭在一起,即便她有太多的委屈,也无法摆脱拿孩子说事的嫌疑,更何况,她对此似乎也没分清。
  这次,赵丙贤仍旧没有出席。他的代理律师驳回陆娟的请求,拿出了一个与儿子无关,但支付女儿生活费的清单,说拒绝支付以前的抚养费,而以后的生活费可以每月按照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水平给。陆娟不依,法庭宣布改日再判。
  陆娟说,女儿在国外读书,大部分也是她资助的,赵丙贤很少给生活费。“女儿长期在国外读书,回国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来都要打无数个电话、发无数条短信才能见上父亲一面,而每次见面也基本上就是一起吃个饭。”谈起儿子性格柔弱,陆娟一面抹泪,一面说,“自儿子出生以来,就难得见上父亲一面,家里成员都是女性,幼儿园、学校老师也基本上是女性,导致儿子性格中自然多了几分柔弱。”
  对于两人闹到今天这个局面,陆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有了钱,也不一定就会幸福。”沉默半晌,她又说:“我最大的希望是他能来看看儿子。”说完,她就扭身走进华灯初上的北京城,朦胧的灯光下,是她年近半百,孤独落寞的背影。
  随后,记者通过多方途径希望可以联系到赵丙贤,但直到发稿,仍然没有任何回应。
其他文献
人们对明星离婚的态度,不过是自身婚姻观念的投射。如果婚姻不是出现出轨、嫖娼、家暴、经济纠纷甚至吸毒等重大问题,都没必要离婚。很多人不离婚,不是因为重视婚姻,而是为了顾全孩子、保全颜面或是对前妻前夫身份的恐惧早已杯弓蛇影。当自己委曲求全,看到他人婚姻破裂时,就会先入为主地寻找过错方这个离婚主因。  但结婚离婚,不过都是一种选择。换个方式相处,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的,而非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情,从此翻
期刊
李,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苗圃  2007年拍剧与苗圃暧昧,被拍到两人牵手吃饭;而李亚鹏发布离婚消息当天,苗圃在微博上写道:“今天对于我来讲…一个词形容…开心”。  上海某三线女星  此前有消息指,李亚鹏最近与上海一名三线女星交往甚密,王菲早有耳闻。  女编剧  据香港某周刊报道,有多位圈内人士爆料,称李亚鹏与一女编剧勾搭上,且被王菲当场抓包。  花店老板  网易娱乐收到知情人爆料,李亚鹏与某花店老
期刊
我们都认为糟糕的生活习惯是网络所致,甚至发明了“网络依赖症”这样的新词,但没有网络,那些糟糕的事并不会减少。保罗用“一年断网生活”的实验证实了这点。  作为一名网络科技写手,保罗毫不怀疑自己患了“网络依赖症”。他认为是网络令他精疲力尽。如雪片般飞来的海量邮件,以及没完没了的网络信息,让他喘不过气来。“网络让我变得很懒散,终日上网逐渐变得没有意义,并日渐腐蚀着我的灵魂。”  一年前,时年26岁的保罗
期刊
在索马里遭绑架460天,受尽挨饿、疾病、毒打和轮奸的折磨,传言为绑匪生下一子,然而,获救后她却建立了一个致力于改善索马里的慈善机构。“只有宽恕才能让我继续活下去。”地狱般的经历改变了这个渴望出名而选择去索马里的天真姑娘。  渴望出名的战地女记者  索马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国家”,而这恰恰是阿曼达·林霍奥特选择前往的原因。  阿曼达出身于加拿大一个贫穷家庭,没上过大学,十几岁开始打工,是一名酒吧
期刊
“那些年我演过许多‘鬼子’;这些年,我成了家,当了中国女婿,请别再叫我‘鬼子’了。”  戏份杀青的这天上午,矢野浩二一直在接受媒体采访。记者换了一拨又一拨,他始终极其配合地回答提问,间或点头哈腰说“谢谢”,客气得有些谦卑,用带有日本腔调的国语、夸张的肢体动作逗乐在场的记者。  这个中国电视银幕上最著名的“日本鬼子”,这次在都市悬疑商战电影《最佳嫌疑人》里本色出演配角“浩二”。那是最真实的他,乐观、
期刊
“是不是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上《中国好声音》?”在百度知道上有人这样发问。最佳答复是:亲,有那么庞大的编导队伍在,再匮乏的人生也能给你挖出可以包装的故事。  有好声音,再有环环相扣的好故事,大部分观众即便已经过了追星的年龄,就冲着选手们拼尽全力演出的这组好故事,也能让节目赚足收视率。
期刊
好兄弟有默契的组合,可以展现更多音乐风格,两个人的故事也比一个人更有卖点。  采访时间:9月23日下午  采访地点: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  一起打过工,一起驻过唱  为了这次采访,“毅光年”特地去拍了一组艺术照。“这么帅,怎么也要放大点才有感觉。”经纪人半开玩笑地嘱咐记者。  高毅和綦光现在要把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是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一半用来完成商业演出。  这对搭档的前半生里,有一半的记
期刊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不那么完美地落幕了,结尾和去年一样,争议不断,内幕猜想迭出。但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殊荣,还是让它有信心在明年继续讲好这个与声音有关,与激情梦想、丰沛情感有关的好故事。  这档不一样的真人秀  《中国好声音》把自己定位为“音乐评论节目”,与传统真人秀节目拉开距离。在实际操作中,它也在许多地方流露出不一样的气质。  当其他选秀节目还热衷于用排长队的海选现场证明节目受欢迎的程度时,“好
期刊
爱一个人,到底在爱什么?是光鲜亮丽的外表,美好纯粹的内在,或是爱上爱情本身。若爱上的那个人年华老去,财富尽失,甚至不健康了,你仍会坚持爱下去么?  那个回答“会”的他,是否愿意爱我这个不长头发的女孩?  ——杨淼独白  不长头发的女孩  1989年11月,杨淼出生在黑龙江大庆一个普通家庭。她长相可爱,大大的眼睛、皮肤粉嫩,父母抱她出门,邻居都会围过来夸赞一番,父母脸上总是笑意盈盈。  快乐却没有持
期刊
失踪六年的儿子,是袁家最大的忌讳,可袁成依然将儿子袁学宇唯一的照片摆在进门最显眼处——客厅的钟上沿,一瞧时间就能见到。他说“再难受,也想看。”  从2007年3月起,袁成一直走在寻找儿子袁学宇的路上。在这近2500天的寻子路上,只要有人告诉他有可能是儿子的消息,他都会记录下来,然后一一去寻找。这一点,可以从他随身携带的小记事本上找到踪迹。  小本子是黑色的,皮制封面已磨出毛边。他总是把它放在贴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