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存在实训设备少、技术更新慢、学生实践机会少等不足,本文在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基本条件及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方案、并对本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层次的对接,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汽车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为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作,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促进其顺利运行,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为例制定了校企合作方案如下:
一、合作背景
1 .1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发展同时,汽车技术也飞速发展,这样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验设备及技术更新上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由于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种类多,投资大,学校财力有限,不可能购进全部设备;二是汽车技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汽车更新换代快, 教学内容跟不上汽车技术发展,知识传授面有限,需要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1];三是在学生实践动手技能的培养上, 由于受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和场地的限制, 只能进行一些模拟训练或者短时间的基础技能训练, 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要求, 因此进行校企合作是汽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2、工学结合实施的基本条件:
(1)国家有相应的指导性政策;
(2)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有相应需求,属于三方获利的项目;
(3)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改革创新意识;
(4)学校有相应师资队伍、教学措施和实训设施。
1.3 办学理念先进。
目前职业教育模式都比较单调,汽车专业毕业生难适应就业岗位需要,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三化、四共”的先进的工学结合办学理念恰恰弥补这个不足。 “学校集团化、专业产业化、课程技能化”,三化”的核心是产品,根本在育人,关键是构建产学结合模式,那么校企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共建、教材共编、课程共担、资源共享”。“四共”中,专业共建是学校提出专业目标要求,引入企业也要提出专业目标要求,然后在学校主导下进行整合。教材共编是院系、企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教材编排。课程共担是学校负责公共课和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企业负责部分专业课和必修专业课,实现教学力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企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共享学校图书馆、食堂、宿舍、体育场等教学设施和公共设施,而学校则可以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员进行实训、生产和教学。
二、 合作目的
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2]。
三、 合作模式
(1)共建顶岗实习基地。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由学校推荐到汽车公司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或接受短期岗前培训后再顶岗实习。学校和汽车公司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2)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利用学校汽车实训基地,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例如订单培训[3]、在岗培训等多种共同培养方式。
四、 合作方法
(1)校企对接。校企双方找准合作点,自行对接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按协议书要求开展校企合作。
(2)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在企业生产淡季, 多安排基础课教学;按顶岗需要,提前安排专业技能课和相关专业课教学,以便学以致用。学院既保证企业正常生产,也确保教学有序。
(3)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教材改革是工学结合实施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企业需求。我院加强专业建设,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编写,使学生学习后就能胜任顶岗生产;注重工学结合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4]。
(4)协调指导。校企之间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的协调沟通,学校派专人到企业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企业各部门根据工作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结论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我们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 还要深入有关企业调查研究,探讨实施校企合作,进行汽车专业招生教学与就业一条龙的教育改革,校企合作是汽车专业解决专业方向双师型教师培养实验室建设技术交流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远东;论共识基础上的校企合作立法——重叠共识理论对校企合作立法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2]陈凡;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间的制约与平衡 [J]; 职教论坛 2006年07期.
[3]谈向群;关于“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思考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4]陈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与对策探讨[D];西南大学,2009
【关键词】汽车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为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作,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促进其顺利运行,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为例制定了校企合作方案如下:
一、合作背景
1 .1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发展同时,汽车技术也飞速发展,这样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验设备及技术更新上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由于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种类多,投资大,学校财力有限,不可能购进全部设备;二是汽车技术发展迅猛,日新月异,汽车更新换代快, 教学内容跟不上汽车技术发展,知识传授面有限,需要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1];三是在学生实践动手技能的培养上, 由于受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和场地的限制, 只能进行一些模拟训练或者短时间的基础技能训练, 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要求, 因此进行校企合作是汽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2、工学结合实施的基本条件:
(1)国家有相应的指导性政策;
(2)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有相应需求,属于三方获利的项目;
(3)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改革创新意识;
(4)学校有相应师资队伍、教学措施和实训设施。
1.3 办学理念先进。
目前职业教育模式都比较单调,汽车专业毕业生难适应就业岗位需要,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三化、四共”的先进的工学结合办学理念恰恰弥补这个不足。 “学校集团化、专业产业化、课程技能化”,三化”的核心是产品,根本在育人,关键是构建产学结合模式,那么校企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共建、教材共编、课程共担、资源共享”。“四共”中,专业共建是学校提出专业目标要求,引入企业也要提出专业目标要求,然后在学校主导下进行整合。教材共编是院系、企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教材编排。课程共担是学校负责公共课和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企业负责部分专业课和必修专业课,实现教学力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企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共享学校图书馆、食堂、宿舍、体育场等教学设施和公共设施,而学校则可以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员进行实训、生产和教学。
二、 合作目的
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2]。
三、 合作模式
(1)共建顶岗实习基地。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由学校推荐到汽车公司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或接受短期岗前培训后再顶岗实习。学校和汽车公司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2)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利用学校汽车实训基地,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例如订单培训[3]、在岗培训等多种共同培养方式。
四、 合作方法
(1)校企对接。校企双方找准合作点,自行对接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按协议书要求开展校企合作。
(2)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在企业生产淡季, 多安排基础课教学;按顶岗需要,提前安排专业技能课和相关专业课教学,以便学以致用。学院既保证企业正常生产,也确保教学有序。
(3)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教材改革是工学结合实施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企业需求。我院加强专业建设,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编写,使学生学习后就能胜任顶岗生产;注重工学结合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4]。
(4)协调指导。校企之间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的协调沟通,学校派专人到企业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企业各部门根据工作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结论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我们在巩固原有成绩的基础上, 还要深入有关企业调查研究,探讨实施校企合作,进行汽车专业招生教学与就业一条龙的教育改革,校企合作是汽车专业解决专业方向双师型教师培养实验室建设技术交流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远东;论共识基础上的校企合作立法——重叠共识理论对校企合作立法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2]陈凡;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间的制约与平衡 [J]; 职教论坛 2006年07期.
[3]谈向群;关于“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思考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4]陈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困境与对策探讨[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