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文斌接触举重31年,当教练22年,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冠军,人称他为“金牌教练”。
——编者
雅典奥运会,陈文斌亲手带出的三名队员张国政、石智勇、吴美锦拿回了两金一银,这是中国男举此次奥运会夺得的全部金牌和一半的银牌。如此佳绩,雅典奥运会之后,“陈文斌”的名字,便与“金牌教练”的称呼连在了一起。
一次,和奥运会冠军石智勇聊天,随便问他:“队里谁的故事比较多?”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们陈导啊,不夸张地说,他的故事多得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讲完呢。”
这种说法,在吴美锦和张国政那里得到了证实。
三徒性格迥异,陈导因材施教
国家举重队里的张国政、石智勇和吴美锦,跟随陈导多年,都是福建老乡,但三个人性格迥异,陈导对他们也是各有高招。
张国政年过30,是陈导这三个徒弟中年龄最大的,而且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陈导对他,是99.9%的放心,担心的就是那0.01%。论资历,7岁练上举重,张国政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用陈导的话说,“他已经很老练了。”对这样的张国政,陈导的策略是,“请将不如激将”。
一次训练,因为腿没有力气,国政总举不起来。要是对其他队员,陈导可能就会吼两声,给个动力,可这招,对国政肯定没用。于是,陈导来了个“反向激将”。
“国政,悠着点吧,不行就歇了,调整一下。”陈导如此一说,张国政心想,怎么会不行呢?一急,不知哪来的一股子冲劲儿,竟“嗖”得举起了那把。陈导看着,点点头,心中暗想,这小子还真是吃软不吃硬。
对比之下,陈导对雅典奥运会亚军吴美锦就会严格得多。美锦不拘小节、爱玩爱闹,在他看来,举重是一份他喜欢的工作,而不只是一个只要赢、不能输的体育项目。
就是因为这一点,陈导在训练时对他就会盯得更紧。一般别人练完,陈导只会问:“练完了吗?”而对吴美锦,他总会再追问一句:“是不是真的练完了?”
美锦说,陈导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训练起来,绝对不能跟他讲条件。有一次队内训练,陈导盯着美锦上强度,一分钟也不离开地在旁边站着。美锦太累了,心里委屈,举起杠铃的瞬间,他咬着嘴唇忍不住哭了。看着自己豆大的汗滴拍在地上,那时,他心里真的恨死陈导了!
后来,陈导语重心长地对美锦说:“想出成绩,但又想保守训练,这是不可能的。竞技体育就是这样,危险和机遇并存,要学会保护自己,也要学会战胜自己。”
那时,美锦并不很理解陈导的良苦用心,可几年下来,美锦明白了。
在美锦眼里,陈导是位严格认真的教练,也是个舍家忘我、努力干事业的男人。
美锦说,“每次和陈导一起回家,陈导上高三的女儿不是像很多人一样,问:‘爸,你回来了。’,而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爸,这次又什么时候走?’可见陈导在家呆的天数太少了!”
陈导的另一高徒石智勇,是个细心的人,出国比赛,他和陈导一起上街,发现陈导看的、选的、买的都是妻子、女儿喜欢的东西。他便心里明白,教练对家亏欠的太多太多了。
石智勇说:“陈导都快50岁的人了,以他现在的成就,完全可以在一个轻松的单位挂个职,活得舒服点。老婆孩子多少年都不在身边,他把苦水往肚子里咽。这些,他从不和大家说。”
在训练和比赛时,石智勇心细,也往往容易心重,遇到挫折,就会有心理压力。陈导了解智勇这一弱点,平时对他的呵护和开导也更多一些。
2000年悉尼奥运会,智勇想拿奥运会冠军想疯了,晚上做梦都是自己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样子。
可那一次,因赛前训练过量,石智勇左手骨折。右手骨裂,在最后时刻失去了去悉尼的机会。
那阵子,智勇难受得想死的心也有。每天半斤二锅头,他喝了睡,睡醒了再喝,颓废地消耗着自己。陈导看他那萎靡的样子,几次找他谈话:“你这样一蹶不振,你的对手只会看你的笑话。要是有骨气,就证明给大家看,你是打不倒的。”
陈导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智勇重生的力量,他想了很多,最终走出了心中的阴霾。
智勇说:“我跟陈导已经八年,对我的了解,他胜过我的父亲。雅典奥运会前我心里压力也很大,训练有时走神,要是没陈导在旁边‘敲’我,我也拿不到这枚奥运会金牌。”
每一次看着自己的队员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陈导都会感动得几乎流泪。他看着他们,就会感觉时光在倒流,似乎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遥想当年,他也曾经多么渴望拿到一枚世界冠军的金牌啊!
一腔热血,遭到重创
陈导是半路出家干上举重的。1974年高中毕业,他和很多知青一样,受到上山下乡狂潮的冲击,志愿从福建省福清市插队到福建省连城县果林场,偶然间,进了福建举重队,那年陈文斌18岁。
从那一年开始,陈文斌当了七年的运动员。到25岁去天津体院教练专修班学习之前,他的最好成绩只是全国第四。
没成为一流的运动员,好胜的陈文斌如何甘心?从当福建队教练伊始他就寻找机会证明自己。
1993年,为了能够在七运会上力压群雄,福建举重队早早做了准备。1992年,福建举重有一位60公斤级的队员拿到了全国第一,除此,还有两名队员排在了全国前六。其中,陈导的队员也名列其中。队里根据这种情况,定下了“争金夺牌”的目标。
预赛中,陈导带的那组队员有四人进入了决赛,而其他三个教练组纷纷落选。骤然间,福建举重完成任务的重任全压在了陈导的肩上。陈导心里嘀咕:四个人就算再怎么出现意外,总也应该有一个能保牌吧,没事,一定没问题。
没想到,在此之前关键的几天训练课中,四人之中的林桂福突然肩关节脱臼,不得已放弃了比赛。
祸不单行。在后来的几个级别的决赛中,陈导的另三位队员都——失手,竟无一人进入前八,就更不要说夺牌了。
一时间,福建举重被冠上了吹牛、自大的骂名。
从北京回到福建,陈导把自己关在家里半个月没有出门。他前思后想都找不到答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不断地回想着比赛的画面,脑子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吃不下、睡不着,什么都让他无法平静。
“那时就觉得脑子短路了,什么也想不清楚,甚至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陈导一改他往日爱和大家喝茶谈心的习惯,一直郁郁寡欢。朋友劝他说:“不能因为一次失利就放弃,牛角尖可钻不得。再说,四个进决赛的队员都是你这组的,你已经是有功之臣,又何必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呢?”
在最关键的时刻,朋友的几句话成了愈合陈导心灵伤痛的良药。
半个月后,他走出了家门。
破釜沉舟,竞聘主教练
1993年10月,这是七运会结束之后福建举重界最混乱的日子。因为没有在全运会上完成任务。上面曾一度传出话来:举重既然这么差,干脆砍掉,不要搞了!
一时间,全省体育界支持的,反对的,说什么的都有。 陈导回忆当时的情景,不禁有点后怕:还好当时省体工大队的主要领导没有被各种说法左右,总算是保住了福建举重队。
然而,到底应该如何搞好举重?首要的,要找一个合适的主教练。队里决定,先从外省找,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可半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着落。
无奈之下,队里给全省现有的每位教练每人发了一张竞聘考卷。考卷上只有两个问题:第一,在你任职期间,你会让福建举重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第二,在你上任期间需要怎样的后备保障?
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填写的,陈导拿到卷子时难以平静。想想福建举重的窘迫境地,他百感交集,决定破釜沉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四年之后的全运会,一定要拿下一块金牌!
两个月后,竞聘有了结果:由陈文斌担任福建举重队总教练。细析原因,原来,在那天的竞聘考卷上,除了陈导,没有人敢真正白纸黑字的写下“要拿金牌”几个字。陈导的魄力让他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1993年11月4日,陈文斌永远铭记。这一天,举重队贴出了下一周期的责任公告——夺金!这可一下轰动了福建体育界,在当时来说,处境最难的项目竟最早签下了责任状,好心的人为陈导捏把汗,心怀鬼胎的人则等着看陈导的笑话。
陈导没有被各色的说法左右,他相信自己,只是向领导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教练和队员要由他来选;第二,重新组阁后部分经费由他支配,可以有的放矢的用在重点队员身上。
领导理解陈导的难处,给予了他全力的配合。
铁面教头,严肃队规
上面的支持使陈导的工作有了保障,但没想到的是,最大的难题却出在了队员身上。
新队伍大部分是小队员,没什么成绩;为数不多的几个大队员中有一个人是陈导很看好的,他拿过青年组的世界冠军,身上没什么伤,成绩也至少还有20公斤左右的上升空间。陈导将四年后拿金牌的希望放在了他的身上。
就是这个被陈导寄予厚望的队员却伤透了陈导的心。
那天,这个队员又一次没有按时出早操。人刚到,也只是懒洋洋地跟在队伍的最后面。这样的事情已不知发生过多少次,陈导也不止一次说过他,可他没有一点变化。
陈导很生气,在大家面前狠狠训他,也提出了要求:“别人跑5圈,你跑8圈!”他不服气地跑完,气哼哼地离开了操场。第二天的训练课,他没有参加。
陈导很难过,在刚组队这么关键的时刻,自己亲手带了七八年的队员竟然这么不争气。陈导吩咐助教:“你通知他下午来找我。”
助教看着陈导严肃的表情,猜出了结果。下午,陈导果然当面通知了这个队员“他被开除”的决定。
晚上,家长、教练都找到陈导,有哭的,有劝的,都没说动陈导。第二天,体工队的领导打电话给他:“这是我们的尖子队员,还是再做下教育工作,请再考虑。”
陈导仍没改变初衷:“现在就如同一盘棋,是保车,还是保帅?我要有个态度。他跟了我这么多年,他走,我比谁都心痛。但,队伍刚建立,不能因为他而把队伍的风气带坏。只能丢车保帅,我没有其他选择。”
陈导这招果真起了效果,这件事之后,原本爱捣蛋的队员全都老实下来,陈导更坚定了把管理抓到底,落实到底的决心。
按照队里的规定,队员晚上一定要在9点之前归队,更不允许队员在外面过夜。那个时候,陈导每周6天都和队员一起住在队里,并保证每天晚上12点到各个队员房间查房,检查大门是否锁好。
一天,陈导早早起床,无意间竟看到一个队员在操场正中坐着。
“这个时间他应该在自己的房间睡觉啊,昨天查房还在的。再说,这大门锁还没开呢,他怎么出去的?住在五楼,总也不能是跳窗吧?”
细心的陈导怎肯善罢甘休,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原来,队员为了晚上可以出去,但又怕被发现,就偷偷背着陈导配了住宿楼后门的钥匙。
陈导了解后,马上叫人在后门上钉上又粗又长的钢丝,从此,谁也别想从后门溜出去了。
除了这些,陈导的绝招还有很多。最经典的,应该说是对吸烟问题的处理。
陈导的“禁令”很个性,也很严厉:只要房间有烟味、或是烟灰就算抽烟,发现一次罚款100元,同屋的要是一起抽,罚款200元。
1995年,陈导了解到福建川石岛有一个海军闲置下来的基地,这正是一个队伍夏训的好去处。费了几番周折,陈导终于找到相关部门,把川石岛改建成了福建举重队的夏训基地。
荒岛上人烟稀少,到山下最近的村子也要三四公里,陈导知道队员在岛上生活无聊,周末允许大家喝点酒放松一下心情,但这也只限于周末,其他时间绝对禁止。
一天,三个队员要求下山转一转。按说不是周末,但陈导还是同意了,只是做了要求:不能喝酒,不能抽烟,而且要在晚上8点之前回队。
晚上,陈导和几个教练坐在他们必经的路边聊天赏月。8点,三个人准时回来了。
“喝酒了没有?”陈导远远就看到了他们略有醉意的脚步,走到跟前,酒气更是毫无遮拦地“扑”了过来。
“没有。”带头的一个马上否认.他可不想让教练罚自己。
“喝了就承认,老实说。”陈导拿出了平时少有的严肃表情。
“没,没有……”
再后来面对陈导的追问,他都用沉默来做回答。旁边两个队员向陈导承认了错误,只有他还在死撑。
“你要是不认,就马上给我打包裹回去!”那时的空气似乎都已凝结,周围的人都不敢说话,等着听那个队员认错。
然而……
“我明天就走!”出乎大家的意料,带头的队员扭头就走,还气哼哼地来了这么一句。
回到房间,队友劝他:“去跟陈导认个错吧,别这么固执。”
“没关系,你看吧,不出一个星期,陈导一定请我回来。陈导还得靠我拿冠军呢。”这位队员仗着成绩好,自认为可以拿教练一手。
然而,这次他大错特错了。
回到福州没几天,领导来了电话:“文斌,他是全省十佳运动员,在体委主任那里是挂了号的重点培养对象啊,要不再教育一下吧,如何?”
“该做的工作我都做了,是要一个队还是要一个人,我心里清楚.也希望领导支持我的工作。”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举重队,陈导的压力可想而知。回想当时的情景,陈导说:“那个时期不像现在,队里能挑大梁的运动员几乎是凤毛麟角,个别一两个出色的运动员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日子。所以,当时不下狠心抓,队伍一定就会散。”
大家明白,陈导是那种眼里不容沙子的人。
一个月后,那个队员主动找到领导承认错误,要求回队。在停训期间,他一直偷偷训练,这一次,他的那点傲气终于磨平了。
陈导接受了他的回队请求,但有三个前提:一,在全队做检讨;二,一次性罚款500元(当时队员的月工资是300—400元之间);三,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100元由队里保管,一直到下一次全运会结束,最后再根据个人表现,看是否归还扣下的工资。
按照当时的人均月收入,陈导的这个决定绝对够狠。然而,至此之后,队里再也没有“刺头”了。这个队员成了陈导最后一个开除过的运动员。
创新训练,冲出重围
陈导说,做主教练,一个要抓管理,另一个就是要抓训练,两者都要一抓到底。
从陈导接手福建举重队,他将传统训练长课时、少课次的方法变为多课次、精课时,且以高强度、大密度为重点。这样的训练在当时来说,全国举重界并不多见。1996年12月,陈导兼任了国家队主教练,他把这独特的训练方法也带到了国家队。
国内以前的训练节奏是下午连续3个小时训练,中间不休息。陈导改革后,训练时间变成2点15分到3点半,再休息20分钟,这是第一堂课。下午这样的课时一共两堂。
除了训练时间调整,组与组之间的密度和强度也要加强,特别是在有效组数上。
第一个冬训下来,很多队员不理解,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让他们腰酸背痛。
可只要队员坚持下来,4个半月的时间,每个人的成绩竟然都长了30至40公斤,这样的增长幅度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惊喜还不只这些。
在1996年4月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上,陈导的队员王国华破了64公斤级抓举的世界纪录,这一幕被永远载入了福建的体育史,因为,他是福建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陈导第一次相信自己有培养奥运会冠军的实力,对自己也更加自信了。
1996年的全国举重锦标赛,福建举重拿到了团体第二,这是新训练方法应用后的第一个全国比赛,而上一届,他们的名次是第16!
1997年的八运会,福建队夺得了两银三铜,尽管没有拿到预期的金牌,可这已是福建举重史上此前的最好成绩。
1997年到2001年,在陈导的带领下,福建举重连续5年6次取得了全国团体总分冠军。那时候很多朋友见了陈导,都要神秘地问一句:“你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陈导苦笑一下,答案来得那么朴实:“我能有什么秘密?当教练容易,但当一个好教练可就难了。举重的教练是要靠脑子的。”
雅典两金一银的胜利,正是陈导用脑子干事业的杰作。陈导说,他现在的任务不光是带出一流的队员,还要带出一流的教练。等他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传给了后人,他也就可以安心“告老还乡”了。
责编/王查娜
——编者
雅典奥运会,陈文斌亲手带出的三名队员张国政、石智勇、吴美锦拿回了两金一银,这是中国男举此次奥运会夺得的全部金牌和一半的银牌。如此佳绩,雅典奥运会之后,“陈文斌”的名字,便与“金牌教练”的称呼连在了一起。
一次,和奥运会冠军石智勇聊天,随便问他:“队里谁的故事比较多?”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们陈导啊,不夸张地说,他的故事多得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讲完呢。”
这种说法,在吴美锦和张国政那里得到了证实。
三徒性格迥异,陈导因材施教
国家举重队里的张国政、石智勇和吴美锦,跟随陈导多年,都是福建老乡,但三个人性格迥异,陈导对他们也是各有高招。
张国政年过30,是陈导这三个徒弟中年龄最大的,而且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陈导对他,是99.9%的放心,担心的就是那0.01%。论资历,7岁练上举重,张国政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用陈导的话说,“他已经很老练了。”对这样的张国政,陈导的策略是,“请将不如激将”。
一次训练,因为腿没有力气,国政总举不起来。要是对其他队员,陈导可能就会吼两声,给个动力,可这招,对国政肯定没用。于是,陈导来了个“反向激将”。
“国政,悠着点吧,不行就歇了,调整一下。”陈导如此一说,张国政心想,怎么会不行呢?一急,不知哪来的一股子冲劲儿,竟“嗖”得举起了那把。陈导看着,点点头,心中暗想,这小子还真是吃软不吃硬。
对比之下,陈导对雅典奥运会亚军吴美锦就会严格得多。美锦不拘小节、爱玩爱闹,在他看来,举重是一份他喜欢的工作,而不只是一个只要赢、不能输的体育项目。
就是因为这一点,陈导在训练时对他就会盯得更紧。一般别人练完,陈导只会问:“练完了吗?”而对吴美锦,他总会再追问一句:“是不是真的练完了?”
美锦说,陈导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训练起来,绝对不能跟他讲条件。有一次队内训练,陈导盯着美锦上强度,一分钟也不离开地在旁边站着。美锦太累了,心里委屈,举起杠铃的瞬间,他咬着嘴唇忍不住哭了。看着自己豆大的汗滴拍在地上,那时,他心里真的恨死陈导了!
后来,陈导语重心长地对美锦说:“想出成绩,但又想保守训练,这是不可能的。竞技体育就是这样,危险和机遇并存,要学会保护自己,也要学会战胜自己。”
那时,美锦并不很理解陈导的良苦用心,可几年下来,美锦明白了。
在美锦眼里,陈导是位严格认真的教练,也是个舍家忘我、努力干事业的男人。
美锦说,“每次和陈导一起回家,陈导上高三的女儿不是像很多人一样,问:‘爸,你回来了。’,而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爸,这次又什么时候走?’可见陈导在家呆的天数太少了!”
陈导的另一高徒石智勇,是个细心的人,出国比赛,他和陈导一起上街,发现陈导看的、选的、买的都是妻子、女儿喜欢的东西。他便心里明白,教练对家亏欠的太多太多了。
石智勇说:“陈导都快50岁的人了,以他现在的成就,完全可以在一个轻松的单位挂个职,活得舒服点。老婆孩子多少年都不在身边,他把苦水往肚子里咽。这些,他从不和大家说。”
在训练和比赛时,石智勇心细,也往往容易心重,遇到挫折,就会有心理压力。陈导了解智勇这一弱点,平时对他的呵护和开导也更多一些。
2000年悉尼奥运会,智勇想拿奥运会冠军想疯了,晚上做梦都是自己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样子。
可那一次,因赛前训练过量,石智勇左手骨折。右手骨裂,在最后时刻失去了去悉尼的机会。
那阵子,智勇难受得想死的心也有。每天半斤二锅头,他喝了睡,睡醒了再喝,颓废地消耗着自己。陈导看他那萎靡的样子,几次找他谈话:“你这样一蹶不振,你的对手只会看你的笑话。要是有骨气,就证明给大家看,你是打不倒的。”
陈导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智勇重生的力量,他想了很多,最终走出了心中的阴霾。
智勇说:“我跟陈导已经八年,对我的了解,他胜过我的父亲。雅典奥运会前我心里压力也很大,训练有时走神,要是没陈导在旁边‘敲’我,我也拿不到这枚奥运会金牌。”
每一次看着自己的队员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上,陈导都会感动得几乎流泪。他看着他们,就会感觉时光在倒流,似乎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遥想当年,他也曾经多么渴望拿到一枚世界冠军的金牌啊!
一腔热血,遭到重创
陈导是半路出家干上举重的。1974年高中毕业,他和很多知青一样,受到上山下乡狂潮的冲击,志愿从福建省福清市插队到福建省连城县果林场,偶然间,进了福建举重队,那年陈文斌18岁。
从那一年开始,陈文斌当了七年的运动员。到25岁去天津体院教练专修班学习之前,他的最好成绩只是全国第四。
没成为一流的运动员,好胜的陈文斌如何甘心?从当福建队教练伊始他就寻找机会证明自己。
1993年,为了能够在七运会上力压群雄,福建举重队早早做了准备。1992年,福建举重有一位60公斤级的队员拿到了全国第一,除此,还有两名队员排在了全国前六。其中,陈导的队员也名列其中。队里根据这种情况,定下了“争金夺牌”的目标。
预赛中,陈导带的那组队员有四人进入了决赛,而其他三个教练组纷纷落选。骤然间,福建举重完成任务的重任全压在了陈导的肩上。陈导心里嘀咕:四个人就算再怎么出现意外,总也应该有一个能保牌吧,没事,一定没问题。
没想到,在此之前关键的几天训练课中,四人之中的林桂福突然肩关节脱臼,不得已放弃了比赛。
祸不单行。在后来的几个级别的决赛中,陈导的另三位队员都——失手,竟无一人进入前八,就更不要说夺牌了。
一时间,福建举重被冠上了吹牛、自大的骂名。
从北京回到福建,陈导把自己关在家里半个月没有出门。他前思后想都找不到答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不断地回想着比赛的画面,脑子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吃不下、睡不着,什么都让他无法平静。
“那时就觉得脑子短路了,什么也想不清楚,甚至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陈导一改他往日爱和大家喝茶谈心的习惯,一直郁郁寡欢。朋友劝他说:“不能因为一次失利就放弃,牛角尖可钻不得。再说,四个进决赛的队员都是你这组的,你已经是有功之臣,又何必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呢?”
在最关键的时刻,朋友的几句话成了愈合陈导心灵伤痛的良药。
半个月后,他走出了家门。
破釜沉舟,竞聘主教练
1993年10月,这是七运会结束之后福建举重界最混乱的日子。因为没有在全运会上完成任务。上面曾一度传出话来:举重既然这么差,干脆砍掉,不要搞了!
一时间,全省体育界支持的,反对的,说什么的都有。 陈导回忆当时的情景,不禁有点后怕:还好当时省体工大队的主要领导没有被各种说法左右,总算是保住了福建举重队。
然而,到底应该如何搞好举重?首要的,要找一个合适的主教练。队里决定,先从外省找,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可半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着落。
无奈之下,队里给全省现有的每位教练每人发了一张竞聘考卷。考卷上只有两个问题:第一,在你任职期间,你会让福建举重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第二,在你上任期间需要怎样的后备保障?
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填写的,陈导拿到卷子时难以平静。想想福建举重的窘迫境地,他百感交集,决定破釜沉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四年之后的全运会,一定要拿下一块金牌!
两个月后,竞聘有了结果:由陈文斌担任福建举重队总教练。细析原因,原来,在那天的竞聘考卷上,除了陈导,没有人敢真正白纸黑字的写下“要拿金牌”几个字。陈导的魄力让他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1993年11月4日,陈文斌永远铭记。这一天,举重队贴出了下一周期的责任公告——夺金!这可一下轰动了福建体育界,在当时来说,处境最难的项目竟最早签下了责任状,好心的人为陈导捏把汗,心怀鬼胎的人则等着看陈导的笑话。
陈导没有被各色的说法左右,他相信自己,只是向领导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教练和队员要由他来选;第二,重新组阁后部分经费由他支配,可以有的放矢的用在重点队员身上。
领导理解陈导的难处,给予了他全力的配合。
铁面教头,严肃队规
上面的支持使陈导的工作有了保障,但没想到的是,最大的难题却出在了队员身上。
新队伍大部分是小队员,没什么成绩;为数不多的几个大队员中有一个人是陈导很看好的,他拿过青年组的世界冠军,身上没什么伤,成绩也至少还有20公斤左右的上升空间。陈导将四年后拿金牌的希望放在了他的身上。
就是这个被陈导寄予厚望的队员却伤透了陈导的心。
那天,这个队员又一次没有按时出早操。人刚到,也只是懒洋洋地跟在队伍的最后面。这样的事情已不知发生过多少次,陈导也不止一次说过他,可他没有一点变化。
陈导很生气,在大家面前狠狠训他,也提出了要求:“别人跑5圈,你跑8圈!”他不服气地跑完,气哼哼地离开了操场。第二天的训练课,他没有参加。
陈导很难过,在刚组队这么关键的时刻,自己亲手带了七八年的队员竟然这么不争气。陈导吩咐助教:“你通知他下午来找我。”
助教看着陈导严肃的表情,猜出了结果。下午,陈导果然当面通知了这个队员“他被开除”的决定。
晚上,家长、教练都找到陈导,有哭的,有劝的,都没说动陈导。第二天,体工队的领导打电话给他:“这是我们的尖子队员,还是再做下教育工作,请再考虑。”
陈导仍没改变初衷:“现在就如同一盘棋,是保车,还是保帅?我要有个态度。他跟了我这么多年,他走,我比谁都心痛。但,队伍刚建立,不能因为他而把队伍的风气带坏。只能丢车保帅,我没有其他选择。”
陈导这招果真起了效果,这件事之后,原本爱捣蛋的队员全都老实下来,陈导更坚定了把管理抓到底,落实到底的决心。
按照队里的规定,队员晚上一定要在9点之前归队,更不允许队员在外面过夜。那个时候,陈导每周6天都和队员一起住在队里,并保证每天晚上12点到各个队员房间查房,检查大门是否锁好。
一天,陈导早早起床,无意间竟看到一个队员在操场正中坐着。
“这个时间他应该在自己的房间睡觉啊,昨天查房还在的。再说,这大门锁还没开呢,他怎么出去的?住在五楼,总也不能是跳窗吧?”
细心的陈导怎肯善罢甘休,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原来,队员为了晚上可以出去,但又怕被发现,就偷偷背着陈导配了住宿楼后门的钥匙。
陈导了解后,马上叫人在后门上钉上又粗又长的钢丝,从此,谁也别想从后门溜出去了。
除了这些,陈导的绝招还有很多。最经典的,应该说是对吸烟问题的处理。
陈导的“禁令”很个性,也很严厉:只要房间有烟味、或是烟灰就算抽烟,发现一次罚款100元,同屋的要是一起抽,罚款200元。
1995年,陈导了解到福建川石岛有一个海军闲置下来的基地,这正是一个队伍夏训的好去处。费了几番周折,陈导终于找到相关部门,把川石岛改建成了福建举重队的夏训基地。
荒岛上人烟稀少,到山下最近的村子也要三四公里,陈导知道队员在岛上生活无聊,周末允许大家喝点酒放松一下心情,但这也只限于周末,其他时间绝对禁止。
一天,三个队员要求下山转一转。按说不是周末,但陈导还是同意了,只是做了要求:不能喝酒,不能抽烟,而且要在晚上8点之前回队。
晚上,陈导和几个教练坐在他们必经的路边聊天赏月。8点,三个人准时回来了。
“喝酒了没有?”陈导远远就看到了他们略有醉意的脚步,走到跟前,酒气更是毫无遮拦地“扑”了过来。
“没有。”带头的一个马上否认.他可不想让教练罚自己。
“喝了就承认,老实说。”陈导拿出了平时少有的严肃表情。
“没,没有……”
再后来面对陈导的追问,他都用沉默来做回答。旁边两个队员向陈导承认了错误,只有他还在死撑。
“你要是不认,就马上给我打包裹回去!”那时的空气似乎都已凝结,周围的人都不敢说话,等着听那个队员认错。
然而……
“我明天就走!”出乎大家的意料,带头的队员扭头就走,还气哼哼地来了这么一句。
回到房间,队友劝他:“去跟陈导认个错吧,别这么固执。”
“没关系,你看吧,不出一个星期,陈导一定请我回来。陈导还得靠我拿冠军呢。”这位队员仗着成绩好,自认为可以拿教练一手。
然而,这次他大错特错了。
回到福州没几天,领导来了电话:“文斌,他是全省十佳运动员,在体委主任那里是挂了号的重点培养对象啊,要不再教育一下吧,如何?”
“该做的工作我都做了,是要一个队还是要一个人,我心里清楚.也希望领导支持我的工作。”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举重队,陈导的压力可想而知。回想当时的情景,陈导说:“那个时期不像现在,队里能挑大梁的运动员几乎是凤毛麟角,个别一两个出色的运动员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日子。所以,当时不下狠心抓,队伍一定就会散。”
大家明白,陈导是那种眼里不容沙子的人。
一个月后,那个队员主动找到领导承认错误,要求回队。在停训期间,他一直偷偷训练,这一次,他的那点傲气终于磨平了。
陈导接受了他的回队请求,但有三个前提:一,在全队做检讨;二,一次性罚款500元(当时队员的月工资是300—400元之间);三,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100元由队里保管,一直到下一次全运会结束,最后再根据个人表现,看是否归还扣下的工资。
按照当时的人均月收入,陈导的这个决定绝对够狠。然而,至此之后,队里再也没有“刺头”了。这个队员成了陈导最后一个开除过的运动员。
创新训练,冲出重围
陈导说,做主教练,一个要抓管理,另一个就是要抓训练,两者都要一抓到底。
从陈导接手福建举重队,他将传统训练长课时、少课次的方法变为多课次、精课时,且以高强度、大密度为重点。这样的训练在当时来说,全国举重界并不多见。1996年12月,陈导兼任了国家队主教练,他把这独特的训练方法也带到了国家队。
国内以前的训练节奏是下午连续3个小时训练,中间不休息。陈导改革后,训练时间变成2点15分到3点半,再休息20分钟,这是第一堂课。下午这样的课时一共两堂。
除了训练时间调整,组与组之间的密度和强度也要加强,特别是在有效组数上。
第一个冬训下来,很多队员不理解,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让他们腰酸背痛。
可只要队员坚持下来,4个半月的时间,每个人的成绩竟然都长了30至40公斤,这样的增长幅度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惊喜还不只这些。
在1996年4月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上,陈导的队员王国华破了64公斤级抓举的世界纪录,这一幕被永远载入了福建的体育史,因为,他是福建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陈导第一次相信自己有培养奥运会冠军的实力,对自己也更加自信了。
1996年的全国举重锦标赛,福建举重拿到了团体第二,这是新训练方法应用后的第一个全国比赛,而上一届,他们的名次是第16!
1997年的八运会,福建队夺得了两银三铜,尽管没有拿到预期的金牌,可这已是福建举重史上此前的最好成绩。
1997年到2001年,在陈导的带领下,福建举重连续5年6次取得了全国团体总分冠军。那时候很多朋友见了陈导,都要神秘地问一句:“你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陈导苦笑一下,答案来得那么朴实:“我能有什么秘密?当教练容易,但当一个好教练可就难了。举重的教练是要靠脑子的。”
雅典两金一银的胜利,正是陈导用脑子干事业的杰作。陈导说,他现在的任务不光是带出一流的队员,还要带出一流的教练。等他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传给了后人,他也就可以安心“告老还乡”了。
责编/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