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成人后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产生更多困难并且无所适从。本文阐述了幼儿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
现在,独生子女已经成为这一代的主要潮流,爸爸妈妈的宠爱,爷爷奶奶捧为掌上明珠,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在家里,他们称王称霸,事事都顺心,所以到了幼儿园里,他们根本无视其他人的存在,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有合作意识,有些幼儿连什么是合作也不知道。而经过长时间的交往,那些不会与同伴合作的孩子就会产生不快乐,有些还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原因
1、幼儿年龄小,独生子女多,多数在家里处在“小太阳”的地位,娇生惯养、我行我素、自私、狭隘、自我优越感强。社会、家庭又很少能为孩子提供练习合作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幼儿不愿与人合作;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指责”和“埋怨”。
2、幼儿合作的习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违背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不讲清要求,不考虑幼儿的生活背景。不关注个别幼儿不合群现象,一味地让幼儿合作、讨论,结果是表面热闹,实效不强。
3、忽视了带头人的功能,领头雁的作用没有发挥好。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协调发展,合作就不能深入。
二、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对策
1、树立合作的榜样。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最好的榜样,而且是幼儿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平时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经常互相配合,如:在中午发放碗、勺,盛饭菜时,我们总是分工合作,一老师发碗,另一老师分菜,教师间反复多次的默契合作,引来很多孩子也想来帮忙发放碗筷。所以后来每天设立了小小值日生,孩子们在这劳动中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还培养了幼儿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好品质。无形之中教师榜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幼儿的合作意识也被激起,并开始逐步地萌发。
2、提高合作的意向。在《纲要》内容和要求的共同生活中指出:“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有很多小事都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如在玩好建构性游戏后,大家会一起合作整理大型积木,而不是让组长一个人完成;户外活动结束时,活动器材也是大家一起合作整理好的。大家的合作意识有明显的提高。在玩好建构性游戏后,大家会一起合作整理积木,而不是让组长一个人完成;户外活动结束时,活动器材也是大家一起合作整理好的。
3、创造合作的机会,保证幼儿受锻炼。在幼儿园里,幼儿经常是一同游戏、学习的。因此,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和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合作。在美术活动中,我采用小组作画的方式,让幼儿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使他们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成一致,合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体育活动中,我经常向幼儿布置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也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我还特意提出了一些合作要求。图书角我要求幼儿不争抢图书、爱护图书、愿意与同伴交谈书上看到的内容。娃娃家要求幼儿能自由选择伙伴,学会分配角色,互相配合,进行游戏等。教师只有不断地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多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性游戏,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唱游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要训练孩子的合作思维法,应该保证孩子受锻炼的机会。
4、教给合作的方法,让幼儿在合作中成长。现在的幼儿因为家庭条件较好,平时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往往习惯于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所以老师如不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局面,使合作的效果一团糟。因此,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至关重要。例如,在区域活动或娃娃家游戏前,组织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互相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動用动作、语言去帮助她;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个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使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5、及时给予鼓励,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纲要》的教育目标中要求幼儿能“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并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使幼儿感受到合作成功后的快感,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于那些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我更是给予适时的引导和指导,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在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下,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再次合作的愿望。同时,教师对在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為要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合作时向正确方向发展。
6、激发家长的配合,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我认为,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能推动幼儿合作意识的快速发展。例如剥毛豆、整理屋子等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户外看看蚂蚁搬家、工人叔叔盖大楼等,利用这些具体、活生生的实例,真切地告诉孩子合作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合作的时代,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合作与快乐。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幼儿,永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
现在,独生子女已经成为这一代的主要潮流,爸爸妈妈的宠爱,爷爷奶奶捧为掌上明珠,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在家里,他们称王称霸,事事都顺心,所以到了幼儿园里,他们根本无视其他人的存在,什么东西都占为己有,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有合作意识,有些幼儿连什么是合作也不知道。而经过长时间的交往,那些不会与同伴合作的孩子就会产生不快乐,有些还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原因
1、幼儿年龄小,独生子女多,多数在家里处在“小太阳”的地位,娇生惯养、我行我素、自私、狭隘、自我优越感强。社会、家庭又很少能为孩子提供练习合作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幼儿不愿与人合作;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指责”和“埋怨”。
2、幼儿合作的习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违背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不讲清要求,不考虑幼儿的生活背景。不关注个别幼儿不合群现象,一味地让幼儿合作、讨论,结果是表面热闹,实效不强。
3、忽视了带头人的功能,领头雁的作用没有发挥好。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协调发展,合作就不能深入。
二、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对策
1、树立合作的榜样。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最好的榜样,而且是幼儿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平时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经常互相配合,如:在中午发放碗、勺,盛饭菜时,我们总是分工合作,一老师发碗,另一老师分菜,教师间反复多次的默契合作,引来很多孩子也想来帮忙发放碗筷。所以后来每天设立了小小值日生,孩子们在这劳动中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还培养了幼儿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好品质。无形之中教师榜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幼儿的合作意识也被激起,并开始逐步地萌发。
2、提高合作的意向。在《纲要》内容和要求的共同生活中指出:“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有很多小事都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如在玩好建构性游戏后,大家会一起合作整理大型积木,而不是让组长一个人完成;户外活动结束时,活动器材也是大家一起合作整理好的。大家的合作意识有明显的提高。在玩好建构性游戏后,大家会一起合作整理积木,而不是让组长一个人完成;户外活动结束时,活动器材也是大家一起合作整理好的。
3、创造合作的机会,保证幼儿受锻炼。在幼儿园里,幼儿经常是一同游戏、学习的。因此,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和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合作。在美术活动中,我采用小组作画的方式,让幼儿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使他们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成一致,合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体育活动中,我经常向幼儿布置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也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我还特意提出了一些合作要求。图书角我要求幼儿不争抢图书、爱护图书、愿意与同伴交谈书上看到的内容。娃娃家要求幼儿能自由选择伙伴,学会分配角色,互相配合,进行游戏等。教师只有不断地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多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性游戏,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唱游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要训练孩子的合作思维法,应该保证孩子受锻炼的机会。
4、教给合作的方法,让幼儿在合作中成长。现在的幼儿因为家庭条件较好,平时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往往习惯于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的行为,所以老师如不教给他们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局面,使合作的效果一团糟。因此,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至关重要。例如,在区域活动或娃娃家游戏前,组织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互相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動用动作、语言去帮助她;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个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使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5、及时给予鼓励,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纲要》的教育目标中要求幼儿能“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并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使幼儿感受到合作成功后的快感,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于那些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我更是给予适时的引导和指导,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在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下,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再次合作的愿望。同时,教师对在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為要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合作时向正确方向发展。
6、激发家长的配合,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我认为,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也能推动幼儿合作意识的快速发展。例如剥毛豆、整理屋子等事情,家长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这不仅增强了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生活自理方面、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户外看看蚂蚁搬家、工人叔叔盖大楼等,利用这些具体、活生生的实例,真切地告诉孩子合作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合作的时代,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合作与快乐。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幼儿,永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