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话多《程十发山水精品册》观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山水册页牵扯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一些在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事情,在当年却让程十发吃足了苦头。
  在开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要感谢两个人:一位是程十发先生的儿子,画家程助先生,当他知道我准备为《程十发十二开山水精品册》写一篇文章的时候,给我寄来了新近出版的《程十发画录》,使我获益良多。另一位是汪大文,也是一位画家,并且是程十发先生的高足。汪大文对于这本册页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正是因为她的传递,使这本册页有了辗转的故事。那天汪大文还特意为我找出程十发先生写给她的信,并且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向我讲述她随程先生学画期间,十发先生的许多出默言论和有趣故事,令我大饱耳福。
  程十发早年就读上海美专,学的是花鸟和山水,在此之前,他的美术萌芽于老家松江那条古老的小街,因为那条街上有许多作坊,比如“土法印彩色的土布作坊、染坊,还有刻神像的店,还有水印木刻糊纸牌的店铺,还有用脚踏的车床一些木器玩具、用具等原始的手工艺品店。”(《程十发自述》,引自《程十发谈画录》P12),是这条小街丰富的民间艺术滋养了他,以至他的绘画自始至终保持了一种令人亲切的民间意味。新中国建立后,一方面是响应政府的号召,一方面是出于生活的需要,他开始画连环画,并且从连环画进入国画人物画的创作,直至发现并且表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显示出这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画家。而其不断思考和提炼的笔墨——特别是对线条的强调,使他的绘画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在内,无论线条长短粗细,也无论聚锋还是散毫,铺陈之间,都使他的作品呈现一种充满灵气的笔趣。绘画需要才华,灵气让才华发光。
  《程十发十二开山水精品册》作于“大痴道人逝世六百三十周年”。这一年,大痴道人即创作《富春山居图》的元代大画家黄公望,黄公望1354年逝世,可知册页作于1984年。这一年春天,在家人的陪同下程十发去了陕西,时间大约半个月。陕西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一路走来,游目驰骋,程十发十分开心和难忘。回到上海后,他凭着记忆一一描绘,所以册页中除了少数几幅是南京长江题材之外,其余则是他此次陕西之行的纪游之作。而正当他聚精会神创作这本册页的时候,收到了远在美国纽约的女弟子汪大文的来信,汪大文在信中告诉程先生,纽约有一位医生非常喜欢他的画,希望求购一本山水册页。程十发很高兴,就给汪大文写回信,并且告诉汪大文,他手头正在画两本册页,一本是人物山水花卉,画在旧的日本册页上,另一本是山水,四尺六开,画在旧纸上,两本册页都画了一半。他特别强调这本山水册页是重点作品,预计下月中可以完成。
  被程先生称为重点作品的这本册页就是本文叙述的《程十发十二开山水精品册》,信中所说的“纽约收藏家”即美籍华人画家、收藏家杨思胜医生,写信的日期是1984年7月11日。
  但是一个月过去了,程十发没有完成。又过了一个月,程十发还是没有完成??直到12月下旬,汪大文收到了程十发写于12月12日的来信,隔了几天又收到了上海画院寄来的十二帧设色山水画心。打开一看,让汪大文两眼放光,十二帧山水构图各异,笔法多家,绘燕子矶是水云日出,读瓯香馆秋山图记则为染色米点,铺陈山树??程十发料到汪大文会爱不释手,所以他在信中特别提醒“虽然这本册页你看了一定不肯放弃”,但这是答应给杨思胜先生的??就这样,杨思胜如愿以偿,了却画缘。
  在现代画家中,程十发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擅长鉴赏古代书画的画家之一,也因为这个专长,他对绘画媒材特别是纸张有自己独特的喜好。1977年,他在北京见到一种皮纸,这种皮纸曾经是清宫的记账用纸,程十发试笔后发现这种皮纸不会渗墨纸背,水痕、水口墨韵自然,非常合手。当年黄公望画山水就是喜欢用半生半熟的纸,程十发与此契合,颇为倾心,就请荣宝斋的王大山到故宫帮他去买。上世纪80年代,程十发绘制的部分特别得意的小幅作品,用的就是这种皮纸,其中包括这本册页。这件事鲜为人知。
  而关于这本册页还有一件事(其实是一段历史)更鲜为人知。这件事没有表现在十二帧山水里,而是在程十发写给汪大文的信中一笔带到的,但是它典型地反映了程十发当时复杂的心情。事情得回溯到20年前——1964年,当时举国上下正在开展“四清”即所谓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全国美协曾有一个调查组于5月中旬前往上海调查,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是上海画院及美协上海分会的画家们的历史情况和现实表现,约有数十人之多,吴湖帆、朱屹瞻、唐云、丰子恺、陆俨少等都在被调查之列。参加调查的则有当时的全国美协负责人蔡若虹、华君武、力群、钟灵、何溶等五人。调查结束后,由全国美协和上海分会共同起草一个报告上报中宣部。笔者没有见到这个报告,或许我们今天已经不复可见这个报告,但是当时参与调查的人都做了记录,而华君武的记录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且笔者有幸见到了这个记录,由此知道了调查的过程以及调查的内容。程十发当时是上海画院的画师,其时他在美术界已经出名,自然在被调查之列。他被调查的内容涉及出身、工作经历、入党经过、“反右”及“大跃进”时的表现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入党后进步慢,觉悟低,只愿画画(可以赚稿酬),不愿做行政工作;另一个是买卖古画。买卖古画被调查的很具体:“58年开始买卖古画,博物馆要买,他首先去买。从58年到现在卖出100多件,还存60件??300元买进虚谷,装裱后卖360元,王石谷(的画)买进160元,卖出300元??。”但这只是被调查,并没有带来太大麻烦。
  过了两年,史无前例的“文革”爆发了,他的旧账和“劣迹”又一次被重提,这一次炮火更猛,程十发被“揪”了出来,狠狠地批斗。“文革”初期,“造反派”们“文斗”的方式之一是写大字报,油印传单、批判资料到处散发和张贴。上海的造反派组织编印的批判资料中有一本叫《砸烂黑画院》,16开本,一期一期接着编,其第五集是“毒画毒文毒诗毒章批判专辑”,程十发就是其中被重点批判的画家。在一篇题为《砸烂反革命修正主义鬼画家程十发》的文章中,开头这样写道:“反革命黑画家程十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是一度混进党里的阶级异己分子,是进行书画投机倒把盗窃国家文物的黑老虎??他混进了党内,并窃取了‘上海中国画院业务室副主任’、‘上海美协分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收购委员’等重要职务??”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事情,在当年却让程十发吃足了苦头。所以当汪大文为杨思胜向他求购这本册页的时候,程十发想到了通过什么途径来做这件事,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经历多次运动惊吓的老画家此时此刻是心有顾虑的。但是这时是1984年,“文革”结束已经八年,改革开放也五六年了,许多事情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程十发在信中对汪大文说:“关于手续(指出售这本册页)现在不必经过其它地方,可以由画院(指程十发所在的工作单位上海中国画院)办理,这算是体制改革中的表现??”这就是1984年12月下旬汪大文收到程十发来信不久,为什么收到的这套册页不是寄自程十发本人而是寄自上海画院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朱汤生一个人的拍卖史  朱利安·汤姆生(Julian Thompson,1941年至2011年)—苏富比亚太区前总裁、中国瓷器首席鉴定官。这位传统的英国绅士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中国名字—朱汤生。  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和收藏来讲,这位儒雅的英国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他一手开启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黄金时代;正是他功不可没的鼎力拓展,才使中国瓷器、工艺品成为全球藏家瞩目的焦点,同时拉升了中国艺术品的
期刊
在首场拍卖旗开得胜后,朱汤生于上世纪80年代相继举办了多场著名收藏家的专拍盛会,正是他对华人藏家的积极推介,才使得中国瓷器、工艺品成为全球藏家关注的焦点,其中,仇焱之、戴福保、胡惠春、赵从衍,更是被收藏界誉为“四大华裔名家”。  仇焱之、戴福保、胡惠春、赵从衍的收藏专场拍卖,不仅对于香港,甚至对于全世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香港苏富比在1980年和1981年相继推出了仇焱之的
期刊
从1973年苏富比“落户”香港,朱汤生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30年时光都奉献给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在这30年里,他不仅筹划推出了多场举世瞩目的拍卖专场,并且培养了不少中国艺术品鉴赏和拍卖方面的人才,用他的个人魅力影响了不少热爱中国艺术品的藏家和业内人士。为此,本刊独家专访了曾与朱汤生共事了十多年的苏富比中国瓷器部前主管、资深艺术品经纪人谢启亮先生。  一流的市场把控能力  《中国收藏》:请您给我们讲讲您
期刊
1997年,朱汤生执掌香港苏富比已有24个年头。此时,朱汤生已成为苏富比亚洲区首位主席。  1997年在香港的历史上也值得大书特书。这一年7月1日,香港结束了145年的租界历史,回归祖国。而对于朱汤生来讲,香港的回归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内地新生代藏家涌入香港苏富比的拍场,而随着香港老一辈收藏家的逐渐淡出,新的收藏趣味和审美取向也将给瓷器拍卖的行情带来根本性的转变。  清瓷崛起  2011年4月7日晚,
期刊
朱汤生曾说,1980年至1981年的三场“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专拍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专拍,而这三场专拍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可谓影响深远。同时,朱汤生与仇焱之祖孙三代之间的交往也成为收藏界的一段佳话。  “那是一场举世瞩目的拍卖,几乎吸引了所有全球重要媒体的关注,”说起1980年11月那场“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专拍,现任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国际主管仇国仕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显得
期刊
在做这组策划前,除了那几个分量十足的头衔外,我对朱汤生基本没有什么了解。然而,在经过了一系列地采访和查询资料后,我深深地被朱汤生所折服。  朱汤生有一句话被许多人所熟知——“可能我被生错了地方,我想我应该是一个中国人。”的确,这个英国人的一生不仅浓缩了一部精彩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史,而且他对中国艺术品、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真诚足以令许多国人汗颜。  就在做这组策划的时候,一些关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数据新鲜
期刊
我国著名美术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黄苗子先生于2012年1月8日驾鹤西去。斯人已逝,在缅怀黄苗子先生高尚的艺术修为与人文情怀之际,黄苗子先生与上海图书馆的一段书画姻缘也常为人所念及。  12年前,即2000年11月的时候,“黄苗子、郁风伉俪书画展”就在上海图书馆正式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一周的展览上,展出了他们夫妇俩共105幅书画精品,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赞誉有加
期刊
以艳丽色彩和可爱主题备受喜爱的Alessi又推出了一款鲜红的Piattopanettone餐盘,喜庆的圣诞主题仿佛使餐桌都能再温暖几分。  奢侈品大牌“跨界”已成潮流,迪奥瞄准了电子设备,打造了Dior Phone Touch。这款触摸屏智能手机采用蓝宝石、水晶、钢、黄金、珍珠等珍贵材质;背板则用高级珠宝工艺镶嵌品牌标志性图案。  帝舵玫瑰系列女表散发着浓浓的柔美气息,玫瑰形的小秒针设置在表中央,
期刊
毕加索,这位曾经一度身为全球最贵的艺术家,在2011年也不得不让位给了齐白石和张大千。近日,法国著名艺术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公布了2011年度全球最贵艺术品及最贵艺术家榜单。其中,张大千、齐白石的成交总额均超过毕加索,成为最贵艺术家。而最贵艺术单品也由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夺下。  据悉,Artprice每两周会对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品进行盘点,2011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最好的一年,
期刊
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丰富,体系完整。更为可贵的是,博物馆中还有一个单独的中国艺术品陈列室,那里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也有元明清以来的瓷器。年轻的朱汤生时常在这里徘徊,感受着那些美轮美奂的中国艺术品带给他的震撼。  1963年,对于朱汤生来讲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年份。当时苏富比拍卖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巴特维克曾是伊顿公学的老师,而朱汤生正好在伊顿公学受教于他。于是,巴特维克把朱汤生介绍到了苏富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