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腰腿疼痛科门诊,有一帧装裱的书法:“手触于外,巧生于内,顺其自然,疾病自愈。”这是被向开维医师治愈的某书法家患者送给他的墨宝,也是向开维数十年行医路的写照。
传统中医历史悠久,疗效独特。在西医科学充斥的今天,古老传承的中医推拿术是一枝独秀的手法,临床常收意外之功。摸骨正脊术就是其中一项,其通过触摸人体骨骼位置与形态变化结合经络、气血、脏腑学说来确定人体是否健康,以及发病部位、病情轻重等,进而确定实施手法和推测治愈程度,并以正骨理筋手法加以治疗。不仅可以调整脊柱的结构异常而且对众多顽固性颈肩腰腿痛及许多相关疾患疗效确切,可谓摸骨知病,正脊祛病。正如《医宗金鉴》曰:“手法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可见手法之作用十分广泛,无论外伤内损,大凡气血失调、情志失畅,用之得当往往效果显著,所谓“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
向开维是贵州省内以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杏林翘楚,而他最初接触这行源于初中时孝敬母亲的一个举动。其母常胃痛,让他捶背舒缓,当捶到背部某一位置时,母亲就会感觉疼痛瞬间消失,这个现象让向开维印象深刻。直到上大学接触中医理论他才知道,他当时无意中叩击的部位正是胸后背第11胸椎的位置,这个区域的神经支配着胆管的功能,他的母亲当年因为患有胆囊疾病而引起胆汁淤积导致疼痛,叩击该处正好挤压胆管排出胆汁,因此会缓解疼痛。向开维说明白其中缘由后,老母亲因胆石症疼痛再来找已在医院上班的儿子,他找准位置使用推拿手法,手到病除,治好了母親多年的顽疾。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向开维想起行医中遇到的各类患者,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是我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男病人的妻子,陪着丈夫来就诊,给我说她胸闷心绞痛多年,全国各地去就诊,24小时心电监测结果都是好的,不知什么原因。”向开维摸骨诊断出这位女病人的第6胸椎侧弯,错位,他用正脊手法给病人做了一次治疗就治愈了,一二十年再也没复发,也因此与病人夫妇结为好友,往来常通。
病例医案 不胜枚举
在向开维治疗的病例中,还有不少被西医认为无法医治的患者,最终都通过手法治疗痊愈或缓解病痛,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有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子在结婚前夕,突发痉挛性斜颈,头部向右侧倾斜,并不停颤抖。她四处求医无果,浏览网上咨询也说无治,辗转半年多求医路最后经人介绍找向开维求助。向开维问诊发现该女曾因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引起颈椎疼痛,病发前又因出差感冒后引起颈斜,向开维考虑诊断为头颈部枕环、环枢关节的副神经损害,颈椎CT结果验证了向开维的诊断。经手法复位治疗第一次后,患者就感觉效果明显,后又连续治疗了十几次,一个多月后患者头颈部逐渐恢复正常角度,痉挛性颤抖也消失了,如今完全康复,顺利地结婚生子。而向开维当时带教的学生后来在贵阳市二医运用该治疗手法,也成功治愈两个类似病例。
向开维介绍,这种颅底椎治疗术,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罕见手法,原理在于用手法推拿使颅骨骨缝之间微动,牵连颅内筋膜刺激颅骨下硬脊膜囊,造成颅内压的微小改变,从而达到调节颅内神经功能的作用。
向开维又说到一件趣事,一个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系的学生跟着他实习,该生多年一直“五更泻”,即每天凌晨2-7点,肠鸣即泻,痛苦不堪。向开维经诊治发现其第11胸椎位移,造成第10-11胸椎错位,压迫支配肠蠕动的神经亢奋而引起频繁腹泻。向开维对其做了两次手法治疗后痊愈。该生回家发现其父也有同样问题,可能是遗传性的胸椎移位,儿子用向开维传授的手法又祛除了父亲的病痛。
承古创新 精益求精
中医推拿术是一项古老传承的治疗手法,在几千年的医学史中,不断经受疗效的考验,而最终去伪纯真,代代相传。向开维一直坚信,“诊断是金,治疗是银”。他说只有诊断清楚,分类清楚,才能有的放矢地取得最好的疗效。
向开维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推拿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DNS(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是一套基于神经发育系统的评估及重塑运动系统功能的康复方式。)理念,通过现代运动发育学理论,创新研究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有一位30多岁女性脊柱侧弯患者,背部呈呈S型歪斜,畸形严重,慕名而来求诊。向开维运用小针刀加枕脊手法,结合DNS运动神经发育过程,改变患者呼吸模式,唤醒运动神经发育,如此治疗三四个月后,目前脊柱畸形已恢复正常,患者若此后保持正确站坐姿可不复发。向开维以中西医结合的手法,达到疾病治疗的动态平衡。
“在我收治的脊柱侧弯的病人里,最小的5岁。”向开维用手法使脊柱正位,通过建立正确的腹式呼吸来纠正体位姿势,一个多月后这个小病人的脊柱侧弯就明显改善了。“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向开维说。而他的病例中不乏幼童。“有个2岁半的小病人从昆明来,喜欢打游戏引起的腱鞘炎,要做手术不愿意就来找我,治好又回昆明了”,“一个7岁的颈椎病患者,4、5岁开始玩电脑游戏,后来锥体滑移,也是手法治疗两次好了。”向开维提醒,现在的病患多因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国外叫姿势性疾病。
向开维有两个同样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均因髋关节倾斜引起腰椎倾斜,走路外八字,其中一人经他治愈后,每天坚持按照他教授的方法,锻炼站桩和核心肌力训练,再也没发作,而另一人不能坚持锻炼,仍然是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几个月出现问题了又来找他医治。“所以说保持良好、正确的身体姿势很重要,否则就会治标不治本。”
向开维也主张推拿手法应用于一些老年性疾病有较好的保护性治疗。他的门诊中,常有一些老年人因身体衰老引起锥体滑脱,年纪大了不愿或不适合手术,每年到他这里做一次手法保养,对许多退行性病变的保守治疗效果较好。
医学是一项职业,一定要喜欢它,全身心去投入,才能体会其中美妙。向开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双巧手祛顽疾,一颗丹心照杏林。
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腰腿疼痛科门诊,有一帧装裱的书法:“手触于外,巧生于内,顺其自然,疾病自愈。”这是被向开维医师治愈的某书法家患者送给他的墨宝,也是向开维数十年行医路的写照。
传统中医历史悠久,疗效独特。在西医科学充斥的今天,古老传承的中医推拿术是一枝独秀的手法,临床常收意外之功。摸骨正脊术就是其中一项,其通过触摸人体骨骼位置与形态变化结合经络、气血、脏腑学说来确定人体是否健康,以及发病部位、病情轻重等,进而确定实施手法和推测治愈程度,并以正骨理筋手法加以治疗。不仅可以调整脊柱的结构异常而且对众多顽固性颈肩腰腿痛及许多相关疾患疗效确切,可谓摸骨知病,正脊祛病。正如《医宗金鉴》曰:“手法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可见手法之作用十分广泛,无论外伤内损,大凡气血失调、情志失畅,用之得当往往效果显著,所谓“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
向开维是贵州省内以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杏林翘楚,而他最初接触这行源于初中时孝敬母亲的一个举动。其母常胃痛,让他捶背舒缓,当捶到背部某一位置时,母亲就会感觉疼痛瞬间消失,这个现象让向开维印象深刻。直到上大学接触中医理论他才知道,他当时无意中叩击的部位正是胸后背第11胸椎的位置,这个区域的神经支配着胆管的功能,他的母亲当年因为患有胆囊疾病而引起胆汁淤积导致疼痛,叩击该处正好挤压胆管排出胆汁,因此会缓解疼痛。向开维说明白其中缘由后,老母亲因胆石症疼痛再来找已在医院上班的儿子,他找准位置使用推拿手法,手到病除,治好了母親多年的顽疾。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向开维想起行医中遇到的各类患者,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是我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男病人的妻子,陪着丈夫来就诊,给我说她胸闷心绞痛多年,全国各地去就诊,24小时心电监测结果都是好的,不知什么原因。”向开维摸骨诊断出这位女病人的第6胸椎侧弯,错位,他用正脊手法给病人做了一次治疗就治愈了,一二十年再也没复发,也因此与病人夫妇结为好友,往来常通。
病例医案 不胜枚举
在向开维治疗的病例中,还有不少被西医认为无法医治的患者,最终都通过手法治疗痊愈或缓解病痛,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有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子在结婚前夕,突发痉挛性斜颈,头部向右侧倾斜,并不停颤抖。她四处求医无果,浏览网上咨询也说无治,辗转半年多求医路最后经人介绍找向开维求助。向开维问诊发现该女曾因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引起颈椎疼痛,病发前又因出差感冒后引起颈斜,向开维考虑诊断为头颈部枕环、环枢关节的副神经损害,颈椎CT结果验证了向开维的诊断。经手法复位治疗第一次后,患者就感觉效果明显,后又连续治疗了十几次,一个多月后患者头颈部逐渐恢复正常角度,痉挛性颤抖也消失了,如今完全康复,顺利地结婚生子。而向开维当时带教的学生后来在贵阳市二医运用该治疗手法,也成功治愈两个类似病例。
向开维介绍,这种颅底椎治疗术,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罕见手法,原理在于用手法推拿使颅骨骨缝之间微动,牵连颅内筋膜刺激颅骨下硬脊膜囊,造成颅内压的微小改变,从而达到调节颅内神经功能的作用。
向开维又说到一件趣事,一个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系的学生跟着他实习,该生多年一直“五更泻”,即每天凌晨2-7点,肠鸣即泻,痛苦不堪。向开维经诊治发现其第11胸椎位移,造成第10-11胸椎错位,压迫支配肠蠕动的神经亢奋而引起频繁腹泻。向开维对其做了两次手法治疗后痊愈。该生回家发现其父也有同样问题,可能是遗传性的胸椎移位,儿子用向开维传授的手法又祛除了父亲的病痛。
承古创新 精益求精
中医推拿术是一项古老传承的治疗手法,在几千年的医学史中,不断经受疗效的考验,而最终去伪纯真,代代相传。向开维一直坚信,“诊断是金,治疗是银”。他说只有诊断清楚,分类清楚,才能有的放矢地取得最好的疗效。
向开维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推拿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DNS(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是一套基于神经发育系统的评估及重塑运动系统功能的康复方式。)理念,通过现代运动发育学理论,创新研究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有一位30多岁女性脊柱侧弯患者,背部呈呈S型歪斜,畸形严重,慕名而来求诊。向开维运用小针刀加枕脊手法,结合DNS运动神经发育过程,改变患者呼吸模式,唤醒运动神经发育,如此治疗三四个月后,目前脊柱畸形已恢复正常,患者若此后保持正确站坐姿可不复发。向开维以中西医结合的手法,达到疾病治疗的动态平衡。
“在我收治的脊柱侧弯的病人里,最小的5岁。”向开维用手法使脊柱正位,通过建立正确的腹式呼吸来纠正体位姿势,一个多月后这个小病人的脊柱侧弯就明显改善了。“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向开维说。而他的病例中不乏幼童。“有个2岁半的小病人从昆明来,喜欢打游戏引起的腱鞘炎,要做手术不愿意就来找我,治好又回昆明了”,“一个7岁的颈椎病患者,4、5岁开始玩电脑游戏,后来锥体滑移,也是手法治疗两次好了。”向开维提醒,现在的病患多因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国外叫姿势性疾病。
向开维有两个同样是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均因髋关节倾斜引起腰椎倾斜,走路外八字,其中一人经他治愈后,每天坚持按照他教授的方法,锻炼站桩和核心肌力训练,再也没发作,而另一人不能坚持锻炼,仍然是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几个月出现问题了又来找他医治。“所以说保持良好、正确的身体姿势很重要,否则就会治标不治本。”
向开维也主张推拿手法应用于一些老年性疾病有较好的保护性治疗。他的门诊中,常有一些老年人因身体衰老引起锥体滑脱,年纪大了不愿或不适合手术,每年到他这里做一次手法保养,对许多退行性病变的保守治疗效果较好。
医学是一项职业,一定要喜欢它,全身心去投入,才能体会其中美妙。向开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双巧手祛顽疾,一颗丹心照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