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地方特色 创党史宣传教育品牌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b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了最大牺牲,作出了最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本刊自今年第一期起便开设了专门的栏目,并且连续刊出3篇反映中共广西党组织成长与发展辉煌历程的长篇纪实性通讯,即《在大革命洪流中创建广西党组织》、《广西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篇章》和《坚持广西团结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这是本刊今年宣传党史整体策划中的一部分,我们计划每期1篇,连载10篇,着重宣传我们党带领广西各族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此作为纪念建党90周年的献礼,同时也是我们致力于发掘地方党史资源优势,与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的政治稳定服务,当好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和顾问,努力在广西形成一种重视党史、学习党史的良好氛围,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史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品牌”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广西特色的党史宣传教育“品牌”,本刊亦成为党史宣传教育的阵地和平台。
  已经刊发的3篇党史宣传教育专稿使我们强烈地感觉到,这段地方党史是中共广西党组织带领广西人民走过的一段波澜起伏、辉煌曲折的艰难历程。早在1922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便派人到梧州建立了地方分团,1925年10月成立中共梧州支部,这是广西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此后马克思主义便在八桂大地迅速传播,爱国学生奋起反帝救国,工人阶级开始觉醒,东兰早期农民运动兴起,广西逐渐成为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省区,韦拔群则成为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1929年,邓小平到广西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组建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共广西党组织高举团结抗日旗帜,掀起八桂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开展敌后抗日反顽斗争,成为坚持广西团结抗日的中流砥柱,为广西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后面即将刊出的文章中,我们还将陆续介绍中共广西党组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同样是波澜壮阔,艰难曲折,回味无穷,富有启迪。希望读者诸君认真阅读,细心品味,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食粮。
  近日,中组部、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2011年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这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按照《通知》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它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在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极具个人特色的表达型文本中的隐喻现象的翻译在整个翻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