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倡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在理论界的广泛共识。因此,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并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情境;互动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做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自主学习,不是单纯自学,不是不要教师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更不是提倡“放羊式”教学。它反对的是强制学习、限制学习、毫无自由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和锻炼。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情绪,富有表情化,喜、怒、哀、乐显露表面,不善于修饰和控制。具有独特的“好奇心”:小学生经历浅薄,内心世界不太复杂,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容易暴露本我,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产生好奇心,爱问、好动。具有超常的“模仿”能力:小学生的“开放性”、“好奇心”致使他们敢于模仿,乐于模仿,他们并不在模仿的对错、好坏,追求的是一个“趣”字。所以要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营造学习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一)新课导入幽默化
幽默的语言,往往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及教材的特点,设计一系列趣味化的“开场白”。例:把跳远运动称为“腾云驾雾”;跳短绳称为“风火轮”等。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运动项目游戏化
把一些传统的项目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發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例如把跳越练习改成障碍比赛;把俯卧支撑练习改为小火车过山洞等。有趣的游戏能使学生“自主投入”,激发高涨的热情内化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体育锻炼生活化
把单一的技能、技巧学习和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相结合,让学生感悟生活的乐趣。如发展上肢力量素质,可以从平时生活中扫地、提水、背书包、搬物等等开始训练。
二、增强良性互动,刺激相互学习
体育课有很强的协作性、交流性、竞争性和共享性,这为师生、生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创造有利条件。
(一)互动多向化
“多向互动”是指把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主体构建:老师、学生、教材内容、体育设施组成多种类型的交互形式,扩大互动的交往范围,为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例如小篮球传接球练习:师生间互动时,以老师为中心,让孩子们围成一圈与老师对传,比比谁传得又准又好。使学生从老师的传接球动作中中自主感悟那一瞬间的力量运用。
生生互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替换老师的角色,让每个小朋友都成为圆圈的核心。感受不同角度传接球的力量变化,感受不同方式的传接球变化。
(二)合作自由化
小组合作学习能体现同质小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原则。因此分组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总之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寻找各自技术的突破口,在学生的自由化组合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评价及时化
在生生、小组合作互动中,师生通过交流来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对于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要当众表扬,及时推广,为他们主动发展、大胆求知创造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者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还可以把评价的反馈功能、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且教给学生一些评价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学会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建立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自我意识是通过评价信息的不断输入而形成的,可以说,没有来自家长、教师和同伴的他人评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自我意识,不可能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也就不可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觉的不断更新,是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求索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预见,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为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奠基,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关键词:自主学习;情境;互动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做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自主学习,不是单纯自学,不是不要教师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更不是提倡“放羊式”教学。它反对的是强制学习、限制学习、毫无自由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和锻炼。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情绪,富有表情化,喜、怒、哀、乐显露表面,不善于修饰和控制。具有独特的“好奇心”:小学生经历浅薄,内心世界不太复杂,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容易暴露本我,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产生好奇心,爱问、好动。具有超常的“模仿”能力:小学生的“开放性”、“好奇心”致使他们敢于模仿,乐于模仿,他们并不在模仿的对错、好坏,追求的是一个“趣”字。所以要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营造学习情境,激发自主学习
(一)新课导入幽默化
幽默的语言,往往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及教材的特点,设计一系列趣味化的“开场白”。例:把跳远运动称为“腾云驾雾”;跳短绳称为“风火轮”等。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运动项目游戏化
把一些传统的项目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發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例如把跳越练习改成障碍比赛;把俯卧支撑练习改为小火车过山洞等。有趣的游戏能使学生“自主投入”,激发高涨的热情内化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体育锻炼生活化
把单一的技能、技巧学习和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能力相结合,让学生感悟生活的乐趣。如发展上肢力量素质,可以从平时生活中扫地、提水、背书包、搬物等等开始训练。
二、增强良性互动,刺激相互学习
体育课有很强的协作性、交流性、竞争性和共享性,这为师生、生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创造有利条件。
(一)互动多向化
“多向互动”是指把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主体构建:老师、学生、教材内容、体育设施组成多种类型的交互形式,扩大互动的交往范围,为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例如小篮球传接球练习:师生间互动时,以老师为中心,让孩子们围成一圈与老师对传,比比谁传得又准又好。使学生从老师的传接球动作中中自主感悟那一瞬间的力量运用。
生生互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替换老师的角色,让每个小朋友都成为圆圈的核心。感受不同角度传接球的力量变化,感受不同方式的传接球变化。
(二)合作自由化
小组合作学习能体现同质小组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原则。因此分组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总之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寻找各自技术的突破口,在学生的自由化组合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评价及时化
在生生、小组合作互动中,师生通过交流来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对于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要当众表扬,及时推广,为他们主动发展、大胆求知创造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者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还可以把评价的反馈功能、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且教给学生一些评价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学会对自我的评价,从而建立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自我意识是通过评价信息的不断输入而形成的,可以说,没有来自家长、教师和同伴的他人评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自我意识,不可能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也就不可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觉的不断更新,是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求索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预见,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为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奠基,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