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次课题以人的心理体验为主要参照探讨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理念,以自然濒危美景为例,讨论如何提炼记忆元素并以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于纪念性空间中进行设计和还原重现,使参观者得到逼真的感官体验并唤醒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回归和环境意识。
关键词:记忆元素;虚拟现实;自然美景;感官体验;情感回归
0 引言
马尔代夫群岛在遭遇南亚大海啸之后,三分之二的国土淹没于海水之中,随着全球变暖、海水位增高,其存亡越加岌岌可危;澳大利亚大堡礁亦然,气候变暖加上人为过度开发、围捕鱼类、海洋污染严重,使其生态环境剧变,美丽的爵士珊瑚也将因此逐渐白化而死亡,如再不设法挽救,预计最迟在2020年就可能会消失……[1]这些珍贵的美景一次次的惨遭破坏,除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设计师,或许可以用独特的方式来“留住”这些即将消失的自然美景。挽留自然美景及唤醒人类环境意识的美好念头激发了我的灵感。
1 国内外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趋势
芦原义信将空间这样定义: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既空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主要以物质实体为参照的实体空间和主要以人的心理为参照的心理空间。[2]本次课题主要以人的心理体验为参照来探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
传统的国内外纪念性空间较为庄严,其空间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往往被政治要求所牵制,而用途也大多是纪念伟人和其功绩。尺度巨大、体量厚重的传统纪念性空间常常让参观者感到敬畏和压抑,显然,这样的空间已经不能给予参观者良好而丰富的参观体验了。随着时代与科技进步,现代纪念性空间应该有多样的主题,其设计也应更加人性化。国内的凡拓数字集团于2010年首创了国内互动式动态百景图数字长卷——广州国家档案馆多媒体展厅,而在国外,以美国为例最早的“数字博物馆”可以追溯到1990年。 [3]这其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不仅很好地节约了土地资源,更带给参观者视觉冲击与互动式体验。
如今,屏幕体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的纪念性空间也逐渐会趋向科技化和人性化的屏幕及数字虚拟体验式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调自然、人机之间的互动。[4]当承载记忆的载体不再是展板、展柜这样的真实物体,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理念就彻底改变了。虚拟现实技术会将视觉场景、触感、声音与文字内容的超4D感受随着体验者的游览进程适时激发,实现身临其境的超逼真感受。
2 记忆的元素在纪念性空间设计中的提取与运用
以人的心理体验为空间参照,运用提炼空间记忆元素的设计手法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探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以再现珍贵的自然美景、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保留关于美好地球的集体记忆。以濒危海景为例,主要有两方面:
(1)知觉的重建。提取关于难忘美景中的记忆元素,像和煦的海风、细软的沙滩、碧蓝的海水、略带咸味的空气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场景设备再现流动的空气感与气味、温和柔软的质地与触感、绚丽的视觉色彩等知觉,将其融入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细节。游览其中,不再是静态的文字图像与宣传册,而是步移景异的奇妙、触控游览的欢沁之享和超逼真的视听触盛宴,真切感受记忆的温暖和美好。
(2)情景的再现。遵循“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理念,透过记忆中经典美景与视角的再现,配合触控游览的远近视角与环境氛围,将视距、视角、场景声音与场地不同要素的触觉、色彩、温度、湿度和气味适时的激发与呈现,向游人复原逼真的完整情景。游览其中,脚下不再是大理石地面的冰冷,耳畔也不再是窸窣的脚步和议论声,而是唤醒关于曾经美丽干净地球的集体记忆与共鸣。
3 构建纪念性空间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现场观察、对比分析以纪念馆为主的传统纪念性空间我们可以得知:参观者往往目的性不强或太过被动,缺乏自主选择。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纪念性空间多以展板、展架和简单模拟场景的设计手法,并无逼真的游览体验来激发主动性,而未来的设计主要应包括三方面理念:
(1)“一比一”还原。纪念性空间在观感上应该给参观者以美的享受,而影像模型及内部陈设应该最大程度接近实物尺度、造型、材料、质感、色彩等,力求逼真生动,并结合视距远近角度转变真实地呈现变化,实现“一比一”还原。同时,通过前期收集环境样本和游人样板的综合参数并考虑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差异,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并最终利用场景装置和交互设计界面加以虚拟实践,来还原参观者印象深刻的感官体验。如在照明设计时注重“取其自然”,注意南北向不同季节光照的冷暖、位置、阴影变化,通过虚拟照明系统引导光线的合理分布。
(2)自主的引导与认知。进入未来的纪念性空间,只要点击触控装置到想要浏览的区域,就能探索那些人间仙境的任何一个神秘角落。同时,设计造型新颖奇特的体验装置来吸引参观者,如“可触摸的文物”“动态的消失美景”“可闻到的花香”等,增加游人的自主认知与引导。关于引导与认知,也可参考《又见平遥》实景演绎的设计思路——整个场景突破传统博物馆以文物再现历史的方法,使文物动起来,而文字编成故事通过表演者演绎出来,随着情节的变换观众跟随演员体验不同的场景,丰富游人认知的途径。
(3)注重自然文化内涵和环境为本的理念。未来纪念性空间的设计不仅在场景与技术上具有开创性,也要注重自然文化内涵和环境为本的理念,因为倡导环境意识才是回顾美景的真正目的。所以,在设计中加入与自然美景相关的民间传说、形成原因、存在时间以及消失的原因及时间,激发参观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情感追求并由衷的产生强烈的环境意识,进而创造参观者的精神生活家园。
4 结语
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通过这样的纪念性空间来感受即将或已经消失的美景,在当今追求人性化设计的时代,未来的纪念性空间所承担的已经不仅仅是传承历史、留存记忆的责任,其重要的主题是参观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回归方面的关怀。应“以人为本”,注重参观者真实的心理体验,在参观的同时感悟环境意识和人类本有的热爱自然的情感,以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地理网.景点末日游50年后将消失的13处美景[EB/OL].http:∥cng.dili360.com.
[2]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1-10.
[3] 游庆桥.数字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藏品登记著录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www.namoc.org/cbjy/cbw/qks/gk2013/qk201208/201310/t20131001_268009.htm,2013.
[4] 李世国,顾振宇.交互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15-20.
作者简介:吕建琴(1991—),女,山西朔州人,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初锐(1987—),女,辽宁开原人,硕士,助教,园林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关键词:记忆元素;虚拟现实;自然美景;感官体验;情感回归
0 引言
马尔代夫群岛在遭遇南亚大海啸之后,三分之二的国土淹没于海水之中,随着全球变暖、海水位增高,其存亡越加岌岌可危;澳大利亚大堡礁亦然,气候变暖加上人为过度开发、围捕鱼类、海洋污染严重,使其生态环境剧变,美丽的爵士珊瑚也将因此逐渐白化而死亡,如再不设法挽救,预计最迟在2020年就可能会消失……[1]这些珍贵的美景一次次的惨遭破坏,除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设计师,或许可以用独特的方式来“留住”这些即将消失的自然美景。挽留自然美景及唤醒人类环境意识的美好念头激发了我的灵感。
1 国内外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前世今生与未来趋势
芦原义信将空间这样定义: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既空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主要以物质实体为参照的实体空间和主要以人的心理为参照的心理空间。[2]本次课题主要以人的心理体验为参照来探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
传统的国内外纪念性空间较为庄严,其空间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往往被政治要求所牵制,而用途也大多是纪念伟人和其功绩。尺度巨大、体量厚重的传统纪念性空间常常让参观者感到敬畏和压抑,显然,这样的空间已经不能给予参观者良好而丰富的参观体验了。随着时代与科技进步,现代纪念性空间应该有多样的主题,其设计也应更加人性化。国内的凡拓数字集团于2010年首创了国内互动式动态百景图数字长卷——广州国家档案馆多媒体展厅,而在国外,以美国为例最早的“数字博物馆”可以追溯到1990年。 [3]这其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不仅很好地节约了土地资源,更带给参观者视觉冲击与互动式体验。
如今,屏幕体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未来的纪念性空间也逐渐会趋向科技化和人性化的屏幕及数字虚拟体验式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强调自然、人机之间的互动。[4]当承载记忆的载体不再是展板、展柜这样的真实物体,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理念就彻底改变了。虚拟现实技术会将视觉场景、触感、声音与文字内容的超4D感受随着体验者的游览进程适时激发,实现身临其境的超逼真感受。
2 记忆的元素在纪念性空间设计中的提取与运用
以人的心理体验为空间参照,运用提炼空间记忆元素的设计手法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探讨纪念性空间的设计,以再现珍贵的自然美景、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和保留关于美好地球的集体记忆。以濒危海景为例,主要有两方面:
(1)知觉的重建。提取关于难忘美景中的记忆元素,像和煦的海风、细软的沙滩、碧蓝的海水、略带咸味的空气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场景设备再现流动的空气感与气味、温和柔软的质地与触感、绚丽的视觉色彩等知觉,将其融入纪念性空间设计的细节。游览其中,不再是静态的文字图像与宣传册,而是步移景异的奇妙、触控游览的欢沁之享和超逼真的视听触盛宴,真切感受记忆的温暖和美好。
(2)情景的再现。遵循“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理念,透过记忆中经典美景与视角的再现,配合触控游览的远近视角与环境氛围,将视距、视角、场景声音与场地不同要素的触觉、色彩、温度、湿度和气味适时的激发与呈现,向游人复原逼真的完整情景。游览其中,脚下不再是大理石地面的冰冷,耳畔也不再是窸窣的脚步和议论声,而是唤醒关于曾经美丽干净地球的集体记忆与共鸣。
3 构建纪念性空间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现场观察、对比分析以纪念馆为主的传统纪念性空间我们可以得知:参观者往往目的性不强或太过被动,缺乏自主选择。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纪念性空间多以展板、展架和简单模拟场景的设计手法,并无逼真的游览体验来激发主动性,而未来的设计主要应包括三方面理念:
(1)“一比一”还原。纪念性空间在观感上应该给参观者以美的享受,而影像模型及内部陈设应该最大程度接近实物尺度、造型、材料、质感、色彩等,力求逼真生动,并结合视距远近角度转变真实地呈现变化,实现“一比一”还原。同时,通过前期收集环境样本和游人样板的综合参数并考虑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差异,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并最终利用场景装置和交互设计界面加以虚拟实践,来还原参观者印象深刻的感官体验。如在照明设计时注重“取其自然”,注意南北向不同季节光照的冷暖、位置、阴影变化,通过虚拟照明系统引导光线的合理分布。
(2)自主的引导与认知。进入未来的纪念性空间,只要点击触控装置到想要浏览的区域,就能探索那些人间仙境的任何一个神秘角落。同时,设计造型新颖奇特的体验装置来吸引参观者,如“可触摸的文物”“动态的消失美景”“可闻到的花香”等,增加游人的自主认知与引导。关于引导与认知,也可参考《又见平遥》实景演绎的设计思路——整个场景突破传统博物馆以文物再现历史的方法,使文物动起来,而文字编成故事通过表演者演绎出来,随着情节的变换观众跟随演员体验不同的场景,丰富游人认知的途径。
(3)注重自然文化内涵和环境为本的理念。未来纪念性空间的设计不仅在场景与技术上具有开创性,也要注重自然文化内涵和环境为本的理念,因为倡导环境意识才是回顾美景的真正目的。所以,在设计中加入与自然美景相关的民间传说、形成原因、存在时间以及消失的原因及时间,激发参观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情感追求并由衷的产生强烈的环境意识,进而创造参观者的精神生活家园。
4 结语
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通过这样的纪念性空间来感受即将或已经消失的美景,在当今追求人性化设计的时代,未来的纪念性空间所承担的已经不仅仅是传承历史、留存记忆的责任,其重要的主题是参观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回归方面的关怀。应“以人为本”,注重参观者真实的心理体验,在参观的同时感悟环境意识和人类本有的热爱自然的情感,以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地理网.景点末日游50年后将消失的13处美景[EB/OL].http:∥cng.dili360.com.
[2]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1-10.
[3] 游庆桥.数字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藏品登记著录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www.namoc.org/cbjy/cbw/qks/gk2013/qk201208/201310/t20131001_268009.htm,2013.
[4] 李世国,顾振宇.交互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15-20.
作者简介:吕建琴(1991—),女,山西朔州人,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初锐(1987—),女,辽宁开原人,硕士,助教,园林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