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中国经济会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自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年均经济增长8—10%的成就。中国领导人根据过去的发展经验,制定了较高的、可行的经济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比西欧、美国过去的速度都高,这些国家在一个世纪里GDP的增长速度接近3—4%。二战以后,法国和德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5%。中国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工业化国家当时的发展速度。
中国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结构转变导致增长速度的提高。中国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的4—5倍。即便各产业没有生产率的提高,只须将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重新配置,就可以实现增长目标的30%。
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能够达到多少?如果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平均5%的速度提高,人均收入就能以5%的速度增长。我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中国正在教育方面投入巨资,投资于人力资本。中国小学的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中学入学率是日本、美国、英国或法国的80%,过去10—15年,这一入学率增长很快,在今后的10—15年将达到最大值;真正落后的是大学的入学率,在该年龄段的入学率只有6—7%,而韩国为50%,美国和英国为40—50%。但中国正越来越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力度,入学率在今后的20—30年会有很大的提高,并达到峰值。韩国、美国在20年前的入学率只是现在的一半,经过了20年,入学率提高了一倍。中国同样如此,大学入学率至少可以从7%提高到14%,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甚至可以达到30—40%。中国还大力鼓励学生到国外留学,我的研究生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即受教育的人越多,生产率越高,因为有技术的劳动力的回报较高。如果仅仅看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推论每年增长6—7%,考虑到产业间(劳动力)的转移,各个部门有5%的增长率就够了。这就是我自信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由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资本作为产业的主要投入,中国产业可以实现高速增长。中国增长的目标可以实现,我预测人均收入的增长接近8—10%。
三是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稳定。有人怀疑中国的经济能否保持稳定,他们认为中国有大量的低效率的国有部门(国有企业),它们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不这样看。25年前,这些低效率的国有部门甚至更大,但中国仍努力做到了增长。中国领导人所采取的战略是加快发展高效率的市场经济部门,而逐步淘汰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另一个问题是巨额的债务,10年前,在政府的干预下,由于银行对于国有亏损企业的大量补贴,产生了许多不良资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率的部门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减少不良资产。政策要逐步转变,如果政府要关闭所有亏损和濒临破产的企业,把大量的工人推向劳动力市场,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四是科技进步的作用。中国不像美国拥有许多前沿的科学技术,虽然中国一些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拥有自主开发的技术,但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与美国、西欧、日本在现有技术方面的合作。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采用了现有技术而不是发明新的技术。中国在某些前沿科技研究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如令人激动的、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生物科学的干细胞研究。我不否认中国在某些领域能够领先,但不是所有的前沿科技。到2025年或2030年之前,中国有望在化学和各种工程方面进入全球的前沿领域。我在这里不是说要拥有受过良好培训的人才,而是要有把这些培训成果转化为最先进的、高效的科技的生产企业。人才是前提,但仅仅有人才并不能创造出相应水平的产业。无论有多聪明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还要通过多次生产实践才能把技术变为现实,而企业则提供了这一场所。有许多技术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能通过从事有关工作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只能靠学生和导师直接的密切接触才能学到。以美国为例,在“二战”前大多数诺贝尔物理奖为欧洲的科学家所获得,尽管美国在高等教育的投入高于欧洲,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科学家还是凤毛麟角。后来,美国派出了许多博士生到德国、法国和英国向顶尖的科学家学习,然后回到美国。德国和意大利一些反对法西斯制度的一流的科学家来到美国,并成为导师。意大利的大物理学家费米被法西斯赶出来跑到美国,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一道为美国培养人才。这些移民到美国的大科学家为之培养了整整一代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战后,美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但我并不是说这是一条“铁律”,中国也要如此,学生也会超过老师,中国自己能够找到一条超越发展的道路。(作者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199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刘源编译)
中国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结构转变导致增长速度的提高。中国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的4—5倍。即便各产业没有生产率的提高,只须将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重新配置,就可以实现增长目标的30%。
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能够达到多少?如果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平均5%的速度提高,人均收入就能以5%的速度增长。我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中国正在教育方面投入巨资,投资于人力资本。中国小学的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中学入学率是日本、美国、英国或法国的80%,过去10—15年,这一入学率增长很快,在今后的10—15年将达到最大值;真正落后的是大学的入学率,在该年龄段的入学率只有6—7%,而韩国为50%,美国和英国为40—50%。但中国正越来越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力度,入学率在今后的20—30年会有很大的提高,并达到峰值。韩国、美国在20年前的入学率只是现在的一半,经过了20年,入学率提高了一倍。中国同样如此,大学入学率至少可以从7%提高到14%,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甚至可以达到30—40%。中国还大力鼓励学生到国外留学,我的研究生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即受教育的人越多,生产率越高,因为有技术的劳动力的回报较高。如果仅仅看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推论每年增长6—7%,考虑到产业间(劳动力)的转移,各个部门有5%的增长率就够了。这就是我自信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由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资本作为产业的主要投入,中国产业可以实现高速增长。中国增长的目标可以实现,我预测人均收入的增长接近8—10%。
三是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稳定。有人怀疑中国的经济能否保持稳定,他们认为中国有大量的低效率的国有部门(国有企业),它们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不这样看。25年前,这些低效率的国有部门甚至更大,但中国仍努力做到了增长。中国领导人所采取的战略是加快发展高效率的市场经济部门,而逐步淘汰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另一个问题是巨额的债务,10年前,在政府的干预下,由于银行对于国有亏损企业的大量补贴,产生了许多不良资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率的部门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减少不良资产。政策要逐步转变,如果政府要关闭所有亏损和濒临破产的企业,把大量的工人推向劳动力市场,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四是科技进步的作用。中国不像美国拥有许多前沿的科学技术,虽然中国一些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拥有自主开发的技术,但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与美国、西欧、日本在现有技术方面的合作。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采用了现有技术而不是发明新的技术。中国在某些前沿科技研究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如令人激动的、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生物科学的干细胞研究。我不否认中国在某些领域能够领先,但不是所有的前沿科技。到2025年或2030年之前,中国有望在化学和各种工程方面进入全球的前沿领域。我在这里不是说要拥有受过良好培训的人才,而是要有把这些培训成果转化为最先进的、高效的科技的生产企业。人才是前提,但仅仅有人才并不能创造出相应水平的产业。无论有多聪明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还要通过多次生产实践才能把技术变为现实,而企业则提供了这一场所。有许多技术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能通过从事有关工作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只能靠学生和导师直接的密切接触才能学到。以美国为例,在“二战”前大多数诺贝尔物理奖为欧洲的科学家所获得,尽管美国在高等教育的投入高于欧洲,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科学家还是凤毛麟角。后来,美国派出了许多博士生到德国、法国和英国向顶尖的科学家学习,然后回到美国。德国和意大利一些反对法西斯制度的一流的科学家来到美国,并成为导师。意大利的大物理学家费米被法西斯赶出来跑到美国,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一道为美国培养人才。这些移民到美国的大科学家为之培养了整整一代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战后,美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但我并不是说这是一条“铁律”,中国也要如此,学生也会超过老师,中国自己能够找到一条超越发展的道路。(作者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199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刘源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