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关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音乐欣赏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水平、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在初中的教学内容中,仍然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音乐欣赏从侧面来讲,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增加综合文化知识等等,所以,初中阶段的音乐欣赏课是很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音乐教学对于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我国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因素,就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40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不强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重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能在音乐学习体验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性熏陶,获得多元文化教育。但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不能立即改变,教学实践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对课堂的热情并不高。因此,改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迫在眉睫。
一、构建舒适的音乐欣赏环境
想要推进音乐欣赏课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安静、舒适,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投入其中。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除了单纯的安静之外,还需要一些其他因素的辅助,在视觉方面,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配合欣赏的音乐为学生萦造视觉环境效果,能够对音乐教学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为学生创建可观、可感、可听、可互动的音乐欣赏环境。除了客观环境外,音乐赏析课还需要教师为学生营建人文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得到表达,感情得到抒发。以学生为本组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变化中感知课堂走向。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音乐课往往是听歌唱歌,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将音乐课当成放松精神的课,完全没有体现提高学生审美的教学目的。教师要通过一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音乐当成一门课程看待。例如在学习《青藏高原》这首歌时,先播放前奏,让学生猜这是哪首歌,引起学生好奇,再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一遍,谈一谈自己的听后感,最后教师在授课前介绍青藏高原的壮丽风景、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对西藏的兴趣与向往,从而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关键点在于,让学生自己能够真切的感受音乐欣赏带来的快乐,这将是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收获乐趣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以一种直白、生动、形象的方向向学生来呈现这些内容,快速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如何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呢?如何进行呈现呢?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挖掘的点与呈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在考虑这些问题以前,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开展教学设计,找到两者的共通之处。
四、引进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
近些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日渐兴盛。比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等。2017年9月8日,柯达伊教学法首次落地中国,柯达伊教学法也是唯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音乐教学法。该教学法强调从本民族的民谣素材中寻找资源,培养孩子听、唱、读、写等综合音乐素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调身体的节奏,身体表达的心情和音乐的感觉,对于音乐本身就有更多的关注,使用不同的表情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奥尔夫教学法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主动地去学习音乐。教学有更多的灵活性,国外的教学法有我们要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在吸收国外音乐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具体教学和学校自身特色条件,做出属于有我们特色的欣赏课堂。
五、注重情感体验
音乐是反映现实情感的艺术,聆听音乐的过程就是体验情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融入自身情感,深入感悟音乐作品,同时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作品本身就流露出很强的哀伤,作者的悲凉心境深深打动听众,让听众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哀愁,与作者产生共鸣。但有些作品的情感被深深埋在音符之下,例如《海滨音诗》,节奏有起有伏,较为抒情,整首作品给人徐缓、朦胧之感,但初中生由于情感融入不到位,难以体会。教师可以结合视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投入基础,如通过PPT播放微风吹着、海浪轻轻拍打在沙滩上,远处海鸥向着皓月飞翔的视频,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情感通道,更好地融入情感体验。优秀的情感体验是赏析音乐的基础,情感融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引导,帮助学生明悟。
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赏析也是艺术赏析的一种,在归类上可以归纳到美育的范围,因此,展开音乐欣赏课,从根本上要逐渐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之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作品,加之网络平台的传播,即使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学生的审美难免会在生活的实践下跑偏。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学生音乐欣赏力的根本途径。
在日常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尝试音乐作品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在带领学生欣赏一种类型的音乐或者某一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寻找与该作品相关的流行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从主题、表达的情感情境、音乐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寻找。而教师在课堂中,既对学生寻找到的点进行核实讲解,又对学生选择的音乐作品进行筛选,淘汰一些不良的作品。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审美能力得到加强。教师还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音乐家自传等进行文学的补充。
总之,要想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效性,就要立足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走出传统欣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有机地结合,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炎刘中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040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不强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重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能在音乐学习体验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性熏陶,获得多元文化教育。但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不能立即改变,教学实践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对课堂的热情并不高。因此,改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迫在眉睫。
一、构建舒适的音乐欣赏环境
想要推进音乐欣赏课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安静、舒适,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投入其中。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除了单纯的安静之外,还需要一些其他因素的辅助,在视觉方面,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配合欣赏的音乐为学生萦造视觉环境效果,能够对音乐教学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为学生创建可观、可感、可听、可互动的音乐欣赏环境。除了客观环境外,音乐赏析课还需要教师为学生营建人文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得到表达,感情得到抒发。以学生为本组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变化中感知课堂走向。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音乐课往往是听歌唱歌,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将音乐课当成放松精神的课,完全没有体现提高学生审美的教学目的。教师要通过一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音乐当成一门课程看待。例如在学习《青藏高原》这首歌时,先播放前奏,让学生猜这是哪首歌,引起学生好奇,再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一遍,谈一谈自己的听后感,最后教师在授课前介绍青藏高原的壮丽风景、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对西藏的兴趣与向往,从而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关键点在于,让学生自己能够真切的感受音乐欣赏带来的快乐,这将是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收获乐趣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以一种直白、生动、形象的方向向学生来呈现这些内容,快速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如何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呢?如何进行呈现呢?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挖掘的点与呈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在考虑这些问题以前,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开展教学设计,找到两者的共通之处。
四、引进国外先进音乐教学法
近些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日渐兴盛。比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等。2017年9月8日,柯达伊教学法首次落地中国,柯达伊教学法也是唯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音乐教学法。该教学法强调从本民族的民谣素材中寻找资源,培养孩子听、唱、读、写等综合音乐素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调身体的节奏,身体表达的心情和音乐的感觉,对于音乐本身就有更多的关注,使用不同的表情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奥尔夫教学法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主动地去学习音乐。教学有更多的灵活性,国外的教学法有我们要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在吸收国外音乐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具体教学和学校自身特色条件,做出属于有我们特色的欣赏课堂。
五、注重情感体验
音乐是反映现实情感的艺术,聆听音乐的过程就是体验情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融入自身情感,深入感悟音乐作品,同时有助于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作品本身就流露出很强的哀伤,作者的悲凉心境深深打动听众,让听众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哀愁,与作者产生共鸣。但有些作品的情感被深深埋在音符之下,例如《海滨音诗》,节奏有起有伏,较为抒情,整首作品给人徐缓、朦胧之感,但初中生由于情感融入不到位,难以体会。教师可以结合视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投入基础,如通过PPT播放微风吹着、海浪轻轻拍打在沙滩上,远处海鸥向着皓月飞翔的视频,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情感通道,更好地融入情感体验。优秀的情感体验是赏析音乐的基础,情感融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引导,帮助学生明悟。
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赏析也是艺术赏析的一种,在归类上可以归纳到美育的范围,因此,展开音乐欣赏课,从根本上要逐渐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之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作品,加之网络平台的传播,即使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学生的审美难免会在生活的实践下跑偏。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学生音乐欣赏力的根本途径。
在日常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尝试音乐作品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在带领学生欣赏一种类型的音乐或者某一首音乐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寻找与该作品相关的流行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从主题、表达的情感情境、音乐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寻找。而教师在课堂中,既对学生寻找到的点进行核实讲解,又对学生选择的音乐作品进行筛选,淘汰一些不良的作品。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审美能力得到加强。教师还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音乐家自传等进行文学的补充。
总之,要想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效性,就要立足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走出传统欣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将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有机地结合,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炎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