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变革,以寻求更快更大的发展。这同样引起了教育教学上的变革,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进入校园,教学设施得到不断改进,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教育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教师在利用这一先进设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与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但只要采取一些措施,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都会得到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问题 教师专业成长
互联网技术进入教育界已经很多年,各个学校陆续购入设备并联入互联网,为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在我校领导的精心谋划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陆续加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设施,建立了自己的錄播教室,并给教师配备了笔记本备课电脑。我校充分利用这些先进设施,有效开展了很多教育教学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
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引进后,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频率不断提高,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不断提高了高中各科教育教学效率。现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说明以下几点内容:
一、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不可否认,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起来,优势很多。它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素材及平台,使教师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历史学科知识庞杂,概念让人费解。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能迅速突破难点,理清思路,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中,教师在讲宗法制的核心时,可利用多媒体以知识树的形式列举出周王四个儿子的情况,让学生体会为何不同的夫人所生之子,继承位置的不同,从而引出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这一概念,还加深了对它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影视、动画等,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和德育教育。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影视作品《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时邓世昌英勇抗敌的片段,让学生体会当时战斗的惨烈和邓世昌的爱国精神等。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应用信息技术的弊端
(一)教师易受多媒体影响
不可否认,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有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受制于多媒体,特别是PPT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由讲课件变成读课件,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发挥。有的教师一帧一帧地讲、放幻灯片,速度过快,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教师的讲解也不能深入。
(二)课堂容量过大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搜索到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浩如烟海,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件的精美和资源的丰富,把更多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来,造成课堂容量过大,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同时花费了教师过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精心选择,有所取舍。教师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能否达成作为选择和取舍的标准。
(三)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容易将知识从“人灌”变为“机灌”,把教材内容直接搬到屏幕上,照“机”宣科,全然忘记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只是一个观看者和接收者,而不是参与者和思考者。这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也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教师要尽力做到“三硬”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历史教师还要加强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尽力做到“三硬”。
(一)底子硬
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每一个学科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师的专业性要得到发挥。为此,教师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要不断深入学习本学科内容并适当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间接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让本学科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教育动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二)功力硬
教师的基本功不应因信息技术的产生而荒废,虽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上课不用板书,不用画图,不用多讲。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画图,让学生现场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教师还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入探讨重难点。
(三)技术硬
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操作,以及必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不一定非要像信息技术教师那样,成为信息技术能手,但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必要的教学软件的理论和操作,还有一些视频截取和播放软件的理论和操作。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教学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四、避开应用信息技术弊端,助力教师成长的若干建议
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服务教育教学的时间不长,有些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它,有时还忽视了自身专业成长。针对以上问题,个人建议如下:
(一)建立校本资源网上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个别学校发挥本校教师教研优势,根据本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利用校园网等上传本校课程资源等,以方便本校教师查阅利用。这不但保存了本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还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方便。
(二)组建校本资源开发团队和信息技术服务团队
从长远发展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丰富我校教学资源,使我校前辈教师的教学资源保存下来,以利后辈教师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校本课程。但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更多教师参与开发,以形成属于本校自己的课程。每个学校的生源不同,水平也不同,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照搬别校的课程,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具体实施。为确保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高水平的实施,本校需要组建一个信息技术服务团队,为更高水平的课件的制作及教育教学比赛做准备,这同时也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教师个人努力和各种培训相结合
无论怎样的技术和手段,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要服务好教育教学,首先就要练好教学基本功;其次要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并实时关注历史研究动态等;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当然,除了以上所述,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加强兄弟学校和各界同仁的交流和联系。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和弊端,扬长避短,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在新课程理念和本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把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把个人成长和本校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廖军.历史课多媒体辅助教学三思[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1213.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第1、2合刊:2736.
关键词:信息技术 问题 教师专业成长
互联网技术进入教育界已经很多年,各个学校陆续购入设备并联入互联网,为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在我校领导的精心谋划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陆续加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设施,建立了自己的錄播教室,并给教师配备了笔记本备课电脑。我校充分利用这些先进设施,有效开展了很多教育教学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
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引进后,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频率不断提高,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不断提高了高中各科教育教学效率。现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说明以下几点内容:
一、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不可否认,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起来,优势很多。它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素材及平台,使教师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历史学科知识庞杂,概念让人费解。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师能迅速突破难点,理清思路,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中,教师在讲宗法制的核心时,可利用多媒体以知识树的形式列举出周王四个儿子的情况,让学生体会为何不同的夫人所生之子,继承位置的不同,从而引出嫡长子继承制的概念。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这一概念,还加深了对它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影视、动画等,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和德育教育。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影视作品《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时邓世昌英勇抗敌的片段,让学生体会当时战斗的惨烈和邓世昌的爱国精神等。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应用信息技术的弊端
(一)教师易受多媒体影响
不可否认,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有的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受制于多媒体,特别是PPT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由讲课件变成读课件,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发挥。有的教师一帧一帧地讲、放幻灯片,速度过快,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教师的讲解也不能深入。
(二)课堂容量过大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搜索到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浩如烟海,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件的精美和资源的丰富,把更多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来,造成课堂容量过大,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同时花费了教师过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教师对材料进行精心选择,有所取舍。教师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能否达成作为选择和取舍的标准。
(三)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容易将知识从“人灌”变为“机灌”,把教材内容直接搬到屏幕上,照“机”宣科,全然忘记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只是一个观看者和接收者,而不是参与者和思考者。这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也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教师要尽力做到“三硬”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历史教师还要加强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尽力做到“三硬”。
(一)底子硬
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每一个学科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师的专业性要得到发挥。为此,教师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要不断深入学习本学科内容并适当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间接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让本学科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应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教育动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二)功力硬
教师的基本功不应因信息技术的产生而荒废,虽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但并不意味着教师上课不用板书,不用画图,不用多讲。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画图,让学生现场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教师还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入探讨重难点。
(三)技术硬
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操作,以及必要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不一定非要像信息技术教师那样,成为信息技术能手,但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必要的教学软件的理论和操作,还有一些视频截取和播放软件的理论和操作。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教学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四、避开应用信息技术弊端,助力教师成长的若干建议
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服务教育教学的时间不长,有些教师不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它,有时还忽视了自身专业成长。针对以上问题,个人建议如下:
(一)建立校本资源网上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个别学校发挥本校教师教研优势,根据本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利用校园网等上传本校课程资源等,以方便本校教师查阅利用。这不但保存了本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还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方便。
(二)组建校本资源开发团队和信息技术服务团队
从长远发展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丰富我校教学资源,使我校前辈教师的教学资源保存下来,以利后辈教师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校本课程。但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更多教师参与开发,以形成属于本校自己的课程。每个学校的生源不同,水平也不同,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照搬别校的课程,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具体实施。为确保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更高水平的实施,本校需要组建一个信息技术服务团队,为更高水平的课件的制作及教育教学比赛做准备,这同时也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教师个人努力和各种培训相结合
无论怎样的技术和手段,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师要服务好教育教学,首先就要练好教学基本功;其次要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并实时关注历史研究动态等;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当然,除了以上所述,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加强兄弟学校和各界同仁的交流和联系。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和弊端,扬长避短,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在新课程理念和本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会把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把个人成长和本校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王治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其软件设计[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廖军.历史课多媒体辅助教学三思[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1213.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第1、2合刊: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