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课程设置(课时方面)对大学生恋爱率影响的探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恋爱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学生恋爱现象,本文试图从大学课程的设置来寻找大学生恋爱的原因。通过对北京几所高校和北京某学院第二校区(以下简称C校)课程的比较,分析两地学生恋爱率的差异,进而提出一些对学生发展更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设置恋爱率博弈论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066-02
  1 C校与北京几所高校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恋爱的原因纷繁复杂,涉及到客观环境、主观意识,要搞清楚绝非易事。然而,在众多的原因中,我们选择了特殊的角度来考虑对大学课程设置的影响。当然,大学生恋爱并非仅凭课程的设置这一个原因所能左右的,它是各种原因互相作用引起的。为了更科学地分析课程设置这一方面,避免其他因素带来的干扰,我们特地在北京选取几所与C校情况相似的大学,然后我们作这样的假设:其他影响恋爱率的因素基本一致,只存在课程设置这一变量。为了说明课程设置的差异对大学生恋爱率的影响,笔者对这几所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恋爱率做一个深入调查(由于C校只有大一、大二学生,所以本文所提的任何大学基本情况均是大一、大二的实际情况)。
  1.1 课程设置的比较
  经过问卷阶段的努力与前期的调查准备,笔者尽量选取相同或相似专业(经管类)来进行有效比较。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作出柱形图如图1。
  (1)C校的课时少于以上各个北京高校的课时,且远远低于其中很大一部分学校的课时。
  (2)以上各高校(除C校外)的平均每周课时为29.5节,明显高于C校课时。
  (3)C校学生普遍反映课余时间充裕,而上述各高校学生均表示课程安排比较紧张。
  (4)每周课时高于30课时的学校占抽样学校的50%,且包括理工院校、文科院校与综合院校,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学院性质对课时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
  1.2 恋爱率的比较
  考察了北京高校与C校的课程设置及恋爱率,我们将两项数据相结合,则根据表1显示,当北京高校课程设置比C校多时,其恋爱率相对较低;反之,当C校课程设置比北京高校低时,其恋爱率相对较高。
  2 课程设置的差异对恋爱率影响的分析
  2.1 大学生恋爱的一般特征
  (1)恋爱公开化、普遍化。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一对对大学生恋人们的身影,这可能是从众心理使然。(2)恋爱动机的多样化。据调查统计,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大学生只占12.5%,他们只注重恋爱过程的情感投入和体验,非常缺乏责任感与严肃性。(3)恋爱观模糊不清。据调查统计,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谈恋爱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需要,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恋爱观。(4)恋爱盲目性大。主要表现为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许多同学恋爱凭的是一时的冲动,爱情的盲目性特点表现得特别明显。(5)恋爱成功率低。由于恋爱随意性大,在校期间成功率就低,另外,大学毕业后不能在一起工作,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恋人分手的重要原因。(6)学业与恋爱的关系处理不好。33.1%的大学生认为“学业高于爱情”;37.8%认为“同等重要”;25.2%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在主观上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但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却是为数不多。
  2.2 大学课程设置的差异对恋爱率影响的分析
  经济学中关于资源的稀缺性告诉我们: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为存在资源的这一特性,才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使人类的福利达到最大程度。由于课余时间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稀缺性的资源,那么针对大学生利用稀缺性资源来使自己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这个问题,笔者引入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来分析。
  分析之前,先要对笔者所要研究的问题作一些必要的假设:(1)固定的资源。在恋爱和学习的选择上,可供选择的课余时间是一定的。(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谈恋爱或学习,不做除此之外的事,也不存在着时间资源的闲置。(3)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即恋爱的时间生产恋爱产品,学习的时间生产学习产品。(4)特有的资源可以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且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如图2)F点和C点比较,少生产GB数量的Y产品,就可以多生产HE数量的X产品。因此,生产HE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就是GB单位的Y产品。那么,一个理性的大学生关于恋爱产品和学习产品这两大部类的生产,应该会选择F点或者C点,也可以是AD线上的任何一点。这样他们的课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最终会达到一个最有利的平衡点。
  资源是存在差异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如Q点),说明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任何一点(如P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因为它说明了一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在资源数量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一个社会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产品产量组合是既定的,但当资源数量变化和技术条件改变时,生产可能曲线会相应移动。随着资源数量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向外平行移动(图3)。
  通过问卷调查,C校每周课时较北京高校少,因此,C校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即拥有更多的时间资源。我们已经假设其他主、客观条件不存在差异,课余时间就是两校唯一的变量,C校的学生比北京高校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资源(课余时间)。如图3,N点代表北京高校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他们有很少的资源可以支配,作为一个理性人,必然会在学业上花更多的时间,那么相应的在恋爱上就会投入更少的精力,则恋爱率自然而然的就偏低了。而C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则处于M点,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支配,因为与北京高校的主、客观条件是一致的,两地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占总课余时间的比例是一样的,C校学生在总课余时间更多的情况下,就有了更多的恋爱时间,于是恋爱率自然的也就提高了。
  
  3 C校课程设置改进思路及推广方式
  人们不可能拥有无穷无尽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物质资源,在笔者的研究中,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相对稀缺的。时间资源的稀缺要求学生在将时间利用在学习上还是恋爱上做出选择。如果某学生选择了将之用于学习,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弃了恋爱,就是说,恋爱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学习的机会成本,反之亦然。针对如何将时间利用在学习和恋爱上,才能使效用达到最大的问题,笔者引入博弈论的理论。
  笔者的经济学假设:
  (1)恋爱与学习不能同时兼顾,那么恋爱时就不能学习,学习时就不能恋爱。
  (2)校方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课时的紧张程度:如果学生课余时间多,在课余时间选择恋爱,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用为0,则校方的良苦用心就浪费了,学生学术质量下降,校方就有负效用为-6,一旦学生课余时间不学习,那么校方就应多增加课时,以保证学生的学术质量,则双方都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学生课余时间少,在课余时间选择学习,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用为2,学校效用也为2(教学质量基本达标,学生课余的学习效用更提升了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具体收益如(表2)所示。
  此混合策略模型遵循三个原则:(1)不能让对方事先知道自己可能采取的策略。(2)必须采取随机选择的原则。(3)选择侧率的概率一定要使对方无机可乘。
  就表2而言,校方安排紧张的课时的概率为1/2,安排轻松课时的概率为1/2,学生选择学习,则学习的预期收益为:6×1/2+2×1/2=4
  学生选择恋爱,则恋爱的预期收益为:0×1/2+(-6)×1/2=-3
  如果恋爱中的学生是绝对“理性”的,那么,他们将必然增加课余时间用来学习,倘若学校课时安排较少还会招致学生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的利益没有实现最大化,他们迫切需要学校增加课时,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恋爱中的男女无法做到绝对理性。所以,从他们选择了恋爱的第一步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是“理性”的。在这个前提下,恋爱中的学生当然希望校方安排较少的课时,从而有更多的课余时间用来恋爱,但学生的收益是负的。如果恋爱的学生能够以学业为重,那么他们的收益还是能够增加的。但是,他们是感性的,他们依然选择恋爱。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的介入,校方通过增加课时,减少课余时间,学生就相应减少恋爱时间,他们的收益回归到0,学校方面的收益也回归到0,较之前的负效用有了大大的改善。至于如何把双方的效益从0增大,就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从进一步改善课时内容方面去找思路,在此不再论述。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迈克尔·帕金.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莎伦·布雷姆.爱情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注释
  ①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2~3.
其他文献
邮票历来被称为“国家名片”,既是有价证券,又具有收藏功能。邮票作为一种特殊的有价证券,具有其他有价证券难以相比的投资保值和升值功能,邮票防伪是各国邮政部门都要面临的课题
2011年秋季全国糖酒会,着实让食品企业与经销商纠结了一次。秋季全国糖酒会,究竟是在沈阳举办,还是在郑州举办?经过纠结的选择,有的厂商选择了去沈阳,有的厂商选择了去郑州,还有的企
职业教育中的数控理论知识有高度的抽象性,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术语多,学生难理解。那么,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控知识水平?我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力争做到清、熟
期刊
冬去春来.又是人间四月天:新旧更替.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非成熟期的行业中,不会有永远的王者,行业品牌格局的一次次“洗牌”.是谁的末路?又是谁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