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之年的高考:家长“隔空”送考疫情写入考题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8日电(张尼 郎朗) 7月7日上午9时,伴随着考试铃声响起,2020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在经历了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后,1071万学子迎来人生中的一次关键考试,而特殊之年的高考,也会成为一代人的特殊记忆。
  事件概述
  特殊之年,家长“隔空”送考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40万人,这是继2009年的1020万人之后,高考报名人数第三次破千万。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举行的特殊高考,家长们的送考方式也出现变化。
   在北京的不少考点外,“1米间距请勿聚集”“保持距离”等提示牌清晰可见,“家长等候区”“送考区”等也被明确划分出来。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今年,很多家长没有在考点外过多逗留就匆匆离开,或者仅是走到远处的马路对面默默“隔空”目送孩子走入考场。
   虽然送考方式不一样了,但家长们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和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丝毫没有减少。
   红衣、旗袍、向日葵傍身……这一天,全国各地传来的高考新闻图片中,家长们的行头依旧是最抢眼的,不同的是,大家的脸上多了一只口罩。
  考场疫情防控严字当头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今年高考的考場防疫工作也备受瞩目。
   同样是7日一大早,人大附中考点外已经有公安和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不到7点,考场外面已经用路障隔离出了考生家长专用的等候区,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每一个考场都专门设置了一个专属的等候区。
   今年,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考试时间也变为4天,加之北京处于疫情防控二级响应机制下,这些都为安全保障工作增加了难度。
   “我们按照每个考点不少于8名警力的配置,比去年将近翻了一倍,每日出动警力6700人,其中考点周边的实名制的警力是2391人。”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文保支队大队长毛守德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
   除了北京,在全国,加强疫情防控和保障考试秩序都是今年高考工作安排的重中之重。
   今年,全国设置了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监考及考务人员达到94.5万人。
   为了防控疫情风险,早在考前,各地已经对考场进行了全面消杀。同时,依照要求,今年高考的考点入口处都设有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我们在考试之前已经来学校这边踩过点,看到周围的消毒和环境卫生做得很到位,还是比较放心的。”人大附中考点外,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
  极端天气下的挑战
   作为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的全国高考,今年考生们无疑会受到更多来自天气的影响。
   高考首日,部分地区的考生就遭遇了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
   7日凌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县城多处洪水上路、严重积水、道路受阻,这导致歙县考区原定于7月7日的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举行。
   随后,歙县政府网站发布《致全县高考考生及家长的一封信》。信中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在该县实地查看灾情和考点情况。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歙县考区原定7月7日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举行,7月8日综合、外语科目考试正常举行。具体安排将及时通知考生及各位家长。
   除了洪涝灾害,部分地区的考生还将面临高温预警。
   海南省气象局7日16时发布高温四级预警:预计8日白天,海口、临高、澄迈、定安、儋州、屯昌、昌江和白沙8个市县的大部分乡镇将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
   对于天气问题,官方此前已早有准备。
   教育部专门作出部署,要求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
   针对部分地区将进入强降雨、洪涝、台风等多发期,有关地方也着重细化了应对自然灾害的专项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未雨绸缪、有效处置。
   特殊之年的全国高考,对于各部门的应急和组织能力也是一次大考。
  (摘自“中新网”2020年7月8日,有删改)
  多维解读
  1.疫情隔绝病毒,不隔绝爱
   疫情之下的高考,并没有失去往年的精气神。学生仍旧严肃备考,认真答题;家长们仍旧做好准备,保驾护航;社会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助力。唯一不同的是,大家都戴着口罩,目送入场。疫情之下,我们隔绝了病毒,但是对于知识的热爱、对子女的疼爱、对学生的关爱,一样都没少。
   2.高考考查知识,也考查素养
   今年的高考是对我们中学学段知识素养的检验,也是对护考人员抗疫素养的规范。当下疫情形势仍旧较为严峻,这就要求我们仍要做好防控,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3.高考考核学生,也考核国家
   疫情之下的高考,如何做到全面精准的病毒防控、如何为学生有序护航、如何让家长放心、如何保证高考的公平公正、出现突发情况如何应对、面对极端天气如何确保生命考试双安全……这些,考查的是社会各部门,考查的是国家。高考作为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不仅是传统,也是必需。那么如何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就需要相关部门作出合理、合适的回答。
  时评精粹
  乘风破浪,在高考中放飞人生梦想
  李群
  7月7日,我们迎来了2020年的高考。全国1071万考生走上高考考场。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一招生考试制度,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今年受疫情影响高考晚来了一个月。这是一次特殊的高考,对于考生而言,仍是人生之路、成长之路上的重要一步。    这届考生不容易。紧锣密鼓的高三总复习,无数考生不得不从教室里挪到互联网上,一边适应新的学习备考方式,一边克服设备和网络信号等难题。有些考生,父母奔赴抗疫一线,没能陪伴在身旁,却依然能自觉复习;有的因疫情家中遭遇变故,甚至个别考生自己生病隔离,却仍然不忘孜孜不倦地学习……“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届特殊的考生,将用拼搏在人生道路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年的中学生涯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直接决定了考生们能否跨入高等教育的门槛。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走进“金字塔”的顶端,但每一个认真拼过的考生,都值得点赞。
   “00后”的你们,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获取着前辈们想都不敢想的“超级能量”,也具备了近距离观察时代的条件。当看到“嫦娥”飞天、“蛟龙”潜海的新闻,你们也会兴高采烈地讨论,会由衷自豪;当疫情突如其来,你们也关心防疫人员的安危;当祖国有了困难,你们也默默暗下决心……那么何不立下鸿鹄志向,将理想融入国家命运与时代乐章,在这最后的“决胜”中好好发挥,将来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呢?
   今年高考是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浩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全国设置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要组织一场规模如此之大的线下考试,其难度可想而知。为确保“安全、平稳、科学”,各级国家教育考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增加了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为高考提供科学精准的防疫指导,以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放松心态,不必因为防疫措施严格而情绪紧张,防控越严密,你们越应该安心。
   在人生的长河中,在知识海洋里收获的每一朵浪花,都由汗水凝结而成。把梦想放大到心里,信心满满;把才华展示在考场中,尽情发挥;把智慧放逐到笔端,挥洒精彩。汗水拼出了人生的梦想,笔尖勾选出青春无悔的理想。孩子们,努力吧,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在高考中放飞人生梦想,定能收获不一样的未来。
  (摘自“苏州新闻网”2020年7月8日,有改动)
  青年观点
  @啄木鸟:今年的高考势必又是极高标准、極高要求的一次选拔。疫情之下,无论是考试环境,还是考题设置,都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讨论。
   @花木兰:高考是人生必经的一件大事,承载着我们青春的回忆。它既是我们青春年华的见证,又是对我们既往学习的考验,也为我们之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厨房里飘出令人垂涎的阵阵菜香,那是母亲在烧晚餐。虽说不是什么珍稀食材,但一经她那如魔术师般的巧手,都會化作精美的菜肴。开饭的一瞬间,心情总是愉悦的。谁曾想,几句话下来,却是不欢而散。   又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总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与我比较。难道在你们眼里,我就是如此的一无是处吗?心里的苦,一时间如涟漪般层层荡开。面对父母,我选择了沉默。   青春是一匹自由狂奔的骏马,到处都是可以驰骋
期刊
“当你直面生存,死亡与爱,你会做何选择?”   这句话出自小说《摆渡人》,讲述了少女迪伦去看望久违的父亲,却意外发生车祸,成了唯一的遇难者,她的灵魂走出车厢,遇到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开始了一段惊险的荒原之旅,书写了一段离奇的爱情故事。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摆渡人崔斯坦在遇到迪伦之前心是那么冷酷漠然。   他们在荒原里,跌跌撞撞,长途跋涉,最后崔斯坦成功地将迪伦送到安全区,
期刊
传说长城被哭倒以后,孟姜女投河自尽。自古江海相连,孟姜女的身体顺着水流飘至了水晶宫,仁慈的东海龙王用仙术将其救活。龙王听闻其遭遇后,哀叹不已,决定将其收为义女。   可是,残暴的秦始皇并未停止长城的修建。相反,为了能早日将其筑成,他想方设法把太阳拴在天上,太阳被定在了天上,从此没有了黑夜,原本的很多天合成了一天,人们在这不见天黑的“一天”里吃很多顿饭,但依然不断有人饿死。   天上有位神仙将一匹神
期刊
茹志鹃与王安忆都是我国杰出的当代女作家,其作品内容之丰厚、意蕴之广袤为世人敬仰。   对这对母女花的了解先源于王安忆,第一次得知王安忆之母茹志鹃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时颇出意料,但转念一想,母亲茹志鹃大概对王安忆的文学道路也是有所影响的吧。   茹志鹃,1925年生于上海。童年和少年对茹志鹃来说,没有欢乐可言。直到参加了新四军,她才第一次享受到相亲相爱、情同骨肉的温暖情谊。回顾峥嵘岁月,展望新生活,整
期刊
入乎其内   《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巧妙结合的佳作。它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社会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表达了对人性回归的渴求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先来说一下语言。《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文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如“我”与小通讯员的对话:
期刊
清晨,伴着明媚的阳光与麻雀清亮的叫声,我睁开了蒙眬的睡眼,脑袋中思索着这一来之不易的休息日当如何计划安排。想来秋风送爽,万里无云,这样的好天气做题是最合适不过了。   打开那满是元素符号的化学课本,便开启了这充实的一天。学习是清晨最好的兴奋剂,起初还恍恍惚惚的我很快提起了精神,注意力逐渐集中,而一个个元素和化合物都好像是从课本中蹦出来般,各自找着与自身配对的物质。   俗话说,愈集中精力,时间就过
期刊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近年来,不少关于“老师殴打学生、罚学生跪地写作业”“老师体罚学生跑圈”等类似的报道,不断引发公众的争议。作为中学生的我,在此想说一句:老师,请用好你手中的惩戒。   首先,我认为老师惩戒学生是合情合理的。记得清代一位学者罗振玉曾说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告诉我们,老师永远是你前行路上的良师与益友。老师传业授道解惑,是希望我们能够获取更多
期刊
画家的笔可抵缤纷世界,记者的笔可以揭开真相。鲁迅的笔能化作利剑,插入敌人的胸膛;沈从文的笔能化作山水,温柔故乡的旧时光。余秋雨的笔是历史,余光中的笔是乡愁,毕淑敏的笔是人生,龙应台的笔是关怀。一笔一划画出“黄金屋”,一字一词勾勒“颜如玉”。   笔尖划过纸张,刻下思想的痕迹;同样划过我们心田,印出斑驳的年华。  名家经典  炊烟里的父爱  [新加坡]尤 今  对食物,父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骨髓
期刊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精魂。发扬光荣传统,传承英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我们对英雄最好的纪念。   英雄,即孔子所曰杀身求仁者,孟子所云舍生取义者,司马迁所述死得重于泰山者。在我看来,英雄是在祖国生死存亡时,挺身而出、毁家纾难、守护祖国大好河山的侠者。常言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面对蒙
期刊
溜走的时光如水般清澈,倒映着两个背靠背的身影,那是我和你。   时光的清风带走了我们懵懂的童年,击碎了我们背靠背到老的美梦。蓦然回首,泪悄然在我含笑的脸庞上划过美丽的弧线,让我不禁留恋往日与你背靠背的快乐。   曾经,我们背靠背,在见证我们相识的槐树下静静地坐着。   柔和的阳光洒在你我身上,我们闭着眼睛,享受着周围的宁静。夏日的清风吹来,拂过你我稚嫩的脸颊,吹落了槐樹枯黄的叶子。那一刻,你唱起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