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便是非证券化的民间高利贷,如果是在一个健全理性的体制下被管理,那本身并没有道德上的劣势。金融的本意就是通过调控资金价格,把钱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证券市场比较令人心寒的一点,就是什么东西跌得惨了,就会有人说它坏话、传它谣言。今年夏天的债市,就是这么个倒霉蛋儿。倒霉蛋儿们不怕正常的抛售,但是不能接受歧视和误导。我看到网上有某知名股票基金经理的一段微博,大意是世界上只有人靠投资股票致富,但没有人是靠投资高利贷发财的,因为股票跌了,只要熬得住,以后还能涨回去,但高利贷的债务人如果破产,投资就全部泡汤了,再也没法翻本。
这种带有歧视性的评论,是很让我们债市中人拍案而起的。愤慨的理由,并不是单纯的投资观点之争,而是那些人有意混淆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差别,一来很容易误导个人投资者,把他们的辛苦血汗钱进行不合理的分配;二来说得更深远些,一味地歧视高利贷的债权人,却同情借高利贷后违约逃债的人,或把金融风险的首恶归咎于放贷者,而不是借贷者乃至整个金融体制,这是我们具有悠久历史的恶劣偏见。
要知道,股权投资遭遇下跌和债权投资遭受违约,这两种损失,在商业伦理上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前者股权投资者等于是企业大股东成了一家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本该与企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后者是本不是一家人的债权人被一同拖下水遭难。又好比前者是某人重病卧床,但是还负有做人的基本义务,后者却是一死百了,没有义务但也永远失去了所有的权益。
所以,股票大跌是常见的,债券违约是罕见的。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和经济体,投资债券的风险肯定比股票小,甚至投资高利贷的风险也应该比股票小(当然你不能拿投资小商贩的高利贷和投资国有银行股票的风险进行不平等的对比)。
9月底是债市最恐慌的时候,交易所里可以找到20个以上税后收益率超过8%的城投债或房地产债,期限大约5年。而5年的国债收益率只有3.7%。如果我们投资于上述高收益的20个债券,即便在购买后立即出现20%的破产,剩下的80%的高息债券在五年后依然可以达到投资于国债的相同收益。换言之,9月底的债券价格,隐含意思是投资者认为未来五年会有近20%的城投债无法偿还其发行的债务,而且这些债中大部分评级超过AA。
AA级的债券如果出现20%的违约,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从来都没遇到过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过去三十年也没碰到过。如果碰到这样的经济环境,投资股票的亏损难道只有20%吗?买债券的人去担心20%的违约率,好比躺在心脏病重症病房,却烦恼自己长了牛皮癣;又好比遭遇了8级地震,还在担心阳台上的花盆会不会碎。
即便是非证券化的民间高利贷,如果是在一个健全理性的体制下被管理,那本身并没有道德上的劣势。金融的本意就是通过调控资金价格,把钱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高利贷的风险,在有效市场中会被其高收益合理地弥补。高利贷和经济诈骗不要画等号。借了高利贷的人如果还不出,不能向国外一逃了之,更不是继续过着奢华生活,借新钱还旧钱。
国外金融市场里,靠高息垃圾债券发财的案例比比皆是。国庆后,交易所债券和封闭式债基的井喷式反弹,也正是经济降温期金融市场的正常现象。尤其是高息信用债,好戏应该还没收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相比较而言,债券市场的发展整体上还是比较缓慢的,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方面的发挥还是远远不够。债券市场,还大有可为。
证券市场比较令人心寒的一点,就是什么东西跌得惨了,就会有人说它坏话、传它谣言。今年夏天的债市,就是这么个倒霉蛋儿。倒霉蛋儿们不怕正常的抛售,但是不能接受歧视和误导。我看到网上有某知名股票基金经理的一段微博,大意是世界上只有人靠投资股票致富,但没有人是靠投资高利贷发财的,因为股票跌了,只要熬得住,以后还能涨回去,但高利贷的债务人如果破产,投资就全部泡汤了,再也没法翻本。
这种带有歧视性的评论,是很让我们债市中人拍案而起的。愤慨的理由,并不是单纯的投资观点之争,而是那些人有意混淆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差别,一来很容易误导个人投资者,把他们的辛苦血汗钱进行不合理的分配;二来说得更深远些,一味地歧视高利贷的债权人,却同情借高利贷后违约逃债的人,或把金融风险的首恶归咎于放贷者,而不是借贷者乃至整个金融体制,这是我们具有悠久历史的恶劣偏见。
要知道,股权投资遭遇下跌和债权投资遭受违约,这两种损失,在商业伦理上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前者股权投资者等于是企业大股东成了一家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本该与企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后者是本不是一家人的债权人被一同拖下水遭难。又好比前者是某人重病卧床,但是还负有做人的基本义务,后者却是一死百了,没有义务但也永远失去了所有的权益。
所以,股票大跌是常见的,债券违约是罕见的。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和经济体,投资债券的风险肯定比股票小,甚至投资高利贷的风险也应该比股票小(当然你不能拿投资小商贩的高利贷和投资国有银行股票的风险进行不平等的对比)。
9月底是债市最恐慌的时候,交易所里可以找到20个以上税后收益率超过8%的城投债或房地产债,期限大约5年。而5年的国债收益率只有3.7%。如果我们投资于上述高收益的20个债券,即便在购买后立即出现20%的破产,剩下的80%的高息债券在五年后依然可以达到投资于国债的相同收益。换言之,9月底的债券价格,隐含意思是投资者认为未来五年会有近20%的城投债无法偿还其发行的债务,而且这些债中大部分评级超过AA。
AA级的债券如果出现20%的违约,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从来都没遇到过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过去三十年也没碰到过。如果碰到这样的经济环境,投资股票的亏损难道只有20%吗?买债券的人去担心20%的违约率,好比躺在心脏病重症病房,却烦恼自己长了牛皮癣;又好比遭遇了8级地震,还在担心阳台上的花盆会不会碎。
即便是非证券化的民间高利贷,如果是在一个健全理性的体制下被管理,那本身并没有道德上的劣势。金融的本意就是通过调控资金价格,把钱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高利贷的风险,在有效市场中会被其高收益合理地弥补。高利贷和经济诈骗不要画等号。借了高利贷的人如果还不出,不能向国外一逃了之,更不是继续过着奢华生活,借新钱还旧钱。
国外金融市场里,靠高息垃圾债券发财的案例比比皆是。国庆后,交易所债券和封闭式债基的井喷式反弹,也正是经济降温期金融市场的正常现象。尤其是高息信用债,好戏应该还没收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相比较而言,债券市场的发展整体上还是比较缓慢的,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方面的发挥还是远远不够。债券市场,还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