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我的邻里乡亲》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三课。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邻居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邻里之间同龄的小孩还会经常在一起写作业、玩耍。但由于城市人居住条件的改善,客观上造成了邻里间的交往减少,学生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还缺乏切身的体会。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课件一:播放“危难时刻邻里帮”视频,学生感受邻里互助重要性。)
师:孩子们,假如你就是这个悬在6楼窗外的5岁男孩,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会害怕。
生:我会很紧张。
师:是啊,别说一个5岁孩子,就算是一个大人,此刻也难免惊慌失措!
师:假如你就是这个得知消息,飞奔回来的孩子妈妈,你会想些什么?
生:我很后悔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会很紧张,害怕他掉下来。
师:孩子摇摇欲坠,妈妈心急如焚,警察还在路上,生死关头,能靠的只有谁啦?
生:邻居!
师:是啊,假如你就是这个正在奋力砸门要冲进去的邻居叔叔,当时你想的会是什么?
生:我要快点砸开门,把孩子救上来!
师:好一个救人心切的邻居叔叔啊!正是有了这些齐心协力的邻居,孩子才获救了!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孩子的亲戚不来帮忙呢?
学生思考。
生:可能住的远,来不及。
师:是啊,连警察叔叔都还没赶过来呢!这让老师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板书:远亲不如近邻)。
片段二:
(课件二:播放微电影《蜡烛》,小男孩问:“姐姐,你家有蜡烛吗?”时停止。)
师:猜猜看,这个小男孩是来干什么的?
生:借蜡烛。
师:假如你是大姐姐,你会借给他吗?
生:会!
师:那现在咱们看看,大姐姐有没有借给他?(接着播放微电影《蜡烛》)
师:没想到吧?
生点头,大呼没想到。
师:你觉得哪位邻居做得好?
生:小男孩妈妈。
师:好在哪里?
生:关心新邻居。
师:你觉得大姐姐以后会怎么做?
生:小男孩再来借东西时,一定会借给他。
师:老师也赞同你的看法,毕竟,邻里间是需要互相帮助的,你帮助邻居越多,你得到邻居的帮助也就越多,这样,我们才能——“远亲不如近邻”!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整合课程资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某种现象,要让他们判断它的好与不好,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以达到好的效果,若通过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就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学生对邻里之间关系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仅仅知道要和邻居搞好关系,却不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因此我在教学《我的邻里乡亲》时,给教学课件中插入了了一段“危难时刻邻里帮”的新闻视频,讲的是江苏丹阳一个五岁男孩,晚上家中无人,独自爬出窗外,悬在六楼窗沿,小区邻居合力救助,楼下铺开棉被,三位邻居叔叔破门而入,在警察赶来之前,孩子已被邻居成功救出的真人真事。这一课件的运用,拉近了学生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远亲不如近邻”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选取鲜活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思想品德教学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在课堂生活中呈现出来,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重温生活体验。
这节课的进行中,我播放了一段片名为《蜡烛》微电影,这段电影讲的是,一位大姐姐刚搬来新家,就遭遇停电,当她找出蜡烛的时候,邻居小男孩来了,他问:“大姐姐,你有蜡烛吗?”此时我按了暂停键,问学生们:“你们觉得小男孩是来干什么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借蜡烛。”我接着问:“如果你是大姐姐,你会借吗?”“会!”“那你们说大姐姐会借吗?”孩子们以善意揣测善意,回答得很齐:“会!”接下来播放的视频出乎学生们的预料:大姐姐担心小男孩家总来借东西,所以说自己没蜡烛,而小男孩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我就知道你没有,妈妈让我来送蜡烛!”这样的结局引发了学生们的真切思考:邻里之间到底应该怎么相处,才能“远亲不如近邻”?道德离不开日常生活事实,由于我所选取的是鲜活的生活案例,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就显得更加深刻。
(三)创设有感召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正确行为动机
在本节课快结束时,我运用教学媒体,把邻里之间和睦关系通过相关图片展示来创设情境,总结归纳:“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把搀扶……就能让邻里间亲密起来,孩子们,邻里互助传温情,社会互助传大爱!”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将“导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落实了品德课行为目标的有效实现。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生活的延续,本节课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加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整合运用,使学生更好地懂得,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不仅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幸福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原本枯燥无味的品德课变得丰富生动,这样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认知水平。
(作者单位:烟台市福山区西关小学)
《我的邻里乡亲》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三课。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邻居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邻里之间同龄的小孩还会经常在一起写作业、玩耍。但由于城市人居住条件的改善,客观上造成了邻里间的交往减少,学生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还缺乏切身的体会。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课件一:播放“危难时刻邻里帮”视频,学生感受邻里互助重要性。)
师:孩子们,假如你就是这个悬在6楼窗外的5岁男孩,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会害怕。
生:我会很紧张。
师:是啊,别说一个5岁孩子,就算是一个大人,此刻也难免惊慌失措!
师:假如你就是这个得知消息,飞奔回来的孩子妈妈,你会想些什么?
生:我很后悔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会很紧张,害怕他掉下来。
师:孩子摇摇欲坠,妈妈心急如焚,警察还在路上,生死关头,能靠的只有谁啦?
生:邻居!
师:是啊,假如你就是这个正在奋力砸门要冲进去的邻居叔叔,当时你想的会是什么?
生:我要快点砸开门,把孩子救上来!
师:好一个救人心切的邻居叔叔啊!正是有了这些齐心协力的邻居,孩子才获救了!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孩子的亲戚不来帮忙呢?
学生思考。
生:可能住的远,来不及。
师:是啊,连警察叔叔都还没赶过来呢!这让老师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板书:远亲不如近邻)。
片段二:
(课件二:播放微电影《蜡烛》,小男孩问:“姐姐,你家有蜡烛吗?”时停止。)
师:猜猜看,这个小男孩是来干什么的?
生:借蜡烛。
师:假如你是大姐姐,你会借给他吗?
生:会!
师:那现在咱们看看,大姐姐有没有借给他?(接着播放微电影《蜡烛》)
师:没想到吧?
生点头,大呼没想到。
师:你觉得哪位邻居做得好?
生:小男孩妈妈。
师:好在哪里?
生:关心新邻居。
师:你觉得大姐姐以后会怎么做?
生:小男孩再来借东西时,一定会借给他。
师:老师也赞同你的看法,毕竟,邻里间是需要互相帮助的,你帮助邻居越多,你得到邻居的帮助也就越多,这样,我们才能——“远亲不如近邻”!
三、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整合课程资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某种现象,要让他们判断它的好与不好,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以达到好的效果,若通过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就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学生对邻里之间关系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仅仅知道要和邻居搞好关系,却不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因此我在教学《我的邻里乡亲》时,给教学课件中插入了了一段“危难时刻邻里帮”的新闻视频,讲的是江苏丹阳一个五岁男孩,晚上家中无人,独自爬出窗外,悬在六楼窗沿,小区邻居合力救助,楼下铺开棉被,三位邻居叔叔破门而入,在警察赶来之前,孩子已被邻居成功救出的真人真事。这一课件的运用,拉近了学生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远亲不如近邻”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选取鲜活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思想品德教学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在课堂生活中呈现出来,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重温生活体验。
这节课的进行中,我播放了一段片名为《蜡烛》微电影,这段电影讲的是,一位大姐姐刚搬来新家,就遭遇停电,当她找出蜡烛的时候,邻居小男孩来了,他问:“大姐姐,你有蜡烛吗?”此时我按了暂停键,问学生们:“你们觉得小男孩是来干什么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借蜡烛。”我接着问:“如果你是大姐姐,你会借吗?”“会!”“那你们说大姐姐会借吗?”孩子们以善意揣测善意,回答得很齐:“会!”接下来播放的视频出乎学生们的预料:大姐姐担心小男孩家总来借东西,所以说自己没蜡烛,而小男孩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我就知道你没有,妈妈让我来送蜡烛!”这样的结局引发了学生们的真切思考:邻里之间到底应该怎么相处,才能“远亲不如近邻”?道德离不开日常生活事实,由于我所选取的是鲜活的生活案例,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就显得更加深刻。
(三)创设有感召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正确行为动机
在本节课快结束时,我运用教学媒体,把邻里之间和睦关系通过相关图片展示来创设情境,总结归纳:“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把搀扶……就能让邻里间亲密起来,孩子们,邻里互助传温情,社会互助传大爱!”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将“导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落实了品德课行为目标的有效实现。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生活的延续,本节课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加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整合运用,使学生更好地懂得,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不仅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幸福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原本枯燥无味的品德课变得丰富生动,这样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认知水平。
(作者单位:烟台市福山区西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