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d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词是“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普通高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猜测、判断、证明、运算、检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些要求不仅符合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数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著名数学家怀特海曾说:“数学就是对于模式的研究”。数学模型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问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我们的数学教學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前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个数学模型和怎样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由此,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某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数学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构建数学建模意识的基本途径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生内部的创新意识挖掘出来,加以培养,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核心 。
  (1)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创新意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数学历史上的许多问题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可以将要讲得内容进行课前问题情景创设,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数列的加法一课中可以先提问“1+2+……+99+100=?”这道简单的计算题是否有快捷的运算方法,令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这个数列有哪些特点,之后再引入数列加法公式的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关于数学知识的情境创设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了。
  (2)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探究活动情景,能使学生亲历了知识的生长,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后就可以更深一步的去培养学生创新型意识。李允法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文中就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努力,赞扬他们自己思考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欲望。其次要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给学生发表自己言论的时间,还要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使他们亲身体验“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切入点很多:当用常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应教授学生及时改变思路,另选突破口,切忌在原方法上徘徊。否则难以使思维发生质的飞跃,也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从开发智能、培养能力这一目标着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平时教学中注意总结解题规律,一题多解,运用多种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知识反思意识。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反思,有反思才能有疑问,有质疑才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
  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学思想方法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这就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将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提取出来,从而将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显化”。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进行反思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反思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结归纳学习或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概括出数学思想方法,从已知中寻找未知,从中未知中寻找规律,在规律中积极反思,这样才能巩固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其他文献
摘要:本课题研究主要是把学校作为花灯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坚实堡垒,通过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结果及其经验、问题、发展走向等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并借助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逐步完善我校校本课程:独山花灯开发的理论与实验工作思路,探索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独山花灯进校园和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研究策略及课程管理的新模式,通过研究,开发独山花灯进校园校本课程,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转换角色,自主决定课程,促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主任是有着特殊身份的,也是有着繁重任务的角色,笔者就如何当好一个形同父母、身兼心理医生及其师长的多重角色的“大杂家”——班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点滴经验。  关键词:大杂家 父母 心理医生 师长  毕业至今,连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凭着几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我给班主任取了个名字——大杂家。取这个名字的灵感是在一次电视访谈节
期刊
翻转课堂与“微课”正在进入众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改实验,对于促进教育方式变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所说“微课”(微课程),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段“微视频”作为一段学习材料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或者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扶手,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完
期刊
摘要:隐性课程不是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而是体现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之中。它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对英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隐性课程 物质情境 文化情境 人际情境  学校课程可分为两大类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而编制的,
期刊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怎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呢?我认为,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怡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途径。  一、厘清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期刊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下面一些尝试。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 课堂活动教学 关注现实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学会学习。但是,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认为历史是副科,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学习态度
期刊
在初中阶段,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是两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其相关知识及其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解决办法,因此我们通过两者的类比复习,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应用和掌握。下面就从各个方面来看一下。  首先从定义来比较,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通过线段的中點,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它分线段为两条相等的线段。如图1,表示为:AB=2AC=2BC。角的平分线:从角的顶点出发,把
期刊
教育这一部门白成立至今,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就是因为,其能够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任务,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介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深挖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给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数学具有内容上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
期刊
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见”,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美文来。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写作境界呢?  一、打破思维局限  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總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纵观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的写作技能的培养往往被忽略或者淡化。这是因为不少小学英语教师认为,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没有能力用英语写作。所以,教师更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对写的教学安排很少,只有在高年级的单元测试或者期末考试前才重视写作,而且缺乏对学生有效的写作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