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视引领电视受众回归主流文化

来源 :市场观察·广告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大的经济环境与电视业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使得许多电视台纷纷调整自己的步伐,众多省级电视台不约而同地实行了或张扬或低调的改版。在众多改版的省级卫视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以“人文天下”为定位的陕西卫视。2009年春天,陕西卫视在电视媒体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出了一大步,将陕西卫视独家广告代理权授予了北京瀚唐悦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并在短短的两个月后迅速推出了新的形象包装和节目。
  纵观各大省级卫视,大多在追逐时下的流行元素作为改版依据,而陕西卫视在完全进入市场化运营后,却仍然坚持“人文”理念,看似不合时宜,可仔细思考,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陕西卫视此举实是抓住了电视受众心理,是对主流文化回归的倡导。
  “营销之父”菲利普 科特勒(Philip Kotler)曾指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政策、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多方面影响。陕西卫视“人文天下”的定位正与这诸多因素所影响的消费者行为相契合。
  
  政策导向偏向文化
  电视荧幕近年刮起一阵娱乐风暴,可惜广电总局一纸令下,不但限制了娱乐选秀节目播出的长度、时间和形式,也封锁了手机短信这一巨大的利益出口。它们立时缺少了最核心的元素之一,受众投入与付出的减少,自然使其参与的狂热与忠诚度随之降低。
  电视媒体最吸引受众的产品出现了问题,就如“秦失其鹿、群雄逐之”,于是各大电视媒体纷纷改版寻找最能打动受众的产品形式。陕西卫视在其中算是独树一帜,高擎“人文天下”的大旗,主打文化概念,以其文化大省的地域优势加入到了本次改版大战之中。
  陕西卫视的《开坛》栏目可谓是文化栏目中的佼佼者,将传统文化、时事话题、社会现象通过深入浅出的评论来与观众共同思考和讨论,《开坛》中既有中华历史数千年文明的传承,又有对当下现象的评论,极具深度与广度,表现形式活泼,是同类节目中难得的精品,在开播七年来获得了众多的奖项,美誉度很高。但独木不成林,陕西卫视随后推出的节目,都坚守了“人文”风骨,在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现代性培养上做出自己的努力。
  
  社会发展趋势
  引领主流文化回归
  在国外,信息的传递与知识的普及是一个主流媒体所承载的基本责任,面对公众的主流文化的缺失是社会主流媒体的失察与失职。在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主流文化是完全普及与开放的,它不属于某个特权阶层,而是属于大众的。在美国,从一位生活在纽约贫民窟布鲁克林街区从未受过教育的老妪口中说出莎士比亚和尼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你却无法想象北京街头两个农民工张口老庄、闭口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对话场面。
  我国大部分主流文化仅仅流通于少数的社会精英,这种现象必然会在社会的整体进步中所消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在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的积累后,公众精神世界的空虚不是简单的喧嚣、吵闹与煽情所能填补,而更多地将会表现在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望,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必须要承担起普及公众教育的部分职责。
  陕西卫视正适时宜地打出了“文化”牌,改版后不但保留了《开坛》栏目,还加入了将奇闻轶事融合文化与生活的《天下奇谭》栏目和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帮助观众解决切身问题的《见招拆招》栏目。
  本次陕西卫视改版的同时提出了“与时偕行”,从两个作为一系列后续改版动作的探空气球的栏目就可以看出其运营团队的用心和对市场的深入研究。陕西卫视的“人文天下”不是去玩曲高和寡、自说白话的风雅,而是将历史和传统文化以适合现代的方式传承,将厚重的历史感和磅礴大气的中华文明融入到生活中去,更多地契合大部分观众的需求。
  
  经济环境迫使受众关注文化
  与历次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广,影响程度大,必然给我国的传媒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危机中往往蕴藏着巨大机遇。在国内电视节目市场,不少城市的观众收视时间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春节过后,更多的观众选择下班后直接回家,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
  然而,近年电视媒体过分的娱乐化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各大媒体通过娱乐节目的附属产品圈钱,也让娱乐不再免费。免费的文化与消费的娱乐相比较,在这个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提升自我能力与学识成为了媒体受众的首要需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也就造成了媒体受众向文化的偏移。
  陕西卫视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适时改版,在这个娱乐需要消费的时代,打出“人文”理念,《见招拆招》和《天下奇谭》栏目贴近生活自然会成为普通大众的首选, 《开坛》的高端与知识性自然可以网罗大部分社会中坚群体。尤其是极具人文关怀的《见招拆招》这种切实关心观众,对人生、对生活都具有指导性价值的日播栏目,既能满足大部分观众的需求,又能够在寒冷的经济环境中为观众送去安慰,极易受到电视受众的关注和喜爱。
  在一片娱乐声中,陕西卫视能够独树一帜,以“人文”为主题,不但可以找到与其主题相契合的受众,更能够吸引到那些从娱乐转移至文化的受众。而在电视行业整体回暖时,陕西卫视推出新形象、新节目能够最高效地提升其知名度,在短时间内聚合受众,增加受众的忠诚度。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中间阶层必然迅速增加,中坚阶层又称中产阶级,他们是社会学意义上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职业特征、自我感知等趋向及社会评价与认同一致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稳定的收入。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官员曾指出,我国中坚阶层在2010年将达到2亿。
  我国中坚阶层的迅速发展壮大,是社会繁荣稳定的标志和保障。另一方面,中国中坚阶层的崛起,必然会引发消费市场,当然也包括传媒消费市场的巨大变化。因此,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中国传媒业都应高度关注迅速成长的中间阶层。
  陕西卫视在之前进行的包括CTR和CSM在内的多次收视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内地所有卫视频道的受众中,陕西卫视的受众群体教育水平居全国第一。陕西卫视的文化水准受认可程度自不待言,改版前多个文化精品栏目如《开坛》、《秦之声》等也受到广泛赞誉。
  陕西卫视改版后在保留其精品栏目的同时,推出一列新的栏目。虽然不可能包罗万象,却因为陕西卫视所树立的“人文天下”的品牌差异化,令电视受众形成首选记忆,在提及文化频道时,极易让电视受众首先联想到陕西卫视。在竞争远未达到饱和状态的电视媒体文化领域,陕西卫视的“人文”品牌自然也会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认同和首选。陕西卫视的文化话语权优势
  地处三秦大地的陕西卫视具有其丰厚的文化优势,以“人文天下”为定位,更是将其地域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全国电视观众的文化差异极小,文化的统一使主打“人文”理念的陕西卫视能够毫无地域和文化障碍地进入全国各地,更为其本次改版所倡导的“中国化元素、国际化表达”放眼世界的未来战略做出最好的铺垫。
  陕西卫视以“人文”立台,在以国际化的包装推向市场,其核心竞争力表现为陕西卫视独特性的内部资源。它既包含了陕西丰富的人文资源、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还包括与专业的媒体公司——北京瀚唐悦奕联手后带来的媒体运营经验的优势和能力。从这两方面来看,陕西卫视的内部资源和外部优势都具有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都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杰罗姆·麦卡锡(Jerome Mc-Carthy)说:“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整个企业活动就是营销。”而陕西卫视的“人文天下”的出处“关乎天时,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老祖宗在《易经》中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