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广告遭遇新闻后,一方面促使各种新闻式广告、隐性广告等大量软广告的盛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新闻炒作之风的兴起。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肯定软广告和炒作新闻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广告 新闻 软广告 炒作新闻
一、广告与新闻
什么是广告?广告就是由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广告代理,运用媒体劝说公众的一种信息传递活动,以期达到某种传播效果。那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广告和新闻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事物,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注意力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为了争夺大众的眼球,两者越走越近,有时候甚至让大家分不清彼此了。当广告遭遇新闻后,一方面促使各种新闻式广告、隐性广告等大量软广告的盛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新闻炒作之风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早期媒体那种“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职责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对各类新闻信息的需求。从早期的报纸、广播、电视,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各种媒体都在尽可能多地向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以期满足受众,吸引受众。受众的地位空前提高,由被教育、引导的对象变成了需要迎合、取悦的“上帝”。
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了,追逐利益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扩大产品销售、赢得市场认同和树立企业品牌,企业开始利用各类媒体为自身以及产品做宣传,做广告,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当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为广告而广告的硬广告在对受众狂轰烂炸后不再吸引受众时,商家便开始向新的宣传策略转移注意力,这时候广告和新闻便走到了一起。
二、软广告无处不在
软广告,相对于硬广告而言,是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软文广告就是用较少的投入,吸引潜在消费者的眼球,增强产品的销售力,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在软文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达到产品的策略性战术目的,引导消费群的购买。通常采用新闻报道、活动赞助等大众较能接受的方式。
软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打开报纸常常会在众多新闻中发现一些看似新闻,仔细阅读后发现是广告的软文,让读者防不胜防。还有一些整版都是某某企业或者单位自吹自擂的文字和图片,里面的内容都是用新闻的形式采写,被冠以新闻的名义,实则却是新闻意义上的信息垃圾;电波里各种医院、医疗、药品、保健品的广告以专家咨询、专家现场接听热线为患者答疑释惑等软广告的形式播出,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打开收音机,一听就知道是卖药的。网络中的那些看似新闻的广告,每次点开一条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的却是满页跳动着产品信息的广告,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三、炒作新闻日盛
“炒作”一词一直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词语,不少人将炒作等同于夸张、渲染、庸俗、低级趣味甚至弄虚作假,一些新闻理论界的专业人士也将所有炒作斥为“新闻的异化”。但“炒作”不可否认也是近年来中国新闻界和商业界最为流行的词汇。笔者认为“炒作”也是广告遭遇新闻之后的产物。为广告而广告、为直接的促销而广告是最低层次的广告理念,以未来、品牌为前提的广告行为,除了完成吸引注意力的基本目标之外,还需要建立与受众之间的信任感,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引领消费时尚的领袖感。当传统的广告吸引不了受众的注意力时,他们便开始有预谋地制造一些新闻点,让媒体主动介入去给他们做宣传。这种免费的广告,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用,还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炒作之风日盛。一个人、一件事能进入新闻视野,并被炒作起来,如果没有独特的品质,没有标新立异的吸引大众的方式,没有与受众感觉之间产生兴奋的契合点,是无法强有力地进入媒体视野,进而引起炒作,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歌星一般在炒作之后,会推出自己的新专辑;作家在炒作之后,会推出自己的新书;影星则会推出自己新拍的电影或电视剧;而厂家则会推出不被大家熟知的新产品……其实这样看起来,炒作就是高明的广告,只不过是借用新闻的手段为自己免费宣传罢了。像炒得沸沸扬扬的“张钰事件”、“黄健翔事件”、“饶颖事件”……没有无缘无故的新闻,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预谋性的目的,尤其是娱乐界。不能否认,越来越多的娱乐界、演艺界人士开始主动制造“兴奋点”炒作自己的作品,以获得商业利益,甚至有人戏称:“如果哪一阵关于张艺谋的新闻特别多,你就要留意了,他又准备用一个新片子掏你的腰包了!”
四、结语
究其原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传播手段也日益丰富,注意力开始分散,成了媒体和商家追逐的对象;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特别是报纸,广告是其最重要的利益来源,没有了广告,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石。在传统广告越来越不能吸引受众时,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做一些软广告,竞争的加剧使媒体感到生存的压力,有时候会主动介入帮助商家出谋划策,达到盈利的目的。
不管是软广告,还是炒作,不能否认它们在我们的信息选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你看到一条新闻,难道还要想想它是不是在炒作?是不是在为哪个商家做广告?存在既是合理,笔者认为,软广告和炒作性新闻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尤其是炒作,其魅力和影响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现代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不约而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剑美,唐朝华. 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责任编辑:白 洁
关键词:广告 新闻 软广告 炒作新闻
一、广告与新闻
什么是广告?广告就是由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广告代理,运用媒体劝说公众的一种信息传递活动,以期达到某种传播效果。那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广告和新闻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事物,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注意力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为了争夺大众的眼球,两者越走越近,有时候甚至让大家分不清彼此了。当广告遭遇新闻后,一方面促使各种新闻式广告、隐性广告等大量软广告的盛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新闻炒作之风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早期媒体那种“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职责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对各类新闻信息的需求。从早期的报纸、广播、电视,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各种媒体都在尽可能多地向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以期满足受众,吸引受众。受众的地位空前提高,由被教育、引导的对象变成了需要迎合、取悦的“上帝”。
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了,追逐利益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扩大产品销售、赢得市场认同和树立企业品牌,企业开始利用各类媒体为自身以及产品做宣传,做广告,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当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为广告而广告的硬广告在对受众狂轰烂炸后不再吸引受众时,商家便开始向新的宣传策略转移注意力,这时候广告和新闻便走到了一起。
二、软广告无处不在
软广告,相对于硬广告而言,是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软文广告就是用较少的投入,吸引潜在消费者的眼球,增强产品的销售力,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在软文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达到产品的策略性战术目的,引导消费群的购买。通常采用新闻报道、活动赞助等大众较能接受的方式。
软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打开报纸常常会在众多新闻中发现一些看似新闻,仔细阅读后发现是广告的软文,让读者防不胜防。还有一些整版都是某某企业或者单位自吹自擂的文字和图片,里面的内容都是用新闻的形式采写,被冠以新闻的名义,实则却是新闻意义上的信息垃圾;电波里各种医院、医疗、药品、保健品的广告以专家咨询、专家现场接听热线为患者答疑释惑等软广告的形式播出,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打开收音机,一听就知道是卖药的。网络中的那些看似新闻的广告,每次点开一条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的却是满页跳动着产品信息的广告,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三、炒作新闻日盛
“炒作”一词一直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词语,不少人将炒作等同于夸张、渲染、庸俗、低级趣味甚至弄虚作假,一些新闻理论界的专业人士也将所有炒作斥为“新闻的异化”。但“炒作”不可否认也是近年来中国新闻界和商业界最为流行的词汇。笔者认为“炒作”也是广告遭遇新闻之后的产物。为广告而广告、为直接的促销而广告是最低层次的广告理念,以未来、品牌为前提的广告行为,除了完成吸引注意力的基本目标之外,还需要建立与受众之间的信任感,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引领消费时尚的领袖感。当传统的广告吸引不了受众的注意力时,他们便开始有预谋地制造一些新闻点,让媒体主动介入去给他们做宣传。这种免费的广告,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用,还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炒作之风日盛。一个人、一件事能进入新闻视野,并被炒作起来,如果没有独特的品质,没有标新立异的吸引大众的方式,没有与受众感觉之间产生兴奋的契合点,是无法强有力地进入媒体视野,进而引起炒作,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歌星一般在炒作之后,会推出自己的新专辑;作家在炒作之后,会推出自己的新书;影星则会推出自己新拍的电影或电视剧;而厂家则会推出不被大家熟知的新产品……其实这样看起来,炒作就是高明的广告,只不过是借用新闻的手段为自己免费宣传罢了。像炒得沸沸扬扬的“张钰事件”、“黄健翔事件”、“饶颖事件”……没有无缘无故的新闻,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预谋性的目的,尤其是娱乐界。不能否认,越来越多的娱乐界、演艺界人士开始主动制造“兴奋点”炒作自己的作品,以获得商业利益,甚至有人戏称:“如果哪一阵关于张艺谋的新闻特别多,你就要留意了,他又准备用一个新片子掏你的腰包了!”
四、结语
究其原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传播手段也日益丰富,注意力开始分散,成了媒体和商家追逐的对象;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特别是报纸,广告是其最重要的利益来源,没有了广告,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石。在传统广告越来越不能吸引受众时,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做一些软广告,竞争的加剧使媒体感到生存的压力,有时候会主动介入帮助商家出谋划策,达到盈利的目的。
不管是软广告,还是炒作,不能否认它们在我们的信息选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你看到一条新闻,难道还要想想它是不是在炒作?是不是在为哪个商家做广告?存在既是合理,笔者认为,软广告和炒作性新闻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尤其是炒作,其魅力和影响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现代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不约而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剑美,唐朝华. 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责任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