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再市政化了吗?——欧洲国家的经验及其对转型国家的启示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nyho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挪威等欧洲国家为例,讨论了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演变过程:从19世纪地方政府或慈善组织开始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的高福利国家(国家承担着广泛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与任务),及至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欧盟市场自由化政策的影响,出现了服务提供的私有化浪潮,最近又出现了再市政化的趋势。这样的演变路径对转型国家有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因蔡僚《西清诗话》而引发的“西清诗案”,具有不同于以往文字狱案的新的特征。通过对这起诗案的时间、经过、原因与背景等问题的考察,可见其在政治上是北宋末期把持朝政的新党内部分别以蔡京和王黼为首的两大势力集团之间的一次公开斗争,在文艺上既是当时朝廷对元祜学术、苏黄诗文的持续打压,更是自熙宁变法罢试诗赋以来轻视乃至否定文艺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接受史的角度看,一般人多注重元遗山与李杜、苏黄等大家的关系,而很少留意他与自居易的诗学关联。但实际上,遗山对乐天其人其诗有着深入的解会,他不仅将白乐天视为紧承陶渊明的第一人,而且将白氏与杜甫、苏轼并列,认为他们的后期创作“皆不烦绳削而自合”,属于“技进于道者”。考察元氏的相关诗作,主要表现在对白乐天生活态度的认肯和歌咏、对白体的仿效和词语的袭用、对白诗讽谕精神的继承几大方面。元氏崇白效自的背景因素大致有三,一是同乡之缘导致元对白的亲近和崇仰,二人“五百年”的时间差寓意元对白的自觉承接意识;二是元氏诗学观
"作为规则"与"作为信念"是制度结构的不同面向。这对应了制度的二重性,即在制度稳定期,制度为自变量,作为一种行动规则形塑政治结果;制度动荡期,制度转变为因变量,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反身为政治结果所形塑。制度起源与制度演化构成了制度变迁的链条,将整个过程串联起来的则是活跃于其中的行动者。行动者的政治行为形塑了制度的演化轨迹。较之于路径依赖,制度匹配为我们理解制度如何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章对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它对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文章认为,职权划分和激励结构是影响环境政策执行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中央政府在环境管理上有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但也面临不少无奈。上述分析对外国环境援助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有用。关于中国环境的未来,文章认为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正处于持续变化过程中,长期的走向并不晦暗。趋势已经很明显,信息透明、专家咨询等体制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鉴于已有的命令—控制、互动—妥协、政治动员模式之积弊,以及生态治理中地方机会主义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或隐或现的共容性利益的存在,有必要从结构—行为互动的视角,将协调结构作为自变量、协调行为作为中间变量、协调结果作为因变量,以考察生态治理中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各因素之间的关联,从而建构一个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协调的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协调结构—协调行为—协调结果"分析框架对于透视和理解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政治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发表了范长华先生《清初咏物散曲析探》,此文论述了清初苏州吴江沈门的散曲创作,其中提到沈门的一位散曲作家沈非病,以及他的散曲集“流楚集》。((流楚集》是被清初吴江派曲学家沈自晋等人在《南词新谱》中著录的,曰“沈非病何处楼散曲,曲名《流楚集》”,至于作者籍贯未注明,凌景埏、谢伯阳先生所编的《全清散曲》也语焉不详。
高观国,在南宋中期词坛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关于高观国与陈造之交往,却无人论及。今就笔者所见资料,考述如下。
为借鉴国外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研究比较成熟先进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对国内知识产权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适时地对国外有关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的研究做一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文章经过对检索出的1997~2009年国际知识产权风险投资期刊文献的仔细梳理,甄别出71篇关于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学术研究的文献,对有关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在当前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明代文坛的复古风气极浓,词坛亦不曾独立其外。然而,词坛复古较少受到关注,研究也相对薄弱。实则,词坛的复古痕迹可征。参照诗文复古的轨则,理论的标榜和号召、创作的学习和模拟均是词坛复古的标识。由词的特殊体式所决定,词调选择的倾向性也是复古的重要标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深柳读书堂箚记》六卷,原著录为抄本,不著撰人名氏,著书年代不详。可经核查其他书目,见《贩书偶记》有此书,但著录为稿本、六卷,清人冯登府所著。经仔细核对,文学研究所藏《深柳读书堂箚记》应即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