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强调“以生为本”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生的学习策略。显然,学习策略是从学生有效学习的角度进行研究与讨论的,有效的学习是由有效的学习策略来保障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在诸多指向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中,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得到了课程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教学中也对这两个策略进行了重点思考,并取得了一些收获,在此作浅显的总结。
一、认知策略,指向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
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这些步骤和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优化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认知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认知策略的存在,并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这是学生认知策略形成的关键。
例如,在Using there be(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这一内容中,教材通过“There is a pear/some milk on the table.There is not an orange/any bread on the table.There are some potatoes/some drinks on the table.There are not any cakes/any sweets on the table.Is there a pear/any salt on the table? Are there any vegetables/any snacks on the table?”等句式呈现,让学生形成对there be用法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就面临着两个教学选择:一是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标准用法去重复阅读并记忆,二是让学生对这些用法先进行比较、理解,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显然,后者在认知策略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因为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there be在单、复数的运用中、在肯定与否定句的运用中、在陈述与疑问句的不同情况下,都存在着既相同又相异的地方,而这恰恰是there be的运用在初中英语里最常遇到的情形。在这里,比较方法的运用就是一种认知策略,先比较后总结也是一种认知策略,教师并没有刻意强调这是认知策略,因而可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调控策略,指向学生的英语学习机制
在英语学习中总会有一些未达预期的地方,也总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时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情绪产生,这些情绪对学生的学习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策略即调控策略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个策略的培养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比如上面所举的there be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比较的时候,通常都是按教材呈现的顺序先进行单数形式的肯定与否定句式比较,后进行复数的肯定与否定句式比较,最后进行疑问句式比较。这有认知策略的运用,但是没有调控策略的运用。实际上如果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教师可以进一步作出教学选择:对于优秀的学生,直接提出比较的任务——根据你在前面所学的知识,对there be在不同句式中的运用进行比较,这样这些学生会自主寻找比较的依据,同时具体的句子也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这就是一种自我调控;对于中等生,则可以给出相应的解释,如句子的单复数形式、肯定否定疑问形式等,具体的例子可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对于学困生,则可以利用教材的顺序以及例子。这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调控策略方面的培养就有了更为明显的针对性。
调控策略总体而言是面向英语知识建构困难不大的学生的,因为这部分学生有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策略上面。事实上,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思考英语学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很多时候学生所说的方法就是策略,这是教师要注意的),这就是一种策略意识,教师要多加利用。
三、策略融合,保证学生进入学习佳境
当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都不是独立的,常常是融合运用的。比如上面例子中,对于优秀生和中等生的指导就是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同时在运用,自然也就同时具有了培养两种策略的机会。
初中英语学习要想进入到一种比较好的状态,应当说策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初中学生初步具有了策略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效体验一些策略的运用,是可以让学生形成关于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的一些认识的。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选择是正确的。
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其实都指向学生的学习心理,而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认知策略及调控策略在there be这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阐述了笔者的浅显探索,希望对同行有启发。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
一、认知策略,指向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
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这些步骤和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优化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认知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认知策略的存在,并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这是学生认知策略形成的关键。
例如,在Using there be(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这一内容中,教材通过“There is a pear/some milk on the table.There is not an orange/any bread on the table.There are some potatoes/some drinks on the table.There are not any cakes/any sweets on the table.Is there a pear/any salt on the table? Are there any vegetables/any snacks on the table?”等句式呈现,让学生形成对there be用法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就面临着两个教学选择:一是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标准用法去重复阅读并记忆,二是让学生对这些用法先进行比较、理解,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显然,后者在认知策略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因为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发现there be在单、复数的运用中、在肯定与否定句的运用中、在陈述与疑问句的不同情况下,都存在着既相同又相异的地方,而这恰恰是there be的运用在初中英语里最常遇到的情形。在这里,比较方法的运用就是一种认知策略,先比较后总结也是一种认知策略,教师并没有刻意强调这是认知策略,因而可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调控策略,指向学生的英语学习机制
在英语学习中总会有一些未达预期的地方,也总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时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情绪产生,这些情绪对学生的学习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策略即调控策略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个策略的培养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比如上面所举的there be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比较的时候,通常都是按教材呈现的顺序先进行单数形式的肯定与否定句式比较,后进行复数的肯定与否定句式比较,最后进行疑问句式比较。这有认知策略的运用,但是没有调控策略的运用。实际上如果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教师可以进一步作出教学选择:对于优秀的学生,直接提出比较的任务——根据你在前面所学的知识,对there be在不同句式中的运用进行比较,这样这些学生会自主寻找比较的依据,同时具体的句子也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这就是一种自我调控;对于中等生,则可以给出相应的解释,如句子的单复数形式、肯定否定疑问形式等,具体的例子可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对于学困生,则可以利用教材的顺序以及例子。这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调控策略方面的培养就有了更为明显的针对性。
调控策略总体而言是面向英语知识建构困难不大的学生的,因为这部分学生有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策略上面。事实上,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思考英语学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很多时候学生所说的方法就是策略,这是教师要注意的),这就是一种策略意识,教师要多加利用。
三、策略融合,保证学生进入学习佳境
当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都不是独立的,常常是融合运用的。比如上面例子中,对于优秀生和中等生的指导就是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同时在运用,自然也就同时具有了培养两种策略的机会。
初中英语学习要想进入到一种比较好的状态,应当说策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初中学生初步具有了策略意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效体验一些策略的运用,是可以让学生形成关于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的一些认识的。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选择是正确的。
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其实都指向学生的学习心理,而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认知策略及调控策略在there be这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阐述了笔者的浅显探索,希望对同行有启发。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鹤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