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基础建设项目之一,不只是渗透到了教学、科研和管理中,而是必然会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时也会为师生提供理想的办公、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目前学校在校园网建设中存在前期规划好高骛远,施工各个环节脱节的现象,造成了校园网的投资大,利用率虽高但是效果不好的现象,造成了网络资源的大量浪费。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校园网建设;网络技术
目前高校中的大量工作及教学活动都需要网络来支撑,从前那种没有网络也无所谓的时代已经过去,从而校园网络的稳定、高效、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高校校园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体现在网络带宽不断增加、用户数量不断扩大、用户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提高等方面,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校园网需要不断改造和更新甚至是重新规划和部署。
一、高校校园网需求分析
目前各高校都把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到日程上来,从而使传统的办公方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公与网络联系起来,出现了办公自动化,几乎所有的文件都通过网络下发和上传,而且通过网络将统一的模板下发,由各个系部填写和整理,这样对于各个部门的工作也起到了简化与规范的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办公高效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不对外公开的文件,可能由于黑客的侵入或者职员对于电脑操作的不熟练而导致泄漏;或者由于病毒感染了文件或者职员误删而导致的文件损坏及丢失等等。另外,现在的校园网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收发邮件、网页浏览了,而是逐步转变成为在线视频点播、语音及视频对话等局面。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校园网建设对学校主机房的主设备及各个层次的设备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有更宽的网络来支撑。
而高校校园网建设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分为几个方面的,一是学校方面,由于校园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网络发展的很快,刚刚熟悉和掌握了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很快就又出更新的了,校园网初期的建设都是基于本学校的规模和技术条件,而后期发展成什么规模或者领导重视到什么程度我们全然不知,这就给校园网后期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得校园网初期的建设无法预知后期的趋势,又由于网络硬件设施更新淘汰的太快,使得校园网成为一个虽然“新”,投入也很大却效果不明显的一项工程;另一方面,新建的网络由于工作人员的人数和技术能力有限,使得新建的网络很难甚至无法融入到原有的网络体系;还有就是运营商虽然有很强的技术团队,然而却要根据学校的大小,校园网的投入以及他们自己的回报来安排技术人员,经常是很多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来跟着校园网建设的工程边学边做,这样也给校园网工程的实施增加了难度,本来外来的人员就无法具体知道本校网络的安排和需求,又来的是没有经验的所谓的技术工人,这样一方面给我们校园网路初期的建设增加了难度,也给我们后期的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并同时带给学校更大的浪费!
二、具体工程的实施
(一)物理布局
物理布局的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确定校园网中心机房位置。校园网中心机房是放置校园网最高端的核心设备的地点,是校园网内部网络最终的汇聚点,也是校园网的各个用户与外面网络连接的出口,所以中心机房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校园网的核心。中心机房的位置应该选择距离校园各处的分中心设备距离适中,并靠近网络需求大的节点,方便布线,同时方便做防潮、防晒、防雷工作的地点。二是由中心机房通往校园各处设施线路的铺设。在铺设通往校园各处分中心设备的线路时,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后期建设的融入。一般线路都是铺设在地下,而地下的线路要用钢管保护,避免被腐蚀或者被压断,还要保证通路的畅通,保证后期线路的顺利铺设。线路铺设完成后在需要注明的地方张贴明显标识,防止其他施工造成破坏,并做好详细的路由图,以便日后的维护和线路升级时使用。
(二)网络拓扑
因校园网具有故意管理的要求,故局部拓扑结构为星状,整个网络成树状结构,核心机房相当于树根,教学区、宿舍区、网络中心的汇聚交换机为树干。整体设计遵照网络的三层机构:
1.核心主干网:对整个校园网进行控制管理,以及控制欲外网的链接。为网络的核心。
2.部门级网段:包括教学区、宿舍区、网络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图书馆,通过千兆多模光纤与核心交换机进行连接,受核心交换机的管理,同时此网段对自己的区域具有独自管理控制权。根据自己负责区域的需要,为基层网络提供相关服务和管理。
3.基层网络:采用星型结构,以达到网络结构简单,建网容易,配置灵活,易于扩展的要求。同时各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易于汇集各终端的信息和进行用户间信息交换。
参考文献:
[1]韩 宁.浅议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11(9).
[2]吴 凯.校园网建设思考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8).
(作者简介:姜志远(1981- ),男,吉林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校园网建设;网络技术
目前高校中的大量工作及教学活动都需要网络来支撑,从前那种没有网络也无所谓的时代已经过去,从而校园网络的稳定、高效、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高校校园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体现在网络带宽不断增加、用户数量不断扩大、用户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提高等方面,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校园网需要不断改造和更新甚至是重新规划和部署。
一、高校校园网需求分析
目前各高校都把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到日程上来,从而使传统的办公方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公与网络联系起来,出现了办公自动化,几乎所有的文件都通过网络下发和上传,而且通过网络将统一的模板下发,由各个系部填写和整理,这样对于各个部门的工作也起到了简化与规范的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办公高效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不对外公开的文件,可能由于黑客的侵入或者职员对于电脑操作的不熟练而导致泄漏;或者由于病毒感染了文件或者职员误删而导致的文件损坏及丢失等等。另外,现在的校园网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收发邮件、网页浏览了,而是逐步转变成为在线视频点播、语音及视频对话等局面。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校园网建设对学校主机房的主设备及各个层次的设备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有更宽的网络来支撑。
而高校校园网建设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分为几个方面的,一是学校方面,由于校园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网络发展的很快,刚刚熟悉和掌握了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很快就又出更新的了,校园网初期的建设都是基于本学校的规模和技术条件,而后期发展成什么规模或者领导重视到什么程度我们全然不知,这就给校园网后期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得校园网初期的建设无法预知后期的趋势,又由于网络硬件设施更新淘汰的太快,使得校园网成为一个虽然“新”,投入也很大却效果不明显的一项工程;另一方面,新建的网络由于工作人员的人数和技术能力有限,使得新建的网络很难甚至无法融入到原有的网络体系;还有就是运营商虽然有很强的技术团队,然而却要根据学校的大小,校园网的投入以及他们自己的回报来安排技术人员,经常是很多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来跟着校园网建设的工程边学边做,这样也给校园网工程的实施增加了难度,本来外来的人员就无法具体知道本校网络的安排和需求,又来的是没有经验的所谓的技术工人,这样一方面给我们校园网路初期的建设增加了难度,也给我们后期的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并同时带给学校更大的浪费!
二、具体工程的实施
(一)物理布局
物理布局的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确定校园网中心机房位置。校园网中心机房是放置校园网最高端的核心设备的地点,是校园网内部网络最终的汇聚点,也是校园网的各个用户与外面网络连接的出口,所以中心机房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校园网的核心。中心机房的位置应该选择距离校园各处的分中心设备距离适中,并靠近网络需求大的节点,方便布线,同时方便做防潮、防晒、防雷工作的地点。二是由中心机房通往校园各处设施线路的铺设。在铺设通往校园各处分中心设备的线路时,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后期建设的融入。一般线路都是铺设在地下,而地下的线路要用钢管保护,避免被腐蚀或者被压断,还要保证通路的畅通,保证后期线路的顺利铺设。线路铺设完成后在需要注明的地方张贴明显标识,防止其他施工造成破坏,并做好详细的路由图,以便日后的维护和线路升级时使用。
(二)网络拓扑
因校园网具有故意管理的要求,故局部拓扑结构为星状,整个网络成树状结构,核心机房相当于树根,教学区、宿舍区、网络中心的汇聚交换机为树干。整体设计遵照网络的三层机构:
1.核心主干网:对整个校园网进行控制管理,以及控制欲外网的链接。为网络的核心。
2.部门级网段:包括教学区、宿舍区、网络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图书馆,通过千兆多模光纤与核心交换机进行连接,受核心交换机的管理,同时此网段对自己的区域具有独自管理控制权。根据自己负责区域的需要,为基层网络提供相关服务和管理。
3.基层网络:采用星型结构,以达到网络结构简单,建网容易,配置灵活,易于扩展的要求。同时各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易于汇集各终端的信息和进行用户间信息交换。
参考文献:
[1]韩 宁.浅议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11(9).
[2]吴 凯.校园网建设思考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8).
(作者简介:姜志远(1981- ),男,吉林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