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发展性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用口语交际带活作文,用日记积累作文,用欣赏激活作文,用阅读为作文打好基础,用方法指导作文五个方面来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高年级;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关,每逢写作文,许多学生就象老鼠咬龟——无从下手,要学生写出好文章了,那更难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呢?本人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让日记积累作文
根据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我分析了全套小语教材,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安排的重点训练项目,对照大纲的要求进行了研究。我发现:教材在安排中,从四年级下学期的后半段开始,安排了一个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怎么理解这个项目?我的看法是:除了学习一些技巧、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意识和习惯。把留心观察生活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地、独立地区运用学到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而且,到了高年级,大纲和教材安排了“对事物进行思考、确立中心、谋划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指导观察、集中观察”就被指导思考而取代了。
我又想到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到了高年级的几年,我不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日记中选择材料来写作吗?日记,不就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积累”吗?对学生观察的指导,经历了中年级的“事物外表观察训练”,到了高年级,我不是主要在“对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联想和想象”的训练,促成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上做文章吗?课堂上,我们的指导如果在“加工表象”上下功夫,不就是构思吗?
因而我组织学生写日记,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生活中家长与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是向导.“向导”和“跋涉着”之间在旅途中,发生着许许多多真情挚爱的故事.让孩子们把这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通过每天的批改,适当给予褒贬.(一种用符号:......表示这里真实感人,或用词优美;———表示这里句子有毛病,须修改;“~~”连用表示这种想法做法是错误的;如果整篇日记完整感人,就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写在日记下进行鼓励、表扬,并给一个苹果“⊙”或笑脸;对于一些内容深刻,意义明确的日记或片段进行全班规范评讲,并将它打印出来,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同学用来借鉴、学习;对于某些普遍存在的思想或写作技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为帮助学生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还可以出示些具有提示性的题目.如写实日记《新学期新感受》《难忘的校运会》《一次有意义的安全教育》等等;双休日我布置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科学实验,并写进日记,题材不限,这样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写作时才不至于出现“找米下锅”的无奈局面。
二、让口语交际带活作文
口语交际与习作联系十分密切。有些口语交际有专门的主题且与习作要求保持一致。如,六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习作的要求是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主题高度一致,联系密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之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至,妙笔生花。
其次,口语交际提示性文字十分注重指导,要求比较明确。一般提示语从生活实际或情境引入,如,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生活的启示”,其中一个口语交际的建议是结合名言警句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材先提供了两条不同的座右铭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接着从“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大”,“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宽交际思路,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让学生作文思路活了起来。
当然教师语言的诙谐,关系的融洽,情感的交流,都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本保障。而切切实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正是学生们写好习作的前提条件。
三、让阅读打好作文基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借助阅读活跃大脑,发展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思维力。而中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的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名著之所以生命力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其中有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是的,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会有好的收获。要使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活起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关键在于教者持之以恒的善导、善诱。
【关键词】 高年级;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关,每逢写作文,许多学生就象老鼠咬龟——无从下手,要学生写出好文章了,那更难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呢?本人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让日记积累作文
根据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我分析了全套小语教材,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安排的重点训练项目,对照大纲的要求进行了研究。我发现:教材在安排中,从四年级下学期的后半段开始,安排了一个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怎么理解这个项目?我的看法是:除了学习一些技巧、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意识和习惯。把留心观察生活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地、独立地区运用学到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而且,到了高年级,大纲和教材安排了“对事物进行思考、确立中心、谋划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指导观察、集中观察”就被指导思考而取代了。
我又想到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到了高年级的几年,我不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日记中选择材料来写作吗?日记,不就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积累”吗?对学生观察的指导,经历了中年级的“事物外表观察训练”,到了高年级,我不是主要在“对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联想和想象”的训练,促成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上做文章吗?课堂上,我们的指导如果在“加工表象”上下功夫,不就是构思吗?
因而我组织学生写日记,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生活中家长与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是向导.“向导”和“跋涉着”之间在旅途中,发生着许许多多真情挚爱的故事.让孩子们把这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通过每天的批改,适当给予褒贬.(一种用符号:......表示这里真实感人,或用词优美;———表示这里句子有毛病,须修改;“~~”连用表示这种想法做法是错误的;如果整篇日记完整感人,就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写在日记下进行鼓励、表扬,并给一个苹果“⊙”或笑脸;对于一些内容深刻,意义明确的日记或片段进行全班规范评讲,并将它打印出来,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同学用来借鉴、学习;对于某些普遍存在的思想或写作技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为帮助学生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还可以出示些具有提示性的题目.如写实日记《新学期新感受》《难忘的校运会》《一次有意义的安全教育》等等;双休日我布置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科学实验,并写进日记,题材不限,这样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写作时才不至于出现“找米下锅”的无奈局面。
二、让口语交际带活作文
口语交际与习作联系十分密切。有些口语交际有专门的主题且与习作要求保持一致。如,六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习作的要求是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主题高度一致,联系密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之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至,妙笔生花。
其次,口语交际提示性文字十分注重指导,要求比较明确。一般提示语从生活实际或情境引入,如,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生活的启示”,其中一个口语交际的建议是结合名言警句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材先提供了两条不同的座右铭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接着从“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大”,“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宽交际思路,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让学生作文思路活了起来。
当然教师语言的诙谐,关系的融洽,情感的交流,都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本保障。而切切实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正是学生们写好习作的前提条件。
三、让阅读打好作文基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借助阅读活跃大脑,发展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思维力。而中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的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名著之所以生命力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其中有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是的,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会有好的收获。要使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活起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关键在于教者持之以恒的善导、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