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项目引领的绿色食品专业群建设与实践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食品专业群是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群,入选黑龙江省“双高”项目建设,经过3年的探索与建设,创新了专业群“双元主体、分段培育、交替递进”的“4学段2轮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2334”分方向、多模块、复合型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支由“技能大师、管理精英、创业达人”组成的德技并重、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升级了专业群协同创新平台,多措并举,以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发展。
  关键词:绿色食品;专业群;教学改革
  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近年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学院围绕龙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对接“绿色厨房”打造服务食品加工、检测、营销、管理全产业链条的绿色食品专业集群。专业群以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为引领,以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为支撑,对接“双高”项目建设内涵,经过3年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1 专业群建设背景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制定严格的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强农业生产的源头把控,降低污染,让人们吃的放心、安心。打造中国“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加快推动绿色食品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高品质农畜产品、食品制造和特色饮品业,增加优质食品供给。2017年,学院获批黑龙江省“双高”项目建设单位,绿色食品专业群位列其中,产业的变革与发展为学院绿色食品类专业群的改革与实践带来了契机[1]。
  2 建设目标与思路
  绿色专业群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核心,以食品检测技术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为支撑,依托学院牵头的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黑龙江省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与中国林副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省果蔬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深度融合,探索并实施专业群“双元主体、分段培育、交替递进”的“4学段2轮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类课程、交互递进、岗证融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优质共享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完善和改进“三车间”(乳制品、肉制品、山产品3个生产性车间),建设“两室”(龙江特色食品研发工作室、社区营养工作室),“一中心”(绿色食品分析检测中心),“一坊”(米旗工坊),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技能过硬、专兼结合、互聘互通”的教学队伍,为食品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加工技师”“店面经理”“检测能手”和“膳食管家”。
  3 建设内容
  3.1 对接食品产业质量安全要求提档升级,优化专业布局
  紧密围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部署要求,产教深度融合,精准对接食品产业优质供给、精深加工的发展趋势,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机制,优化绿色食品专业群结构,将原有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升级改造,增加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产品研发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强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着力培养服务食品安全战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2 探索并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创新培养模式
  3.2.1 对接国际标准,探索并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
  广泛调研食品行业产业需求,融入食品产业链,以行业基本规范为基准,引入悉尼协议国际标准范式,深度对接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六双五同”(六双: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带头人、双证融通、双向考核;五同:共同组织招生招工、共同制定教学文件、共同组织教学实施、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同实施技术服务)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制订专业群“双元主体、分段培育、交替递进”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招生招工一体化,为企业精准培养人才[2]。
  3.2.2 校企双元,创新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融入食品产业链,以行业基本规范为基准,深度对接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创新专业群“双元主体、分段培育、交替递进”的“4学段2轮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围绕合作企业中绿色食品加工、质量检测、店面经营、健康管理四大目标工作岗位,基于双主体育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优势的原则,依生产过程设计学徒培养进程,构建“4学段”:第1、2学期为“职业认知学段”;第3学期为“跟岗实践工段”;第4学期为“复合拓展学段”;第5、6学期为“顶岗历练工段”。“2轮回”即校企学段、工段两轮交替,见图1。
  3.3 课证融通,重构专业群“2334”分方向、多模块、复合型课程体系
  将“食品合规管理”“粮农食品安全检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证融通、学做一体。基于“云物大智”新技术牵动下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变革,精准对接绿色食品产业精深加工、质量溯源的迫切需求,构建基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2334”分方向、多模块、复合型课程体系,增加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产品研发类课程的开设比例,培养服务綠色食品提质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见图2。
  3.4 校企协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3.4.1 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扎实推进以课程思政融入和劳动素质培育为重点的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将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敬业创新等职业素养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校企合作打造粮油产品加工技术等10门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中式面点制作等5门劳动实践课程[3]。
  3.4.2 建成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着“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建设集课件、教学动画、视频资源、特色活页教材等碎片化资源于一体的资源库,同时融“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于其中,提升教学资源的受益面[4]。   3.5 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通过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虚拟仿真、真岗实做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合作自主学习,助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双提升。
  3.6 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打造一支由国家食品安全师、高级食品检测师、高级工程师、金牌烘焙技师、优秀门店经理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素质优良、技术过硬、专兼结合、互聘互用”的双导师团队。学院依托与企业合作建立的“金牌大师工作室”、“教师驻企工作站”等平台,开展人员互聘、双向挂职锻炼、联合研发、共建专业等项目,提升企业导师执教能力,学校导师生产实践能力。明确企业导师的聘任条件、工作职责、待遇与考核,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5]。
  3.7 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基于“教学做融合进行、专业性和职业性融合培养、生产性与探究性融合实施”的建设思路,新建和改进并行,建成粮油产品、畜产品、食用菌精深加工一体化实训基地、绿色食品生产检测协同创新中心、米旗工坊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两室”“一坊”“三中心”的绿色食品加工、检测综合服务体,创新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共建集“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车间、中心,采取“常规管理、引企入校、师生项目承包”3种运行模式[6]。
  4 建设成效
  2017—2020年,绿色食品专业群改革成效显著。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先后获批了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国家“双高”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核心建设专业,食品检测技术专业获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X”证书试点专业。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1个、国家实训基地建设标准1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新秀、省级课程思政名师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引领了国内绿色食品类群的建设与发展。
  5 结语
  通过“双高”项目引领,推动了专业群不断提升内涵与建设维度、深度,更精准的服务产业提档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业群将不断整改,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牵动专业群各项改革,持续推动地方行业、企业教育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培养工程人才。同时,基于学院对农业发展优势,拓宽服务面向,从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精准服务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和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秋菊,崔一喆,韦春波,等.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41(4):125-128.
  [2]唐杰,谢旺盛,黄毅.与产业链对接的中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群发展研究与实践[J].中国培训,2020(7):77-79.
  [3]蔡文娟.转型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效果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20,41(7):90-93.
  [4]董妍玲,潘學武.基于OBE理念的基因工程课程群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0):146-148.
  [5]周建松.基于双高建设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深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7):125-129.
  [6]袁晓初.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创新教学督导模式探索与实践:黑龙江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9):161-16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各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问题除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外,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检测的重要性和食品检测现状分析,提出了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食品安全;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明显改善,随之极大地提高了食品检测标
期刊
摘 要:对凤爪进行泡椒制作和处理,可以切实提高其口感与风味。泡椒凤爪色泽亮润、口感醇香,从外观、卖相到口感等多方面都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针对泡椒凤爪的具体制作工艺进行简要的分析,从其使用的原料、方法、工艺流程角度进行全面的阐述,更好地提高泡椒凤爪的加工水准,在提升其口感的同时打造出更受消费者喜爱的凤爪产品。  关键词:泡椒凤爪;工艺流程;质量  凤爪的营养价值高,富含磷酸钙和维生素胶原蛋白,不仅能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高效的检测方法和良好的检测质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离子色谱为解决多组分同时检出的难题提供了可行性参考方案。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不断革新,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日益扩展。本文对离子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为食品监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离子色谱;食品检测;食品安全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保障食品质量,应引进
期刊
摘 要:食品安全作为民生问题之一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有限的监管资源的背景下,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控制风险,必须依赖科学的手段。本文综合分析了快速检测在某铁路局铁路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及某铁路局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快速检测情况,针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食品快速检测工作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执法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
期刊
摘 要:探索了未改性豆渣与改性豆渣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并使用红外光谱对其官能团进行表征。发现未改性豆渣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优于NaOH改性豆渣,而与H2O2改性豆渣和柠檬酸改性豆渣相近。以未改性豆渣为吸附剂,优化了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刚果红初始浓度为70 mg·L-1,豆渣投加量为1.6 g·L-1,吸附时间为6 h,温度为30 ℃时,去除率可达96.4%,对应吸附容量为42.2 mg
期刊
摘 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是实现客观公正的检测,只有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才能科学地评判食品质量是否合格。本文重点探讨了食品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验;准确度;建议  做好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必要的检测必不可少。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及时性直观的反映了一个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能力的高低。在检测的过程中,影响结果准确性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使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本文在营养、烹饪、食品安全的基础上,针对学龄儿童进行校园食谱设计,主要以维生素A、花青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营养素为指标,从烹饪方法、能量分配、餐饮成本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针对特定儿童设计视力保护的营养食谱,
期刊
《食品与健康》(CN 12-1188/R)杂志创刊于1989年,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普中心负责出版发行,年发行量超过20万册,被万方、维普、知网、龙源、超星等平台收录。|栏|目|简|介|1.医学百科栏目:  针对妇、儿、内、外、急重症、肿瘤、血液、影像医学、心理学等医护人员,征集临床常见药物不同剂型的特点与应用;普通患者常见病用药的误区;
期刊
摘 要:苏式糕点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糕点帮式之一具有历史悠久、造型优美、馅料丰富、软糯香甜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时不食”是苏州地区人们的一种饮食态度,是苏州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特点,同样也是苏式糕点食材选择、制作技艺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分析苏式糕点特点和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探索“不时不食”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的制作和弘扬策略。  关键词:不时不食;苏式糕点;非遗美食;伴手礼
期刊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为市民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1.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合理调控总量,优化配置结构,使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优质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卫健委通过与天津市政府共建,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其间,将推动共建12个医院,分别建设综合类、呼吸、心血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