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究”方式学习历史概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是打通历史史实与历史本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对历史不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极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历史学习中。本文以《美苏争锋》,尝试对“用‘探究’方式学习历史概念”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冷战;概念;探究;《美苏争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62-02
  历史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打通历史史实与历史本质的中心环节,使学生对历史不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徐学福在《探究学习教学策略》一书中指出:“概念适合探究学习。”因为“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感受概念的直观背景,再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思考,并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质”。探究性学习就是掌握历史概念的好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准确、深刻地理解历史概念,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又加强了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能力。
  一、教学思路
  1.关于“冷战”的概念。《美苏争锋》一课有个很重要的历史概念——“冷战”。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对“冷战”的相关要求及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冷战”这个概念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冷战”的背景、含义、具体表现、影响及教训等。围绕“冷战”概念的基本要素,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探究理解冷战的概念:(1)什么是“冷战”?(含义)(2)为什么会发生“冷战”?(背景)(3)“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4)“冷战”给我们什么教训?在冷战结束的当今,“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中国该如何面对?
  2.关于“探究性”学习方法。无数研究表明,教师不可能将知识机械灌注于学生头脑,获得与教师一样的理解,在灌输条件下,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是机械的。事实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依据已有经验,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学生形成新知识的过程,这就是探究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验)解读》也指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极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历史学习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未知事物依然怀有极强的好奇心。当学生看到“冷战”这个词的时候,心里肯定会有诸多疑问,探究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冷战”概念。本课设计根据学情,设置了四个问题进行探究:探究一:什么是“冷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知道什么是“冷战”,理解“冷战”的含义。探究二:为什么会发生“冷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冷战”,知道冷战的背景。探究三:“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通过合作探究,在教师引导下,知道“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理解“冷战”的影响。以上三个探究是关于“冷战”概念的基本要素的探究。探究四:“冷战”给我们什么教训?通过合作探究,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冷战”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教训。使学生明白“以史为鉴”的方法。这一探究环节是对概念的拓展。
  二、教学过程
  1.设置问题情境,导出“冷战”概念。PPT展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当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教师设问:凯南所说的战争指什么战争?为什么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通过凯南的话以及教师的设问引出“战争结束”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矛盾,让学生感到诧异,使他们产生认知的冲突,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2.提供历史材料,学生进行探究。探究一(自主探究):什么是“冷战”?
  借助课本(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材,以下同,不再一一注释)P154~P155的文本,让学生阅读并概括二战后,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举措,理解“冷战”的含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冷战”的含义(教师提示含义中应包含的“冷战”概念的几个基本要素——时间、国家、内容、方式、开始和结束标志):“冷战是指1947—1991年之间(时间),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内容),除诉诸战争之外(方式)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以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开始和结束)。”为了避免教材提供素材的限制,教师应强调美苏之间的对峙不仅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还包含了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非战争手段。以使学生对冷战的含义有更全面的认识。
  探究二(自主探究):为什么会发生“冷战”?
  教师提供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站后世界两级格局的基本轮廓。
  ——《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材料二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他(斯大林)认为一场新的世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苏联人民必须对30年代往事重演有所准备……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全球扩张创造了条件。美国的政治野心与他的实力同步膨胀起来。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但是,美国要实现霸权主义野心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正当美国的实力与扩张野心在战后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和世界各国的人民革命力量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学生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本P154第一、二自然段,自主探究,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出“冷战”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3)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探究三(合作探究):“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以课本P156~P157文本为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课本的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结论:(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消极)(2)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积极)(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积极)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冷战局面下,冷战与热战的表现,并结合相关图片资料介绍相关历史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PPT整理如图。
  探究四(合作探究):“冷战”给我们什么教训?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的关键。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冷战思维在当今还影响着很多人。如何让世界更加和谐,不再充满对抗与遏制?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探究环节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方式,小组共同谈论,结合当今的现实,达成组内共识,再全班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及教师的引导,同学们大致达成了以下共识:(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要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3)要尊重各国人民依据自己的国情所选择的道路。(4)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于国之间的关系。(5)中国应和平崛起。……
  三、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冷战”概念展开探究性教学。由于考虑到山区贫困县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高一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利用教材文本作为学生的探究材料,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学中,围绕“冷战”概念共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在探究二部分,由于课本给的材料以结论为主,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教师适当补充了由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相关材料。本课通过“冷战”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并形成“以史为鉴”的认知,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也使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在探究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结论全部通过学生的探究,经学生之口得出,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对“冷战”概念实现了由表现到本质的认识,同时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也得到锻炼和加强,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学福.探究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虞晓贞.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验)解读[Z].
  [4]赵利剑.“两级世界的形成”一课教学立意的确立与达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
  [5]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Z].
其他文献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解决科研与生产结合问题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和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借鉴国内外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有益经验,分析徐州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地方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00-02  一、国外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
摘要:结合近五年在临城岐山湖实习基地的野外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本专业在专业实习的野外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通过专业实习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基础地质研究、教学经费、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高野外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79-02  石家
摘要:鉴于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缺席”的现象,本文尝试构建一种基于篇章教学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模式,从思维层面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思辨;语篇分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58-02  思辨,即批判性思维,指“为了决定某事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
摘要:近年来,小产权房数量迅速增长,深圳市官方所称“违法建筑”的发展态势引人注目。妥善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关乎民生及社会稳定。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运作等环节因多方面原因陷入梗阻,建设进程滞后于计划预期,供需失衡。本研究从小产权房与保障性住房两者间的契合点出发,通过实地调研,以深圳市光明、坪山两区为例,对小产权房、保障性住房质量、布局和民众意愿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探究两房转化的可行性并提出有助于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目前发展状况,申办三亚技师学院的意义、可行性、学校今后的改革建设和创新发展规化,表达了本人愿为申办三亚技师学院竭尽全力做贡献,以实现自己的余生愿望、人生价值和中国梦。  关键词:造职教航母;建万人学校;申办三亚技师学院;成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35-02  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我校目前已发展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湖南省的特色专业,本专业其中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与铁路春运暑运对接,把专业顶岗实习融入社会服务当中,利用并整合铁路资源,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解决了中国铁路春运暑运中人手不足的难题。本文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近年来实行的顶岗实习改革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  关键词:春运;顶岗实习;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立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的一种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为例,重点探讨了印刷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印刷专业;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的学科之一。国家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是十分重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数学的教学要求有了新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和实践中的要求。即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厌倦情绪。如何领会教改的精神,提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成为当前小学数学的一道难题。本文仅就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教改
摘要:少数民族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本研究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个案,在分析双廊白族村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状况基础上,通过尝试构建以社区为利益主体的旅游经济发展机制,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和以资源可持续性为导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措施,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互动机制,以期对大理双廊白族村和同类民族旅游社区的开
摘要:作为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从严治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三个方面分析班级管理应该如何从严治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让他们具备良好的外在条件,又激励他们不断形成内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不竭的自我进取力,让他们在“爱”中成长,在“严”中完善。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从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