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女性,45岁.因反复黏液血便3月余于2005年12月19日入院.以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及肛门镜检:直肠下段前壁距肛门5 cm处见一1.5 cm×3.0 cm广基带蒂腺瘤,绒毛状、质软、易出血,指套有少量黏液血。
【机 构】
:
317000,浙江省台州医院普通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女性,45岁.因反复黏液血便3月余于2005年12月19日入院.以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及肿块,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及肛门镜检:直肠下段前壁距肛门5 cm处见一1.5 cm×3.0 cm广基带蒂腺瘤,绒毛状、质软、易出血,指套有少量黏液血。
其他文献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2007年年会于2007年6月2-6日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举行.会议邀请了约150位著名结直肠外科专家及来自45个国家的近2100位代表与会.会议针对结直肠外科新技术和新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临床上并不罕见.除轻型病例外,一般均需外科手术治疗[1].由于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因此SMAS的手术也有多种术式.我院1959-2005年间共计有126例(135例次)SMAS患者经手术治疗,为评价治疗SMAS的手术方式,为临床进行选择提供建议,现将这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colo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CSTC)是以结肠动力减弱为特征的顽固性便秘,表现为结肠传输减慢、无便意、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发病的主要机制与结肠巨大迁移性收缩波的减少有关,而后者又受肠道平滑肌、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综合调控.该病症状顽固,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大部分患者最终需要手术切除结肠。
在美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目前为(3~15)/10万人[1].但根据最近统计,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率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的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增加3.0~8.5倍[1]。
患者女, 43岁.反复腹胀、腹痛、呕吐、伴黑便和呕血 3个月,加剧 3 d于 2005年 8月 6日入院.患者 1年前曾有右腹部钝挫伤史.入院前 3个月曾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伴呕血及黑便以上消化道出血诊断而在他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小肠系膜根部内有巨大的血肿,延伸至后腹膜;距 Treitz韧带约 1米处空肠壁淤血严重,行空肠部分切除术.入院查体:消瘦,无慢性肝病特征.腹部极度膨隆,胸腹壁可见轻度曲
不少学者是采用Delorme术治疗直肠脱垂的[1,2].自2000年起至今,我院对7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通过Delorme手术治愈,现总结如下。
目的 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并评价预后.方法 对1996年4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107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GIST病例中,73例(68.2%)为胃间质瘤,其他为小肠、结肠和系膜、网膜及后腹膜间质瘤;肿瘤直径0.7~20 cm.CD117和vimentin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83.2%.107例患者均接受
患者 女性,59岁.因上腹部疼痛伴呕吐10 d于2006年4月10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无压痛,腹部未扪及肿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入院后十二指肠镜检查:十二指肠降段有一蒂状肿物.病理组织检查: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未见肿瘤细胞.腹部CT检查:十二指肠降部肿物,胆胰管扩张,胆囊结石。
一、一般性建议 对有明显症状和体征、提示为结直肠癌或息肉病的患者就应行诊断性检查.筛选检查应从患者个人、家族和既往病史开始,这可使我们为患者制订合适的检查方案.应提供患者可供选择的检查方案,包括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同时应给予患者在选择检查方案时表达意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