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步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的加深,对于电力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变大。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的介绍,分析了常见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故障及处理方案,并就其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方法进行了探讨,借此提高我国变电站系统工作质量,延长电力设备工作时间,保证从业及用电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整个电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引言:在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作业过程中,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操作经验,更要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强化智能变电站的科学化管理。但在智能变电站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电子互感系统同外界环境不兼容等问题,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需要从业人员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1.智能变电站介绍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现代化电网智能管理系统,具有集成、环保、高效等特点,它利用信息数字化进行信息共享,完成了变电站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满足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等要求,符合变电站同电网运行协同互动的目的[1]。
2.常见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故障及处理方案
2.1终端故障
智能变电站在运营环节,常会因为开关设备跳闸造成变电站终端故障,影响工作性能。应重视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跳合闸管理,若发生终端故障,要先检查出口压板,在排除该项故障原因后,进行其它智能终端的故障原因探查,找到最终的原因予以解决。
2.2晶体管故障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简称IGBT,是智能变电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双极型三极管以及绝缘栅型场效应管通过衔接组成,具有控制电压驱动功率的效果。若智能变电站晶体管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测量该条线路的阻值以及电流、电压等情况,分析其阻值是否平衡,并根据结果进行故障判断。在进行晶体管故障测量前应注意将变压器等整流单元的电线线路进行隔离,防止由于电线线路串联造成人为事故。但这种方式知识对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辅助性检测,若想准确检查其工作安全程度,可以查看其参数与故障字之间的不同值,进而分析电流、电压等方面的问题,并更换破损部位零件。
2.3合并单元故障
合并单元简称MU,是指对一次互感器传输过来的电气量进行合并和同步处理,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使用的设备。若发生单元合并故障,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各个单元的分离检查,判断故障来源并进行单元故障的分析研究,针对母线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排除,提升智能变电站设备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2.4过流过载故障
过流过载故障是由于智能变电站中接地网的减速时间过短,其所接受的电荷分配不均匀,造成输出线路短路,并最终导致过流过载故障。在检修过程中可以通过延长减速的时间,或利用外加能耗制动元件解决过流故障,或延长加速时间,调整接地网负载。
3.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方法探讨
3.1运维一体制度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管理时,应保证从业人员人身安全,这不仅需要检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更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检修作业安全。电网企业应强化智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控,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检测防护意识,将管控安全作为单位发展基础,构建规范化作业系统,实现对设备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应根据不同维修人员的技能特点,强化从业人员的分工管理及专业技能培训,保证不同检修小组的工作质量均衡。
电网企业要革新管理理念,加强对运维一体制度的管控力度,摒弃原有落后的管理模式,结合人员水平、工作效率、作业协调等多个方面进行方式改革。
3.2电阻施工管理
电阻施工运维管理质量,对于整个智能变电站项目的影响较大,若由于熔断器损坏等原因,导致智能变电站直流电压不足以支撑整个系统所需的电压时,将会出现直流母线欠电压故障。工作人员应通过深埋式接地或接地电阻的方式,在其周围设置降阻剂,增加接地极的外形,降低接地网的电阻率。其中,深埋式接地是指在智能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中,根据电阻率会随深度的降低而增大,采用深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网的电阻率,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其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能够使电阻深入到地层中且埋设的地点尽量选择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方[2]。
3.3智能巡视技术
在以往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作业中,工作人员需要爬上爬下进行设备状态检查,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而且从业风险较高,检修效率低下。由于无法实现动态化智能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线路线路,涉及到交通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导致电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人力成本与作业成本居高不下。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电网体系正在日益完善扩张,从业人员的检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种原因都说明,传统电力设备检修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检修要求。
利用智能巡视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更能为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管理带来全新变革。以巡检无人机为例,无人机常态化巡视能够提高3-6倍的智能变电站设备巡检效率,通常情況下,人工作业需要花费1小时的任务量,利用无人机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完成任务,尤其是在地势陡峭的地方,无人机的优势更加明显。并且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开发研究,其工作效率还在不断提高,它可以实现带电作业,减少电力设备检测过程中因停电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此外,无人机还满足在恶劣地形气候条件下的运维检修要求,代替载人飞机去完成一些危险的任务,可以携带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和紫外线成像等设备,实现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全方位观测。巡检无人机内置GPS定位导航系统,能够消除其莫名失踪的隐患,将检控风险降到最低。此外,无人机机身轻巧,成本造价较低,并装载有先进的检测系统,能够全方位获取电力设备的图像资料[3]。
3.4重视员工培训
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应强化个人岗位技能水平要求,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检修人员技术培训,将设备运行管理技术特点进行细化分类,根据检修实施难度进行考核,保证电力设备维修岗位职工人员队伍建设。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应加强对接管业务及相关技术的联系,针对部分维修难度较大的项目,如蓄电池管理等,要进行重点讲解。一般来说,应将培训期控制在3-5个月左右,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有条件的地方电网企业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答疑解惑,鼓励学员与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巩固培训结果。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结论:在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过程中,可以邀请专业机构对当地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将数据收集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提高智能变电站工作质量。为电网系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调控实际工作环节的不稳定因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欢,张国灿,庄严,等.便携式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拆卸组合夹具的设计与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7(01):65-66.
[2]解筱,张克,任伯群,等.ETL技术在商业银行数据整合中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7):45-47.
[3]陈孝文,陈文超,刘振.ETL技术在电网信息系统业务数据迁移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8):215-218.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引言:在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作业过程中,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操作经验,更要利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强化智能变电站的科学化管理。但在智能变电站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电子互感系统同外界环境不兼容等问题,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需要从业人员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1.智能变电站介绍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现代化电网智能管理系统,具有集成、环保、高效等特点,它利用信息数字化进行信息共享,完成了变电站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满足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等要求,符合变电站同电网运行协同互动的目的[1]。
2.常见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故障及处理方案
2.1终端故障
智能变电站在运营环节,常会因为开关设备跳闸造成变电站终端故障,影响工作性能。应重视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跳合闸管理,若发生终端故障,要先检查出口压板,在排除该项故障原因后,进行其它智能终端的故障原因探查,找到最终的原因予以解决。
2.2晶体管故障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简称IGBT,是智能变电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双极型三极管以及绝缘栅型场效应管通过衔接组成,具有控制电压驱动功率的效果。若智能变电站晶体管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测量该条线路的阻值以及电流、电压等情况,分析其阻值是否平衡,并根据结果进行故障判断。在进行晶体管故障测量前应注意将变压器等整流单元的电线线路进行隔离,防止由于电线线路串联造成人为事故。但这种方式知识对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辅助性检测,若想准确检查其工作安全程度,可以查看其参数与故障字之间的不同值,进而分析电流、电压等方面的问题,并更换破损部位零件。
2.3合并单元故障
合并单元简称MU,是指对一次互感器传输过来的电气量进行合并和同步处理,并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传递使用的设备。若发生单元合并故障,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各个单元的分离检查,判断故障来源并进行单元故障的分析研究,针对母线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排除,提升智能变电站设备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2.4过流过载故障
过流过载故障是由于智能变电站中接地网的减速时间过短,其所接受的电荷分配不均匀,造成输出线路短路,并最终导致过流过载故障。在检修过程中可以通过延长减速的时间,或利用外加能耗制动元件解决过流故障,或延长加速时间,调整接地网负载。
3.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方法探讨
3.1运维一体制度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管理时,应保证从业人员人身安全,这不仅需要检修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更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检修作业安全。电网企业应强化智能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控,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检测防护意识,将管控安全作为单位发展基础,构建规范化作业系统,实现对设备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应根据不同维修人员的技能特点,强化从业人员的分工管理及专业技能培训,保证不同检修小组的工作质量均衡。
电网企业要革新管理理念,加强对运维一体制度的管控力度,摒弃原有落后的管理模式,结合人员水平、工作效率、作业协调等多个方面进行方式改革。
3.2电阻施工管理
电阻施工运维管理质量,对于整个智能变电站项目的影响较大,若由于熔断器损坏等原因,导致智能变电站直流电压不足以支撑整个系统所需的电压时,将会出现直流母线欠电压故障。工作人员应通过深埋式接地或接地电阻的方式,在其周围设置降阻剂,增加接地极的外形,降低接地网的电阻率。其中,深埋式接地是指在智能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中,根据电阻率会随深度的降低而增大,采用深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网的电阻率,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其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能够使电阻深入到地层中且埋设的地点尽量选择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方[2]。
3.3智能巡视技术
在以往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作业中,工作人员需要爬上爬下进行设备状态检查,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工作压力,而且从业风险较高,检修效率低下。由于无法实现动态化智能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到现场进行线路线路,涉及到交通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导致电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人力成本与作业成本居高不下。此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电网体系正在日益完善扩张,从业人员的检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种原因都说明,传统电力设备检修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检修要求。
利用智能巡视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更能为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管理带来全新变革。以巡检无人机为例,无人机常态化巡视能够提高3-6倍的智能变电站设备巡检效率,通常情況下,人工作业需要花费1小时的任务量,利用无人机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完成任务,尤其是在地势陡峭的地方,无人机的优势更加明显。并且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开发研究,其工作效率还在不断提高,它可以实现带电作业,减少电力设备检测过程中因停电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此外,无人机还满足在恶劣地形气候条件下的运维检修要求,代替载人飞机去完成一些危险的任务,可以携带可见光、红外热成像和紫外线成像等设备,实现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全方位观测。巡检无人机内置GPS定位导航系统,能够消除其莫名失踪的隐患,将检控风险降到最低。此外,无人机机身轻巧,成本造价较低,并装载有先进的检测系统,能够全方位获取电力设备的图像资料[3]。
3.4重视员工培训
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应强化个人岗位技能水平要求,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检修人员技术培训,将设备运行管理技术特点进行细化分类,根据检修实施难度进行考核,保证电力设备维修岗位职工人员队伍建设。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应加强对接管业务及相关技术的联系,针对部分维修难度较大的项目,如蓄电池管理等,要进行重点讲解。一般来说,应将培训期控制在3-5个月左右,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有条件的地方电网企业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答疑解惑,鼓励学员与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巩固培训结果。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结论:在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过程中,可以邀请专业机构对当地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将数据收集结果进行有效性分析,提高智能变电站工作质量。为电网系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调控实际工作环节的不稳定因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欢,张国灿,庄严,等.便携式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拆卸组合夹具的设计与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7(01):65-66.
[2]解筱,张克,任伯群,等.ETL技术在商业银行数据整合中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7):45-47.
[3]陈孝文,陈文超,刘振.ETL技术在电网信息系统业务数据迁移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8):21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