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的六个主要途径。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 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等教育活动中的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不断下滑,学生心理问题及由此引起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业和以后就业与发展会面临许多困扰,从而丧失成功的机会;而一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心理问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党的十六大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帮助其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助其学业、事业的成功,保证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中专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流、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自卑羞怯,有的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性格脆弱多疑,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倔强冲动,更有的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一遇挫折从此就一厥不振甚至厌世轻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康心态,出现心理问题时进行及早的干预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此外,据司法部门的调查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在校期间大部分是所谓的“差生”,由于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常饱受老师的白眼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如对人的仇视心态,冷漠无情的性格等等,由于心理上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在步入社会后,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诱因,就可能从心理不平衡向品德不良蜕变,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中等职业学校内,这一类学生人数不少。如何做好这一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摆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课题。只有对学生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实效性,才能防微杜渐,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目的。
二、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中专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更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个体心理因素。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而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各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细致的育人工作。例如:对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应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对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要增强其自信心;对那些好胜自负的学生可以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使其认识到自己应怎样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才能够使个性各异的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要强化课堂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教表现较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健康心理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学习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全面的、和谐的人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其心理塑造,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格要素,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渗入心理健康辅导内容,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心理教育,如把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实验、设计等方面有机地与心理教育结合,把心理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中,使教学模式由智力本位、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化,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三要建立心理辅导系统,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心理辅导系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可设立心理学教师,专职负责心理辅导。在课堂教学中,亦可以语文、政治老师为主,担纲心理辅导任务,并扩大到政教干部、班主任、学生干部,实行组合多元化,各人员根据自身特长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开展工作,通过协同努力,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另外,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学习竞争的压力、家庭矛盾和人际关系等,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多途径化解学生心理状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与承受能力。学生可以到咨询室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也可以打电话和老师交谈。咨询的同时,学校可为前来咨询的学生建立咨询辅导记录和个案分析,为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提供第一手材料。为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还可建立起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心理测量结果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等。通过档案的建立,一方面既可以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优质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向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据。
五要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下去。
六要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生存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人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受教育者只有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环境对学生个性形成及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和提高起着主导作用。丰富的校园生活、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素质上有所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活动,增加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加深相互了解,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达到环境育心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而迫切的,因此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这样,就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 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等教育活动中的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不断下滑,学生心理问题及由此引起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业和以后就业与发展会面临许多困扰,从而丧失成功的机会;而一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心理问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党的十六大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帮助其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助其学业、事业的成功,保证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中专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流、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自卑羞怯,有的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性格脆弱多疑,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倔强冲动,更有的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一遇挫折从此就一厥不振甚至厌世轻生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康心态,出现心理问题时进行及早的干预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此外,据司法部门的调查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在校期间大部分是所谓的“差生”,由于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常饱受老师的白眼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如对人的仇视心态,冷漠无情的性格等等,由于心理上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在步入社会后,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诱因,就可能从心理不平衡向品德不良蜕变,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中等职业学校内,这一类学生人数不少。如何做好这一块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摆在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课题。只有对学生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实效性,才能防微杜渐,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目的。
二、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中专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更要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个体心理因素。只有深入学生的心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和塑造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最关键时期,而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各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细致的育人工作。例如:对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应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对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则要增强其自信心;对那些好胜自负的学生可以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使其认识到自己应怎样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才能够使个性各异的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二要强化课堂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教表现较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健康心理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学习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全面的、和谐的人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其心理塑造,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格要素,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渗入心理健康辅导内容,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心理教育,如把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实验、设计等方面有机地与心理教育结合,把心理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中,使教学模式由智力本位、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化,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三要建立心理辅导系统,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建立心理辅导系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可设立心理学教师,专职负责心理辅导。在课堂教学中,亦可以语文、政治老师为主,担纲心理辅导任务,并扩大到政教干部、班主任、学生干部,实行组合多元化,各人员根据自身特长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开展工作,通过协同努力,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另外,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学习竞争的压力、家庭矛盾和人际关系等,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心理矛盾和冲突,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多途径化解学生心理状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与承受能力。学生可以到咨询室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也可以打电话和老师交谈。咨询的同时,学校可为前来咨询的学生建立咨询辅导记录和个案分析,为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提供第一手材料。为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还可建立起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心理测量结果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等。通过档案的建立,一方面既可以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优质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向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据。
五要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下去。
六要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生存环境是影响和制约人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受教育者只有在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环境对学生个性形成及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和提高起着主导作用。丰富的校园生活、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素质上有所提高,精神上得以升华。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活动,增加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加深相互了解,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达到环境育心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而迫切的,因此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这样,就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