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0日清晨,河北省鹿泉市南新城村的养牛小区,一位大姐正埋着头吃力地推着三轮车上坡,车上装着满满一桶牛奶。这位大姐说,这是刚挤出来的,没人要,只能拉回家,所有的奶都没人要了。其实我们真的什么都没加。人们不相信,我们也没办法,就是不知道要挨到什么时候”。
“挤出来的奶,没人要,就得倒掉;不挤,奶牛就会憋成乳房炎,生命就危险了。所以,很多奶农在没有收入又不断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甚至做出了卖牛、杀牛的决定”。
看着电视不断播出上述的奶农“倒奶杀牛”的新闻画面,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西条河村的奶牛养殖户刘先生有些坐不住了,虽然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奶厂和奶源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三鹿事件的连锁反应还是让刘先生很担心,他害怕有一天自家的牛奶也会要像电视上那样白花花的倒掉。
奶农的焦虑
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河北省奶业作为三鹿集团的大本营首先遭到重创。农业部发布消息称,河北奶农每天都在倒奶。随着“三聚氰胺”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扩展,蒙牛、伊利、光明等全国知名企业也被卷入其中,奶农“倒奶杀牛”的情况迅速蔓延,内蒙、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多个省份均有类似情况发生。以生奶作为生活唯一来源的奶农,望着倾倒在排水沟中的牛奶束手无策,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9月29日,记者来到吉林省四平市西条河村的奶牛养殖户刘先生家中,对其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记者了解,由于吉林省主要奶制品企业在多次检验出“三聚氰胺”的名单中“榜上无名”,所以,吉林奶农损失程度在全国来讲还算很低的。
四平市西条河村属于养牛大村,全村家家户户都有奶牛,少的有五六头、多的有一百多头,西条河村奶牛数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一直在全市高居榜首。刘先生家共有50头奶牛,在村里属于中上等规模。1980年,分产到户第二年,刘先生的父亲就开始养奶牛,到2003年后,刘家的发展规模达到了现在的程度,并与蒙牛签订了供奶协议。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刘先生一家虽然没像其他省份的奶农那样开始倒奶,但由于人们不敢喝奶,奶市场急剧萎缩,收奶价格也下降了不少。刘先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
刘家共有50头奶牛,但并不是每天每头牛都会出奶,只有那些产完仔处于哺乳期的奶牛才会产奶,50头奶牛呈梯队型产奶,每天一般能保证有25头左右的奶牛产奶。25头奶牛有的处于泌乳高峰期,有的处于末奶期,出奶量也不尽相同,平均每头牛产奶45斤/天,正常情况下的收购价格为1.3元/斤,这样刘家每个月的毛收入为25×45×1.3×30=43875元。
50头牛每天都要吃各种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饼、精料、草料四种,每头牛每天会吃掉几十斤的饲料,合计16元左右,这样50头一个月就会吃掉16×50×30=24000元。再扣除掉雇佣3个工人的费用,每人每月800元,以及其他各项费用。刘先生一家每个月的成本接近3万元,每月纯利润13800多元。这个数目别说在四平市本地,就算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高级白领也赶不上,所以刘先生一家虽然是个农民,但并不比城里人过的差,在长春上大学的儿子,笔记本电脑,手机、阿迪运动鞋一样都不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牛奶的收购价格降低了,变成了1.0元/斤,这样一个月的毛收入就变成了25×45×1.0×30=33750元,而成本没变,刘先生一家的纯收入锐减到3700多元。对于每天要给50头牛喂3次,挤3次奶的超大劳动量,这些收入等于没赚。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家还算是好的,一些养殖规模低于10头奶牛的奶农问题就更要严重了。比如邻村东条河村的李家,由于蒙牛、伊利等大企业只和养殖规模超过30头奶牛的农户签订购奶协议,所以李家只靠给一些小奶厂和市里的个人家庭送奶获得收入。李家每月纯收入3000元左右,“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小奶厂首先支撑不住,不再收奶,只有一些市里老奶户还相信老李的信用,坚持订奶。李先生说,他们家也有个孩子在念大学,现在每个月收入1000多块,就是在硬扛,但愿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政府出手救奶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受伤的不仅仅是无辜的婴儿,还有靠牛奶吃饭的整个乳制品产业。据统计,仅蒙牛、伊利两家企业的涉及人口全国就有100多万,处于乳制品产业链最底端的奶农,在此次事件中损失首当其冲。
奶农,是牛奶产业链条中最低端的群体,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依赖于奶站、公司才能生存,他们在这次“三聚氰胺”事件中损失十分惨重。应当说,当前奶业的困境,主要责任在于不良企业和极少数奶农,绝大多数奶农是无辜的。记者认为,在严肃查处“毒奶事件”责任者的同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奶农把好端端的牛奶倒掉,维护奶农利益同样刻不容缓。如果倒奶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大批奶农将无奈地失去收入来源,后果不堪设想。
“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产乳制品产业面临着巨大灾难,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奶业从此就完了。专家指出,我国奶业是一个近两千亿的大产业,涉及到全国千家万户,涉及到一代婴儿的健康成长,涉及到民族工业的兴衰存亡,没有退路可走。而奶业要发展,奶农是根本,奶农的利益就是奶业的利益,奶农的风险就是奶业的风险。如果任由奶农倒奶或宰杀奶牛发生,导致大量奶农停产、转产或另谋生路,那么,我国奶业的发展就要失去根基。
为抑制奶农“倒奶杀牛”的恶性蔓延,挽救奶农的损失,9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奶农实施扶持政策,支持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增加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尽快恢复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救奶”行动正在进行!9月21日,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保护奶农合法利益、保护奶农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少倒奶、坚决不杀牛”。农业部会同中国奶业协会组织所属会员企业,帮助解决因三鹿集团停产导致奶源基地养殖场生鲜奶销售问题。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补贴奶农、成立帮扶工作队、拓宽鲜奶收购渠道等多种措施,尽最大能力收购鲜奶,以确保市场奶制品供应稳定和奶农的利益不受损失。
重振奶业市场
10月4日,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有关奶农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目前各地倒奶现象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刘先生说:“村里一直在为我们找销路”,村委会的忙碌让西河条村的奶农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二十几天间,刘先生一家经历了心理上的大起大落,鲜奶收购价每斤跌了3毛,二十几天后上又涨回2毛。刘先生的妻子郭女士说:“虽然现在的价格还是和以前的比低了1毛,但我们仍然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说明国家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保护收购价格,减少我们的损失,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奶价还是会涨回去的”。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10月4日,全国各地正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奶农和奶制品企业渡难关,恢复奶业市场秩序。
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前,广泽乳业每天收奶量在150至180吨之间。现在为确保奶农利益,企业开足马力,加大收奶数量,所有生产设备24小时不停地运转,每天加工量达到400吨左右。为了方便企业,省质检部门除24小时不间断受理企业产品检测外,还把一台检测设备运到广泽车间,进行现场就地检测,提高生产速度。
河北省政府决定,由省、市、县财政安排资金3.16亿元,根据2007年底奶牛存栏数,按照每头奶牛200元的标准给奶农发补贴,弥补奶农损失,减轻奶农负担。河北省各地也采取积极措施,扶持质量合格的奶制品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石家庄市对购买专用检测设备的本地乳品加工企业补贴5-10万元。
作为我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区,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在加强监管维护乳品市场秩序的同时,和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原奶收购量,恢复生产线,降低农牧民损失,稳定奶源基地。内蒙古政府要求当地乳品企业不能停止加工产品,质量合格的鲜奶不能拒收。有乳制品企业的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组织工作组进驻企业,帮助企业做好鲜奶收购的监督工作。
山东省金融机构加大对乳制品加工企业贷款的投放,积极帮助乳制品加工企业解决收购鲜奶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从2008年10月1日起至2009年3月31日,山东省对乳制品加工企业新增的原料奶收购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6个月期贷款基准利率6.21%给予贴息,贷款期限不足3个月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蒙牛集团在西条河村的收奶价格已经回升,相信在奶制品市场回复正常秩序后,刘先生家的牛奶一定会卖到好价钱。
“挤出来的奶,没人要,就得倒掉;不挤,奶牛就会憋成乳房炎,生命就危险了。所以,很多奶农在没有收入又不断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甚至做出了卖牛、杀牛的决定”。
看着电视不断播出上述的奶农“倒奶杀牛”的新闻画面,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西条河村的奶牛养殖户刘先生有些坐不住了,虽然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后,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奶厂和奶源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三鹿事件的连锁反应还是让刘先生很担心,他害怕有一天自家的牛奶也会要像电视上那样白花花的倒掉。
奶农的焦虑
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河北省奶业作为三鹿集团的大本营首先遭到重创。农业部发布消息称,河北奶农每天都在倒奶。随着“三聚氰胺”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扩展,蒙牛、伊利、光明等全国知名企业也被卷入其中,奶农“倒奶杀牛”的情况迅速蔓延,内蒙、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多个省份均有类似情况发生。以生奶作为生活唯一来源的奶农,望着倾倒在排水沟中的牛奶束手无策,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9月29日,记者来到吉林省四平市西条河村的奶牛养殖户刘先生家中,对其损失情况进行了调查。据记者了解,由于吉林省主要奶制品企业在多次检验出“三聚氰胺”的名单中“榜上无名”,所以,吉林奶农损失程度在全国来讲还算很低的。
四平市西条河村属于养牛大村,全村家家户户都有奶牛,少的有五六头、多的有一百多头,西条河村奶牛数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一直在全市高居榜首。刘先生家共有50头奶牛,在村里属于中上等规模。1980年,分产到户第二年,刘先生的父亲就开始养奶牛,到2003年后,刘家的发展规模达到了现在的程度,并与蒙牛签订了供奶协议。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刘先生一家虽然没像其他省份的奶农那样开始倒奶,但由于人们不敢喝奶,奶市场急剧萎缩,收奶价格也下降了不少。刘先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
刘家共有50头奶牛,但并不是每天每头牛都会出奶,只有那些产完仔处于哺乳期的奶牛才会产奶,50头奶牛呈梯队型产奶,每天一般能保证有25头左右的奶牛产奶。25头奶牛有的处于泌乳高峰期,有的处于末奶期,出奶量也不尽相同,平均每头牛产奶45斤/天,正常情况下的收购价格为1.3元/斤,这样刘家每个月的毛收入为25×45×1.3×30=43875元。
50头牛每天都要吃各种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饼、精料、草料四种,每头牛每天会吃掉几十斤的饲料,合计16元左右,这样50头一个月就会吃掉16×50×30=24000元。再扣除掉雇佣3个工人的费用,每人每月800元,以及其他各项费用。刘先生一家每个月的成本接近3万元,每月纯利润13800多元。这个数目别说在四平市本地,就算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高级白领也赶不上,所以刘先生一家虽然是个农民,但并不比城里人过的差,在长春上大学的儿子,笔记本电脑,手机、阿迪运动鞋一样都不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牛奶的收购价格降低了,变成了1.0元/斤,这样一个月的毛收入就变成了25×45×1.0×30=33750元,而成本没变,刘先生一家的纯收入锐减到3700多元。对于每天要给50头牛喂3次,挤3次奶的超大劳动量,这些收入等于没赚。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家还算是好的,一些养殖规模低于10头奶牛的奶农问题就更要严重了。比如邻村东条河村的李家,由于蒙牛、伊利等大企业只和养殖规模超过30头奶牛的农户签订购奶协议,所以李家只靠给一些小奶厂和市里的个人家庭送奶获得收入。李家每月纯收入3000元左右,“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小奶厂首先支撑不住,不再收奶,只有一些市里老奶户还相信老李的信用,坚持订奶。李先生说,他们家也有个孩子在念大学,现在每个月收入1000多块,就是在硬扛,但愿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政府出手救奶
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受伤的不仅仅是无辜的婴儿,还有靠牛奶吃饭的整个乳制品产业。据统计,仅蒙牛、伊利两家企业的涉及人口全国就有100多万,处于乳制品产业链最底端的奶农,在此次事件中损失首当其冲。
奶农,是牛奶产业链条中最低端的群体,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依赖于奶站、公司才能生存,他们在这次“三聚氰胺”事件中损失十分惨重。应当说,当前奶业的困境,主要责任在于不良企业和极少数奶农,绝大多数奶农是无辜的。记者认为,在严肃查处“毒奶事件”责任者的同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奶农把好端端的牛奶倒掉,维护奶农利益同样刻不容缓。如果倒奶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大批奶农将无奈地失去收入来源,后果不堪设想。
“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产乳制品产业面临着巨大灾难,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奶业从此就完了。专家指出,我国奶业是一个近两千亿的大产业,涉及到全国千家万户,涉及到一代婴儿的健康成长,涉及到民族工业的兴衰存亡,没有退路可走。而奶业要发展,奶农是根本,奶农的利益就是奶业的利益,奶农的风险就是奶业的风险。如果任由奶农倒奶或宰杀奶牛发生,导致大量奶农停产、转产或另谋生路,那么,我国奶业的发展就要失去根基。
为抑制奶农“倒奶杀牛”的恶性蔓延,挽救奶农的损失,9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奶农实施扶持政策,支持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增加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尽快恢复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救奶”行动正在进行!9月21日,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保护奶农合法利益、保护奶农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少倒奶、坚决不杀牛”。农业部会同中国奶业协会组织所属会员企业,帮助解决因三鹿集团停产导致奶源基地养殖场生鲜奶销售问题。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补贴奶农、成立帮扶工作队、拓宽鲜奶收购渠道等多种措施,尽最大能力收购鲜奶,以确保市场奶制品供应稳定和奶农的利益不受损失。
重振奶业市场
10月4日,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有关奶农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目前各地倒奶现象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刘先生说:“村里一直在为我们找销路”,村委会的忙碌让西河条村的奶农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二十几天间,刘先生一家经历了心理上的大起大落,鲜奶收购价每斤跌了3毛,二十几天后上又涨回2毛。刘先生的妻子郭女士说:“虽然现在的价格还是和以前的比低了1毛,但我们仍然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说明国家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保护收购价格,减少我们的损失,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奶价还是会涨回去的”。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10月4日,全国各地正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奶农和奶制品企业渡难关,恢复奶业市场秩序。
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前,广泽乳业每天收奶量在150至180吨之间。现在为确保奶农利益,企业开足马力,加大收奶数量,所有生产设备24小时不停地运转,每天加工量达到400吨左右。为了方便企业,省质检部门除24小时不间断受理企业产品检测外,还把一台检测设备运到广泽车间,进行现场就地检测,提高生产速度。
河北省政府决定,由省、市、县财政安排资金3.16亿元,根据2007年底奶牛存栏数,按照每头奶牛200元的标准给奶农发补贴,弥补奶农损失,减轻奶农负担。河北省各地也采取积极措施,扶持质量合格的奶制品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石家庄市对购买专用检测设备的本地乳品加工企业补贴5-10万元。
作为我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区,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在加强监管维护乳品市场秩序的同时,和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原奶收购量,恢复生产线,降低农牧民损失,稳定奶源基地。内蒙古政府要求当地乳品企业不能停止加工产品,质量合格的鲜奶不能拒收。有乳制品企业的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组织工作组进驻企业,帮助企业做好鲜奶收购的监督工作。
山东省金融机构加大对乳制品加工企业贷款的投放,积极帮助乳制品加工企业解决收购鲜奶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从2008年10月1日起至2009年3月31日,山东省对乳制品加工企业新增的原料奶收购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6个月期贷款基准利率6.21%给予贴息,贷款期限不足3个月的按实际贷款期限贴息。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蒙牛集团在西条河村的收奶价格已经回升,相信在奶制品市场回复正常秩序后,刘先生家的牛奶一定会卖到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