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的凤凰城(山西运城古时曾名凤凰城),繁花似锦,当新疆画家张继忠先生慕名来到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运城,热切地想在当地的图书馆中寻找一本介绍河东文化旅游景点的书籍时,遗憾地发现,运城压根儿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他禁不住问:“运城的文化历史、人文根脉收藏在哪里?”
“运城曾经有过自己的图书馆,多年前,因为图书馆的工作有特色,还上过《人民日报》哩!”一位老干部说。
5月26日下午,记者踏上了探访运城图书馆历史之路。在盐湖会堂北侧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见到了盐湖区图书馆馆长李云琴。
原运城图书馆今盐湖区图书馆发端于1937年。那一年,日寇的铁蹄踏入太原前夕,省图书馆为了保护三晋的文化血脉,使馆内珍贵的古籍善本免于战火,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古书南迁躲避战乱。在运往西安途中,因黄河风高浪急难以渡过,书籍被搁置在了运城河东书院内。新中国成立后,运城有了图书馆,这些珍贵的藏书才有了安身之所。这些古籍中最早的有明朝万历年间的书籍,距今已有约400年。
成立于1958年的运城县图书馆,几经变迁,改为盐湖区图书馆,馆内收藏古籍2.5万册,其中有善本500册,近年来被全国数家出版社利用出版。馆内收藏有清代光绪年间的木刻版《山西通志》和《山佑石刻丛书》。1987年木刻版被京城的中国书店租用,在全国出版发行了300套《山西通志》,这套《山西通志》木刻版是由“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河东名士贤达所刻,曾经受到过梁启超等人的高度赞扬。梁启超曾说,这套通志雕刻制作的精美程度足以作为全国各省通志的范本。数千块通志木版就珍藏在图书馆中,已成为镇馆之宝。
图书馆现存书18万余册。除了珍贵的馆藏古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新华月报》《山西日报》等重要报刊,在这里也一本不缺、一页不少地保存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运城读书的机关干部李林告诉记者,他当年在学校时,每到下午活动和自习时间便和同学一起来到图书馆的阅览室读书看报,从馆内最新的报刊中了解社会。在图书馆中的阅读为他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运城学院中文系教授孟肇永先生曾经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老运城市的图书馆里有许多好东西。上世纪80年代,他为了研究蒲州诗人吴雯,曾经在馆内找到一部纪晓岚主编的清代古书——吴雯诗集《莲洋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李云琴馆长告诉记者,除了孟肇永先生,运城学院颇有影响的教授王树山等均多次在馆内查阅过资料,他们又把查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编写成书籍,让不计其数的运城人受益。曾经,有一位德国学者为了研究盐池的制盐工艺在运城图书馆待了半个月,查找到了准确的资料。
据介绍,过去馆内持借阅卡的读者有两千余人。加上在阅览室阅读的流动读者,每年有数万人在图书馆中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
有哲人说过,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阅读吧!在阅读中你会与智者对话,你会找到自己。阅读是一个人终身的事业,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道路。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阅读的人越多,这座城市的品位就会越高。而在一座有品味的城市中,图书馆无疑就是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4年前,原本位于红旗街关王庙内的有四层楼之高的区图书馆,因为有区里要开发关王庙,被迫拆迁,移到了盐湖会堂北侧。古籍堆放在拥挤的仓库中,8万余册图书则被搬上了会堂三楼、四楼,阅览室和借阅窗口移至会堂五楼。这些地方建设设计本为展览之用,每平方米仅有250公斤承重,如今却堆上了需要每平方米承重1000公斤的图书和铁架。
因为是临时馆舍,馆内不仅空间逼仄,而且条件较差。三四楼的后墙因仅用泡沫板遮挡,在风雨的侵蚀下,如今已然破烂。图书距不时渗入的雨水仅有几尺之遥。因为经费短缺,无法增加保护措施,几千块馆藏木刻版已出现变形、老化。馆藏近50年的《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因为没有书库目前还堆积在关王庙的地下室里,经受潮湿、虫蛀的侵害。
因经费不足,馆内新书入藏每年呈下降趋势。国家规定三级图书馆必须由财政部门拨付购书经费,保证年入藏新书在3000册以上,现全国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人均0.60元。而盐湖馆区财政每年拨付全部经费只有8万元,馆里每年还需给会堂支付管理费1.4万元、电费2.5万元(会堂电费按每度电1元收取),所剩经费还要承担办公、购书、农村图书室辅导等开支。
搬迁到会堂后因为条件所限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被迫关闭,致使区图书馆服务停留在传统服务的手段,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无法形成。文化部和全国共享工程办公室规划:到2010年资源共享工程将实现县县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中心,村村建有基层服务点。因为运城目前还没有固定的图书馆址,文化部和山西省文化厅对基层馆共享工程建设的资金和设备在2005年以后就冻结,所以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服务手段目前在运城市区成为空白。
几年中,在省文化厅、省图书馆等上级部门的督促下,李云琴曾经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过申请,均没有效果。“跑过太多次,也失望过太多次,现在没有什么奢望了,只求把图书馆的每一页纸都保存好,要对得起几代图书馆人的辛勤工作。”李云琴说。
她说河东一鹤写了篇文章:文化运城没有文化,文化人没有活动的地方,甚至没有公共阅读和交流的地方。河东一鹤在为图书馆呼吁了。可是,有多少领导能听到呢?
一位老干部说,目前,运城经济运行的文化含量日益增大,文化作用日益突出,经济与文化的一体互动,合则双赢,离则两伤。珍贵的古籍善本作为文明的载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应当彰显而不应当埋没,应当保护而不应当任其自生自灭。
运城,呼唤属于自己的图书馆。
“运城曾经有过自己的图书馆,多年前,因为图书馆的工作有特色,还上过《人民日报》哩!”一位老干部说。
5月26日下午,记者踏上了探访运城图书馆历史之路。在盐湖会堂北侧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见到了盐湖区图书馆馆长李云琴。
原运城图书馆今盐湖区图书馆发端于1937年。那一年,日寇的铁蹄踏入太原前夕,省图书馆为了保护三晋的文化血脉,使馆内珍贵的古籍善本免于战火,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古书南迁躲避战乱。在运往西安途中,因黄河风高浪急难以渡过,书籍被搁置在了运城河东书院内。新中国成立后,运城有了图书馆,这些珍贵的藏书才有了安身之所。这些古籍中最早的有明朝万历年间的书籍,距今已有约400年。
成立于1958年的运城县图书馆,几经变迁,改为盐湖区图书馆,馆内收藏古籍2.5万册,其中有善本500册,近年来被全国数家出版社利用出版。馆内收藏有清代光绪年间的木刻版《山西通志》和《山佑石刻丛书》。1987年木刻版被京城的中国书店租用,在全国出版发行了300套《山西通志》,这套《山西通志》木刻版是由“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河东名士贤达所刻,曾经受到过梁启超等人的高度赞扬。梁启超曾说,这套通志雕刻制作的精美程度足以作为全国各省通志的范本。数千块通志木版就珍藏在图书馆中,已成为镇馆之宝。
图书馆现存书18万余册。除了珍贵的馆藏古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新华月报》《山西日报》等重要报刊,在这里也一本不缺、一页不少地保存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运城读书的机关干部李林告诉记者,他当年在学校时,每到下午活动和自习时间便和同学一起来到图书馆的阅览室读书看报,从馆内最新的报刊中了解社会。在图书馆中的阅读为他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运城学院中文系教授孟肇永先生曾经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老运城市的图书馆里有许多好东西。上世纪80年代,他为了研究蒲州诗人吴雯,曾经在馆内找到一部纪晓岚主编的清代古书——吴雯诗集《莲洋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李云琴馆长告诉记者,除了孟肇永先生,运城学院颇有影响的教授王树山等均多次在馆内查阅过资料,他们又把查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编写成书籍,让不计其数的运城人受益。曾经,有一位德国学者为了研究盐池的制盐工艺在运城图书馆待了半个月,查找到了准确的资料。
据介绍,过去馆内持借阅卡的读者有两千余人。加上在阅览室阅读的流动读者,每年有数万人在图书馆中度过了美好的阅读时光。
有哲人说过,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阅读吧!在阅读中你会与智者对话,你会找到自己。阅读是一个人终身的事业,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道路。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阅读的人越多,这座城市的品位就会越高。而在一座有品味的城市中,图书馆无疑就是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4年前,原本位于红旗街关王庙内的有四层楼之高的区图书馆,因为有区里要开发关王庙,被迫拆迁,移到了盐湖会堂北侧。古籍堆放在拥挤的仓库中,8万余册图书则被搬上了会堂三楼、四楼,阅览室和借阅窗口移至会堂五楼。这些地方建设设计本为展览之用,每平方米仅有250公斤承重,如今却堆上了需要每平方米承重1000公斤的图书和铁架。
因为是临时馆舍,馆内不仅空间逼仄,而且条件较差。三四楼的后墙因仅用泡沫板遮挡,在风雨的侵蚀下,如今已然破烂。图书距不时渗入的雨水仅有几尺之遥。因为经费短缺,无法增加保护措施,几千块馆藏木刻版已出现变形、老化。馆藏近50年的《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因为没有书库目前还堆积在关王庙的地下室里,经受潮湿、虫蛀的侵害。
因经费不足,馆内新书入藏每年呈下降趋势。国家规定三级图书馆必须由财政部门拨付购书经费,保证年入藏新书在3000册以上,现全国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人均0.60元。而盐湖馆区财政每年拨付全部经费只有8万元,馆里每年还需给会堂支付管理费1.4万元、电费2.5万元(会堂电费按每度电1元收取),所剩经费还要承担办公、购书、农村图书室辅导等开支。
搬迁到会堂后因为条件所限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被迫关闭,致使区图书馆服务停留在传统服务的手段,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无法形成。文化部和全国共享工程办公室规划:到2010年资源共享工程将实现县县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中心,村村建有基层服务点。因为运城目前还没有固定的图书馆址,文化部和山西省文化厅对基层馆共享工程建设的资金和设备在2005年以后就冻结,所以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服务手段目前在运城市区成为空白。
几年中,在省文化厅、省图书馆等上级部门的督促下,李云琴曾经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过申请,均没有效果。“跑过太多次,也失望过太多次,现在没有什么奢望了,只求把图书馆的每一页纸都保存好,要对得起几代图书馆人的辛勤工作。”李云琴说。
她说河东一鹤写了篇文章:文化运城没有文化,文化人没有活动的地方,甚至没有公共阅读和交流的地方。河东一鹤在为图书馆呼吁了。可是,有多少领导能听到呢?
一位老干部说,目前,运城经济运行的文化含量日益增大,文化作用日益突出,经济与文化的一体互动,合则双赢,离则两伤。珍贵的古籍善本作为文明的载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应当彰显而不应当埋没,应当保护而不应当任其自生自灭。
运城,呼唤属于自己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