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材中渗透着大量环境教育的内容,为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提供了素材,确定了方向。作为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高中地理教学这一载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7月3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只有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只有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城市才能让未来更美好,只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才能让地球家园更美好”。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对环境变化积极应对,首先需要对环境有足够的认知。地理学恰好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它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高中地理课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研究的问题与环境息息相关,地理教育中强调“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高中地理教学这一载体,努力实现对学生进行环境认知和环境教育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协调人地关系,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拥有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知识、树立环保道德,发挥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渠道作用作了以下尝试:
  
  1.充分挖掘并恰当充实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高中地理课本中,有许多章节都涉及关于环境的知识,渗透在教材中的这些环境教育内容,为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提供了素材,确定了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选择多元化的环境信息,丰富环境教育的内容,利用各种资料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使学生明确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他们的全球意识,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比如,高中地理必修课本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介绍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上我向学生讲解“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时,通过对地球存在生命物质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唯一有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球,尽管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努力,但是仍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其他星球,在高中阶段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理环境是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而且必须做的。
  
  2.尝试用不同的地理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地理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必须冲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并结合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以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素质。例如:案例教学与角色扮演相结合,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不同角色,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又如:在讲到河流的综合开发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淮河流域生态治理的讨论会,让学生分别扮演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居民等。教学中也可以用对比法分析某种人类活动产生的利与弊,比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影响,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更优质方便的生活条件,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诸多难题,如城市气象及其次生灾害的防治。另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在教《地质灾害》这一节时,可从网络下载地震、火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像做成课件,再结合2008年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近期灾害事件,设计开放性问题:①你知道地震、泥石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吗?②为什么在这些地方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泥石流’③若遇到地震、泥石流,你会采用什么样的逃生方法·学生通过对这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进行思考,不但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通过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行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走出课堂,利用课外的热点事实和资料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和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每年“6·5”世界环境日、“3·12”植树节等就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通过校电视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等。另外,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提高了环保意识,又深化了地理课本上相关知识的学习。
  
  4.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实践的机会,倡导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环境意识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实践,而且只有投入实践才能体现其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 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干旱洪涝、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义务,我们地理教育在环境教育中应承担重要的责任。作为地理教师,应抓住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努力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将来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环境污染进行分类并找出与中学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提出教师应注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的理念,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懂得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方法,提高了种学素养,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 科学发展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着各种污染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化学会针对日益严
摘要:化学实验能力是指运用实验手段去观察化学现象,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高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师进行基本操作的指导、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以及巧妙的习题评讲。  关键词:实验能力  基本操作 探究性    化学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要提高高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重视基本操作的训练    在经过了初中的学习培训后,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在碘酸钠诱导的视网膜变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细胞实验:选取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稳定细胞系(ARPE-19),采用不同浓度碘酸钠刺激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收治27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27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中,实施手术34例次。胆肠Roux-en-Y吻
目的: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可能增加脑卒中事件风险,但是迄今为止,这两者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系统地评价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发病/死亡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强调师生交往,教师在课堂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质疑问难,合作交流,使课堂活跃起来。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合作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黄精多糖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影响,以评价黄精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为防治脑老化提供新的措施。  方法:本实验雄性SD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文章从发展小额贷款组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开始,农村小额贷款组织的定位与模式构想在文中可体现出来,作为民间金融组织的一种创新模式,小额贷款组织对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 农村金融 民间融资 小额贷款组织  从目前我国五个小额贷款试点地区的运作情况看,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状态仍然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