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主要特性。方法 随机抽取在医院自 2016年 1 月至 2017 年1 月就诊的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者共有 80 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然后在该阶段选取其他类型的小儿哮喘者共有 80 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症状表现特性。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发热、严重喘息与伴有肺炎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胸片斑片影与气肿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肝功能与心肌酶异常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肺纹理加强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 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同其他类型的哮喘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中可根据这些特性进行诊断。
关键词:小儿哮喘;儿童;肺炎支原体;诊断
肺炎支原体属于引起小儿哮喘的因素之一[1]。然而由于该病原菌的抗体在发作后的一周才能产生,因此在早期无法应用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诊断,无法早期进行治疗,延误病情,甚至造成病情的恶化[2]。因此,分析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主要特性能够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试验,具体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医院自 2016年 1 月至 2017 年1 月就诊的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者共有 80 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然后在该阶段选取其他类型的小儿哮喘者共有 80 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研究组中共有男性 46 例,女性 34例;病人的年龄分布为0.7 – 12 岁,平均值是(4.0±1.8)岁。在对照组中共有男性 45 例,女性 35例;病人的年龄分布为0.7 – 11 岁,平均值是(3.8±1.6)岁。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不会干扰研究的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并记录全部研究对象的主要表现与病情状况,然后开展影像学胸部X线检测,并采集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液经实验室血常规与肝肾功能检测,比较两组的症状表现与特性。
1.3 统计学方法
获取的数据用统计学常用的软件 SPSS22.0 进行处理,对于发热比例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进行描述,开展 χ 2 检验,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等计量资料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描述,开展 t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 P < 0.05 则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发热、严重喘息与伴有肺炎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胸片斑片影与气肿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肝功能与心肌酶异常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肺纹理加强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 < 0.05),详见表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小儿高发的呼吸系统病症,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3]。基于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诊断难度增加[4],本文分析该病的主要症状特性,结果为研究组病人的发热、严重喘息与伴有肺炎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胸片斑片影与气肿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肝功能与心肌酶异常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肺纹理加强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 < 0.05),由此可知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主要症状包含发热、严重喘息与大多数伴有肺炎,实验室检测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增加、肝功能与心肌酶指标发生异常则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经胸片检测出现斑片影与气肿也应警惕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肺炎支原体能够破坏机体的气管上皮细胞与粘膜组织,导致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淋巴细胞组成与功能的异常,进一步刺激机体的炎症因子的产生,激发变态反应,从而产生哮喘[5]。同时,肺炎支原体能够引起神经递质与关键酶的功能异常,导致机体的气道发生结构改变与炎性反应,增强其内壁黏膜组织的敏感度与反应性,以至于即使轻度地外界刺激即能够引起平滑肌的收缩反应,引起哮喘[6]。
综上所述,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同其他类型的哮喘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中可根据这些特性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 刘秀蜀.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36):44.
[2] 陳燕.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1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2):235,237.
[3]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5):3030.
[4] 戴蔷蕾,郑跃杰.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10,30(6):46-47.
[5] 陈志敏.肺炎支原体与支气管哮喘[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01-704.
[6] 朱伟雄,肖勇.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22):3511- 3513.
关键词:小儿哮喘;儿童;肺炎支原体;诊断
肺炎支原体属于引起小儿哮喘的因素之一[1]。然而由于该病原菌的抗体在发作后的一周才能产生,因此在早期无法应用抗体检测的方法进行诊断,无法早期进行治疗,延误病情,甚至造成病情的恶化[2]。因此,分析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主要特性能够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试验,具体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医院自 2016年 1 月至 2017 年1 月就诊的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者共有 80 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然后在该阶段选取其他类型的小儿哮喘者共有 80 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研究组中共有男性 46 例,女性 34例;病人的年龄分布为0.7 – 12 岁,平均值是(4.0±1.8)岁。在对照组中共有男性 45 例,女性 35例;病人的年龄分布为0.7 – 11 岁,平均值是(3.8±1.6)岁。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不会干扰研究的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并记录全部研究对象的主要表现与病情状况,然后开展影像学胸部X线检测,并采集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液经实验室血常规与肝肾功能检测,比较两组的症状表现与特性。
1.3 统计学方法
获取的数据用统计学常用的软件 SPSS22.0 进行处理,对于发热比例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进行描述,开展 χ 2 检验,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等计量资料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描述,开展 t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 P < 0.05 则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发热、严重喘息与伴有肺炎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胸片斑片影与气肿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肝功能与心肌酶异常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肺纹理加强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 < 0.05),详见表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小儿高发的呼吸系统病症,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3]。基于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诊断难度增加[4],本文分析该病的主要症状特性,结果为研究组病人的发热、严重喘息与伴有肺炎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胸片斑片影与气肿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肝功能与心肌酶异常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 < 0.05),研究组病人的肺纹理加强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 < 0.05),由此可知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主要症状包含发热、严重喘息与大多数伴有肺炎,实验室检测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增加、肝功能与心肌酶指标发生异常则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经胸片检测出现斑片影与气肿也应警惕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肺炎支原体能够破坏机体的气管上皮细胞与粘膜组织,导致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淋巴细胞组成与功能的异常,进一步刺激机体的炎症因子的产生,激发变态反应,从而产生哮喘[5]。同时,肺炎支原体能够引起神经递质与关键酶的功能异常,导致机体的气道发生结构改变与炎性反应,增强其内壁黏膜组织的敏感度与反应性,以至于即使轻度地外界刺激即能够引起平滑肌的收缩反应,引起哮喘[6]。
综上所述,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同其他类型的哮喘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中可根据这些特性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 刘秀蜀.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36):44.
[2] 陳燕.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1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2):235,237.
[3]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5):3030.
[4] 戴蔷蕾,郑跃杰.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10,30(6):46-47.
[5] 陈志敏.肺炎支原体与支气管哮喘[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01-704.
[6] 朱伟雄,肖勇.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22):3511- 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