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教育已更多地引起了社會的关注。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民主”“关爱”中体味生命哲理,应在初中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在语文课外阅读中丰富生命教育的情感,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生命教育实效。
关键词:语文 生命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生命教育已愈来愈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探索出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命的意识,开发生命的潜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对此,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践。
1 让学生在课堂“民主”“关爱”中体味生命哲理
在过去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的要求的是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以语文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围着语文教师转。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是主宰者,学生完全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最大限度地教,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这样学生完全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者,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难以谈起。我们所提倡的生命化的语文课堂则不同,它要求我们彻底改变 “老师为中心”的课堂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语文课堂上彻底摒弃“教师为中心”的观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要更多地学会自主探索、思考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和“眼中有学生”,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做到充分信任学生,把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应有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思考和学生的自我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让自己的行为受到肯定和赏识,希望自已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这是学生的内心发展需要。有的同学,对问题的解答不是很正确,但他在提出问题上有特长;有的同学,有些答案不是很全面,但在语言表达上十分的有条理;有的同学,可能思考与老师的要求很不一致,但有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因为这部分学生基础不好,有着比较强烈的自卑感,在学习上信心不足,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微小的闪光点缺少发现,眼中最多的是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那他们的自卑感就会更加强烈,成功就会与他们渐行渐远,人生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为灰色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不懂的难题,从中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肯定学生参与的一切活动,肯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绩,肯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切创新和自我探索,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成长,在民主关爱的情境中提高人文素养和生命素养。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恢复,使学生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由之路。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我们确立民主关爱的意识,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让关爱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初中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让生命教育给学生更多、更大的触动。
2 在初中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做到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从这个任务来看,应把人性中最主要的东西——生命和爱放到重要的位置,不断采取一些措施去挖掘、教育学生要更加珍视生命,感受生命。在生活中要树立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构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努力提升生命品质,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发展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里面蕴含着很多生命教育的素材。郑振铎的《海燕》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故乡的春天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作者在对小燕子的描写从四方面着笔:一是写小燕子的外形:“可爱的活泼的”;二是写小燕子的飞翔:“斜飞”“快”;三是写小燕子的憩息:“粗而有致的小黑点”“图画”;四是写小燕子与故乡人家的亲密关系:“融融泄泄”。其外形与憩息属于静态描写;飞翔属于动态描写。在“误认”和不断地反问中,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美好心态。认真进行阅读,就会给人以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强烈感染。
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以大量史料,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南京的血腥暴行,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以记叙性史料为主,兼以精当的议论抒情,来揭示事件的本质。笔者在教学时,把本文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观看影片,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了解那段历史;第二课时,借助史料,运用寻读等方法,体会报告文学的整体特征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针对情感教育设置讨论,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同时,笔者在教学中,还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 在授课过程与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对生命践踏的憎恨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3 在语文课外阅读中丰富生命教育的情感
人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前行的,让学生学会阅读,靠书本上的内容远远不够,必须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所以无论从知识的丰富发展来看,还是着眼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来看,着力强化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对学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笔者要求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卧病在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回归到战斗队伍中来,为了顺应时代对文学的需求,以及社会对理想人格的呼唤,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人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读完这本名著后,我启发学生思考 “生命的意义”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价值的?他为什么想得那样深刻?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回答说,保尔是病愈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时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因为保尔自己就多次经历生与死的考验,这段名言就是他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就是对后人的警示,所以他想得那样深刻,从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当然,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深化思考,就会找到更多的加强生命教育的途径,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正元.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月日月
[2] 邵子华.语文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语文学刊.2006年4月
关键词:语文 生命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生命教育已愈来愈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探索出能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命的意识,开发生命的潜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对此,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践。
1 让学生在课堂“民主”“关爱”中体味生命哲理
在过去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的要求的是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以语文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围着语文教师转。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是主宰者,学生完全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最大限度地教,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这样学生完全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者,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难以谈起。我们所提倡的生命化的语文课堂则不同,它要求我们彻底改变 “老师为中心”的课堂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语文课堂上彻底摒弃“教师为中心”的观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要更多地学会自主探索、思考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和“眼中有学生”,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做到充分信任学生,把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应有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思考和学生的自我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让自己的行为受到肯定和赏识,希望自已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这是学生的内心发展需要。有的同学,对问题的解答不是很正确,但他在提出问题上有特长;有的同学,有些答案不是很全面,但在语言表达上十分的有条理;有的同学,可能思考与老师的要求很不一致,但有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注,因为这部分学生基础不好,有着比较强烈的自卑感,在学习上信心不足,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的微小的闪光点缺少发现,眼中最多的是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那他们的自卑感就会更加强烈,成功就会与他们渐行渐远,人生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为灰色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不懂的难题,从中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肯定学生参与的一切活动,肯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绩,肯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切创新和自我探索,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成长,在民主关爱的情境中提高人文素养和生命素养。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恢复,使学生思维的开放、智慧的碰撞成为可能,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由之路。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我们确立民主关爱的意识,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让关爱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初中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让生命教育给学生更多、更大的触动。
2 在初中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做到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从这个任务来看,应把人性中最主要的东西——生命和爱放到重要的位置,不断采取一些措施去挖掘、教育学生要更加珍视生命,感受生命。在生活中要树立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构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努力提升生命品质,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发展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里面蕴含着很多生命教育的素材。郑振铎的《海燕》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故乡的春天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作者在对小燕子的描写从四方面着笔:一是写小燕子的外形:“可爱的活泼的”;二是写小燕子的飞翔:“斜飞”“快”;三是写小燕子的憩息:“粗而有致的小黑点”“图画”;四是写小燕子与故乡人家的亲密关系:“融融泄泄”。其外形与憩息属于静态描写;飞翔属于动态描写。在“误认”和不断地反问中,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美好心态。认真进行阅读,就会给人以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强烈感染。
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以大量史料,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南京的血腥暴行,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以记叙性史料为主,兼以精当的议论抒情,来揭示事件的本质。笔者在教学时,把本文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观看影片,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了解那段历史;第二课时,借助史料,运用寻读等方法,体会报告文学的整体特征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针对情感教育设置讨论,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同时,笔者在教学中,还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 在授课过程与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对生命践踏的憎恨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3 在语文课外阅读中丰富生命教育的情感
人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前行的,让学生学会阅读,靠书本上的内容远远不够,必须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所以无论从知识的丰富发展来看,还是着眼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来看,着力强化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对学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笔者要求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向善向美的原动力。卧病在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希望通过文学创作回归到战斗队伍中来,为了顺应时代对文学的需求,以及社会对理想人格的呼唤,作者塑造了革命和建设中产生出来的青年英雄形象,把同时代人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涯和富有激情的建设蓝图描绘了出来。读完这本名著后,我启发学生思考 “生命的意义”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价值的?他为什么想得那样深刻?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回答说,保尔是病愈后,在烈士墓前面对新生和缅怀烈士时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因为保尔自己就多次经历生与死的考验,这段名言就是他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就是对后人的警示,所以他想得那样深刻,从而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当然,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深化思考,就会找到更多的加强生命教育的途径,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正元.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月日月
[2] 邵子华.语文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语文学刊.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