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课程改革,从开课依据、整体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展望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通识性的课程,在学院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基础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该课程的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应当跟随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发生改变,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既是公共通识课,又是一门基本技能培养与训练的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初期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系列的第一门课,它的教学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具有重要影响。应当尽量淡化《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界限,逐步加深信息技术对各专业的渗透,强化课程影响力。同时,该课程也是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的必备课程。
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有三点。一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为指导,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根据本课程的需要,在全国等级考试对本课程的要求与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项目。 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工程化”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工作场景导入→工作实训+知识链接→知识评价为主线推进学习进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设计开发课程。三是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乐趣,引导并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教学资源“中粒度”构建,教学内容灵活组织。
课程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这部分主要是利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对计算机数据文件进行有序管理,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过程、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Windows 7的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Windows 7控制面板的操作、Windows 7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今计算机上安装的主流操作系统已经由Windows XP转为Windows 7了,此外最新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对操作系统的操作也已更改为Windows 7。第二部分包括Office2010系列的三个软件: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主要内容包括Word2010文档编辑、复杂表格制作、长文档排版,Excel2010数据的编辑与处理,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的创建与效果制作。Office系列的三个軟件应用程度比较高,大部分的新生在以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但是对其中的知识和应用技巧并不能达到熟练和掌握。以word2010举例,在长文档编排中对文档内容进行分节,设置文档目录,设置奇偶页页眉页脚等在实际使用中都很重要的,但很多同学未必了解。另外在excel2010中,填充柄、函数的配合使用以及一些数据的处理功能,有很强烈的实际利用价值,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第三部分内容为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应用包括熟悉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和防范等。第四部分内容包括利用Internet查询有关资料、收发邮件,利用Internet进行信息检索。这部分主要是学会使用一些网络工具的能力。
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有四种。一是企业调研法,深入学校合作企业一线,了解企事业单位所需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而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实训任务。二是教做学一体化法,把教、做、学各个部分环节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结构和系统,具备新的功能。三是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计算机基础实训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实践技能和经验。四是启发式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培养乐趣。
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为以证带考,即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 Office,获得证书从而获得课程学分。这种方式是希望通过等级考试更好得检验课程质量,实现教考分离。在国家考试中心新发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2013年版)中,二级考试科目新增加Ms office高级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可以完全覆盖Ms office高级应用。因此也鼓励学生报考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课程的展望包括三点。展望1:岗位能力需求驱动,不断挖掘并更新真实需求。需要深度挖掘企业对招聘相关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真实需求,根据高职教育规律,按“实用性”重构内容,“工程化”贯穿始终,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展望2:“信息处理能力”与“计算思维”双构建。课程应既满足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构建,同时又致力于构建“计算思维”,达到一种平衡。展望3:培养将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乐趣”。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实现很多靠原始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本课程应致力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工具的乐趣,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或技能这样简单而刻板。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通识性的课程,在学院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基础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该课程的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应当跟随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发生改变,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既是公共通识课,又是一门基本技能培养与训练的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初期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系列的第一门课,它的教学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具有重要影响。应当尽量淡化《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界限,逐步加深信息技术对各专业的渗透,强化课程影响力。同时,该课程也是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的必备课程。
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有三点。一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为指导,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根据本课程的需要,在全国等级考试对本课程的要求与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项目。 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工程化”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工作场景导入→工作实训+知识链接→知识评价为主线推进学习进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设计开发课程。三是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乐趣,引导并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教学资源“中粒度”构建,教学内容灵活组织。
课程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这部分主要是利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对计算机数据文件进行有序管理,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过程、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Windows 7的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Windows 7控制面板的操作、Windows 7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今计算机上安装的主流操作系统已经由Windows XP转为Windows 7了,此外最新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对操作系统的操作也已更改为Windows 7。第二部分包括Office2010系列的三个软件: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主要内容包括Word2010文档编辑、复杂表格制作、长文档排版,Excel2010数据的编辑与处理,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的创建与效果制作。Office系列的三个軟件应用程度比较高,大部分的新生在以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但是对其中的知识和应用技巧并不能达到熟练和掌握。以word2010举例,在长文档编排中对文档内容进行分节,设置文档目录,设置奇偶页页眉页脚等在实际使用中都很重要的,但很多同学未必了解。另外在excel2010中,填充柄、函数的配合使用以及一些数据的处理功能,有很强烈的实际利用价值,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第三部分内容为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应用包括熟悉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和防范等。第四部分内容包括利用Internet查询有关资料、收发邮件,利用Internet进行信息检索。这部分主要是学会使用一些网络工具的能力。
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有四种。一是企业调研法,深入学校合作企业一线,了解企事业单位所需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而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实训任务。二是教做学一体化法,把教、做、学各个部分环节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结构和系统,具备新的功能。三是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计算机基础实训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实践技能和经验。四是启发式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培养乐趣。
课程目前的考核方式为以证带考,即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 Office,获得证书从而获得课程学分。这种方式是希望通过等级考试更好得检验课程质量,实现教考分离。在国家考试中心新发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2013年版)中,二级考试科目新增加Ms office高级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可以完全覆盖Ms office高级应用。因此也鼓励学生报考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课程的展望包括三点。展望1:岗位能力需求驱动,不断挖掘并更新真实需求。需要深度挖掘企业对招聘相关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真实需求,根据高职教育规律,按“实用性”重构内容,“工程化”贯穿始终,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展望2:“信息处理能力”与“计算思维”双构建。课程应既满足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构建,同时又致力于构建“计算思维”,达到一种平衡。展望3:培养将计算机作为工具的“乐趣”。计算机能帮助我们实现很多靠原始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本课程应致力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工具的乐趣,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或技能这样简单而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