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26-01
小儿秋季腹泻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诊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等现象[1]。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呕吐、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2]。基于该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其中,男57例,女29例;患者年龄为8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57±0.26岁;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3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2.1对照组中,1岁之下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1袋;1—2岁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1—2袋;2岁之上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2—3袋。
1.2.2治疗组中,1岁之下患者每日服用2次参苓白术散,总剂量为0.5剂;1岁之上患者每日服用2次参苓白术散,总剂量为1剂。该药剂主要成分为:甘草3g、鸡内金3g、桔梗3g、炒扁豆3g、薏苡仁6g、山药6g、茯苓3g、白术6g及党参3g;对于伴有呕吐严重的患者,应加半夏6g;对于伴有表热显著的患者,应加连翘3g;对于伴有食滞内停的患者,应加山楂3g;对于伴有腹部胀痛的患者,应加木香3g。上述各成分加200ml水煎煮30分钟,取汁50ml。
1.3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大便性状显著好转,且腹泻次数减少;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3]。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3/43),其中,41例为痊愈,占95.35%,2例为有效,占4.65%,0例为无效,占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35/43),其中,28例为痊愈,占65.11%,7例为有效,占16.28%,8例为无效,占18.6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
治疗组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时间为(2.36±1.08)d,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1.64±1.13)d,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2.22±1.01)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3.82±1.24)d;对照组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时间为(3.61±1.17)d,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3.47±1.41)d,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4.60±1.98)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5.87±1.32)d。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出现在2岁之下儿童群体中,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及营养不良等现象。该种疾病在中医上属于“泄泻”范畴,参苓白术散对该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该药剂中的甘草成分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鸡内金成分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桔梗成分具有理气和胃的作用;薏苡仁、山药成分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茯苓、白术等成分具有燥湿健脾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渗湿止泻、健脾益气的作用。因此,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但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且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因此,参苓白术散值得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勇,陈娟.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4(01):152--153.
[2]彭梅.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2,05(12):1327--1328.
[3] 王玉芳.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J]. 中国药业,2012,13(16):410--411.
[4] 马显振.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1(06):520--521.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26-01
小儿秋季腹泻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诊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等现象[1]。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呕吐、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等[2]。基于该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其中,男57例,女29例;患者年龄为8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57±0.26岁;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3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2.1对照组中,1岁之下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1袋;1—2岁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1—2袋;2岁之上患者每日服用3次思密达,总剂量为2—3袋。
1.2.2治疗组中,1岁之下患者每日服用2次参苓白术散,总剂量为0.5剂;1岁之上患者每日服用2次参苓白术散,总剂量为1剂。该药剂主要成分为:甘草3g、鸡内金3g、桔梗3g、炒扁豆3g、薏苡仁6g、山药6g、茯苓3g、白术6g及党参3g;对于伴有呕吐严重的患者,应加半夏6g;对于伴有表热显著的患者,应加连翘3g;对于伴有食滞内停的患者,应加山楂3g;对于伴有腹部胀痛的患者,应加木香3g。上述各成分加200ml水煎煮30分钟,取汁50ml。
1.3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现象;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大便性状显著好转,且腹泻次数减少;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3]。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3/43),其中,41例为痊愈,占95.35%,2例为有效,占4.65%,0例为无效,占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35/43),其中,28例为痊愈,占65.11%,7例为有效,占16.28%,8例为无效,占18.6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
治疗组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时间为(2.36±1.08)d,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1.64±1.13)d,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2.22±1.01)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3.82±1.24)d;对照组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时间为(3.61±1.17)d,呕吐症状消失时间为(3.47±1.41)d,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4.60±1.98)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5.87±1.32)d。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出现在2岁之下儿童群体中,严重时导致患者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及营养不良等现象。该种疾病在中医上属于“泄泻”范畴,参苓白术散对该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该药剂中的甘草成分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鸡内金成分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桔梗成分具有理气和胃的作用;薏苡仁、山药成分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茯苓、白术等成分具有燥湿健脾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渗湿止泻、健脾益气的作用。因此,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但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1.39%,且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因此,参苓白术散值得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勇,陈娟.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4(01):152--153.
[2]彭梅.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2,05(12):1327--1328.
[3] 王玉芳.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J]. 中国药业,2012,13(16):410--411.
[4] 马显振.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1(06):5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