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准在《黄河东流去》的前面写到,他希望“重新评估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小说的着眼点不在于重复一次灾荒和战乱的记忆,而是探讨中华民族何以在屡次灾难中战胜困难,不断获得新生,绵延至今。本文将通过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长久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力量。
【关键词】:黄河;民族;生存;延续;精神力量
提到灾荒记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恐怕再没有像中原儿女体会的更为深切了。中原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它在历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中饱尝战火,而黄河的存在,也让中原大地饱受天灾。诚然,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成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原文化,但是黄河的泛滥也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翻开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黄河这个名词总会大量出现,而伴随它的总离不开饥饿和灾荒。黄河水一方面滋养着黄河人,一方面又毁灭和历练着黄河人。就像流淌不息的黄河水终将奔向大海一样,黄河人虽历经波折,却总能战胜磨难,自强不息。
李准的《黄河东流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灾荒题材小说。它向人们展示了黄河滋养下的中原儿女,如何在苦难中怀揣希望奋勇前进。它不仅仅表现了人们承受的灾难和打击,也像作者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探索了“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这也许才是小说的独特之处和厚重之所在。《黄河东流去》中的灾荒,已经变成民族苦难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七户人家,也成了中原儿女的一个缩影。
“黄河东流去”,小说题目中已然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黄河这个意象的选择,十分精切。一方面,黄河是苦难的代名词。历史上的黄河曾无数次淹没中原大地,毁灭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导致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小说在最后也写到:“这个村子在一九三八年时,有二百二十八户,五百七十六口人。经过这一场浩劫,截至一九五零年秋天,从外省逃难陆续回到家乡的,有九十六户人家,二百九十六口人,已知死绝的有二十八户。”数千年来苦难的一角,是洒满血和泪的历史。另一方面,黄河也是文化的象征,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缩影。世世代代扎根于这塊黄土地上的人们,虽历经无数的苦难和艰辛,饱尝痛苦和眼泪,却依然顽强地生活下去。他们用智慧与自然灾害、邪恶势力作斗争,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河赋予了人们坚韧的品格,赋予了人们永不失去的希望。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不灭的希望,最终带领中原儿女重返故土,再次生根发芽。这里的黄河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了具体的事件,升华成一种精神,一种品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民族所经历的苦难灾荒和从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
作者把这种精神上的探索,都熔铸在对具体人物的塑造上。富有特性的民族性格,正像富有特性的黄河那样勤劳、勇敢和淳朴。虽经历无数的灾难,忍受数不尽的痛苦,却始终不屈不挠,勇敢顽强地反抗一切压迫,争取更美好的明天。作者把我们民族的这种优秀品质和坚韧不屈的性格集中概括在李麦、徐秋斋这些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里面,使得这些人物性格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幅缩影。
李麦小时候随父要饭、打长工、当磨倌;父亲去世之后,又跟随后来的丈夫海青牛外出买盐;家园被淹没后,她在绝境中想出各种办法要活下去。她大胆、泼辣、豪爽、热情。她思想开明、勇敢无畏,拥有反抗精神,敢于和地主海南亭斗争,甚至打官司。她思想境界高,在逃难的时候懂得团结协作,集体行动,并且帮助新四军刺探情报,拔掉日军据点。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她看得非常明白:她抓着土对王尾巴说:“这是中国的土?还是日本的土?你爹你爷是在中国土地上长大的,还是在日本国长大的?你王尾巴如今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她的民族气节。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改掉了《大河奔流》中一味拔高的做法,人物不仅仅懂得斗争,也富有人情味,显得更为亲切生动。总的来说,李麦是一个有胆有识,有情有义,集中国广大农民众多优点长处于一身的人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
而徐秋斋是平民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面,他是一个传统文化的集成者,集学理智慧与世俗人生智慧于一身的智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带有中国普通农民常有的缺点的乡村落魄知识分子。他重情义,感念妻子宁可饿死也要给自己留一斗麦的情义,终生不再续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梁晴和嫦娥。他见义勇为,又足智多谋,出头保护村里的古树,帮助李麦为父亲讨要棺材。他又纯朴善良、通情达理,能够理解梁晴为了避免工头纠缠盘起头发的行为,与梁晴和嫦娥流落西安的时候,贫病交加也不让他们供养。但是他身上的缺点 也是很明显的,贪吃,懒惰,迂腐懦弱,不敢和海南亭作面对面的斗争,有时候也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我们在这些人物身上,既能发现我们民族生存延续的珍贵品质,也能够看出作者对民族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和批判。
除了集中在人物身上的这些优秀精神品质之外,家乡情结和纯洁质朴的爱情观也是支持着他们历经艰难,顽强生活下去,义无反顾地返回家乡的动力。正是这些精神力量为他们提供了身体上的动力,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强烈的凝聚力,支持着他们在非人的煎熬中相互扶持,勇敢前行,最终又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土地上,重新生根发芽。
家在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血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华儿女以精神的慰藉,也为他们的灵魂提供了休憩的场所。赤杨岗的难民即使是落脚在小小的沙岗上,也要造起简易的房子。在他们看来,这样才是个“家”,才有了安定感。这种意识源于他们的家乡情结,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受温暖,凝聚力量,鼓励彼此继续前行。而整个中华民族也得益于此,才能世世代代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
作者说,爱情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和品德的镜子。这部以描写苦难生活为主题的小说中,蓝五和雪梅的爱情故事却荡气回肠,让人心折。它起源于乱世之中,却以最平和的死亡方式结束。这一段平凡的爱情,折射出了那个战乱年代,中国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最质朴、最真挚的情感。它不浓烈,却显得真诚;它不奢华,却让人体会到了最平凡的幸福;它不长久,却让人感受到了永恒的伟大。就是在战争中的这么一段简单的故事,牵动着两颗孤苦无依的心,使他们获得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也就是这么一段动人的情缘,使他们两个人最终在另个世界成为了比翼鸟,连理枝。
大灾大难面前,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道德和精神内心。赤炎刚村的十余户人家从洛阳一路逃难到西安,历经八年的颠沛流离,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甘愿自我牺牲的勇气,鼓舞着他们继续生活的希望,也凝聚成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魂魄。正是这种不屈的精神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也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千百年来的中华儿女,不惧艰难险阻,战胜内外敌人,让民族一次次转危为安,铸就了不朽的民族文化,推动着民族的繁荣、发展和延续。
参考文献:
[1]辛烨.《黄河东流去》的文化内涵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阳璐西.《黄河东流去》的民族魂和心理精神[J].芒种.2013.
[3]杨朴.谈《黄河东流去》的人物性格[J].四平师院学报1981(04).
【关键词】:黄河;民族;生存;延续;精神力量
提到灾荒记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恐怕再没有像中原儿女体会的更为深切了。中原的特殊地理位置让它在历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中饱尝战火,而黄河的存在,也让中原大地饱受天灾。诚然,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成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原文化,但是黄河的泛滥也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翻开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黄河这个名词总会大量出现,而伴随它的总离不开饥饿和灾荒。黄河水一方面滋养着黄河人,一方面又毁灭和历练着黄河人。就像流淌不息的黄河水终将奔向大海一样,黄河人虽历经波折,却总能战胜磨难,自强不息。
李准的《黄河东流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灾荒题材小说。它向人们展示了黄河滋养下的中原儿女,如何在苦难中怀揣希望奋勇前进。它不仅仅表现了人们承受的灾难和打击,也像作者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探索了“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这也许才是小说的独特之处和厚重之所在。《黄河东流去》中的灾荒,已经变成民族苦难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七户人家,也成了中原儿女的一个缩影。
“黄河东流去”,小说题目中已然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黄河这个意象的选择,十分精切。一方面,黄河是苦难的代名词。历史上的黄河曾无数次淹没中原大地,毁灭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导致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小说在最后也写到:“这个村子在一九三八年时,有二百二十八户,五百七十六口人。经过这一场浩劫,截至一九五零年秋天,从外省逃难陆续回到家乡的,有九十六户人家,二百九十六口人,已知死绝的有二十八户。”数千年来苦难的一角,是洒满血和泪的历史。另一方面,黄河也是文化的象征,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缩影。世世代代扎根于这塊黄土地上的人们,虽历经无数的苦难和艰辛,饱尝痛苦和眼泪,却依然顽强地生活下去。他们用智慧与自然灾害、邪恶势力作斗争,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河赋予了人们坚韧的品格,赋予了人们永不失去的希望。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不灭的希望,最终带领中原儿女重返故土,再次生根发芽。这里的黄河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了具体的事件,升华成一种精神,一种品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民族所经历的苦难灾荒和从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
作者把这种精神上的探索,都熔铸在对具体人物的塑造上。富有特性的民族性格,正像富有特性的黄河那样勤劳、勇敢和淳朴。虽经历无数的灾难,忍受数不尽的痛苦,却始终不屈不挠,勇敢顽强地反抗一切压迫,争取更美好的明天。作者把我们民族的这种优秀品质和坚韧不屈的性格集中概括在李麦、徐秋斋这些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里面,使得这些人物性格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幅缩影。
李麦小时候随父要饭、打长工、当磨倌;父亲去世之后,又跟随后来的丈夫海青牛外出买盐;家园被淹没后,她在绝境中想出各种办法要活下去。她大胆、泼辣、豪爽、热情。她思想开明、勇敢无畏,拥有反抗精神,敢于和地主海南亭斗争,甚至打官司。她思想境界高,在逃难的时候懂得团结协作,集体行动,并且帮助新四军刺探情报,拔掉日军据点。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她看得非常明白:她抓着土对王尾巴说:“这是中国的土?还是日本的土?你爹你爷是在中国土地上长大的,还是在日本国长大的?你王尾巴如今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她的民族气节。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改掉了《大河奔流》中一味拔高的做法,人物不仅仅懂得斗争,也富有人情味,显得更为亲切生动。总的来说,李麦是一个有胆有识,有情有义,集中国广大农民众多优点长处于一身的人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
而徐秋斋是平民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一方面,他是一个传统文化的集成者,集学理智慧与世俗人生智慧于一身的智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带有中国普通农民常有的缺点的乡村落魄知识分子。他重情义,感念妻子宁可饿死也要给自己留一斗麦的情义,终生不再续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梁晴和嫦娥。他见义勇为,又足智多谋,出头保护村里的古树,帮助李麦为父亲讨要棺材。他又纯朴善良、通情达理,能够理解梁晴为了避免工头纠缠盘起头发的行为,与梁晴和嫦娥流落西安的时候,贫病交加也不让他们供养。但是他身上的缺点 也是很明显的,贪吃,懒惰,迂腐懦弱,不敢和海南亭作面对面的斗争,有时候也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我们在这些人物身上,既能发现我们民族生存延续的珍贵品质,也能够看出作者对民族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和批判。
除了集中在人物身上的这些优秀精神品质之外,家乡情结和纯洁质朴的爱情观也是支持着他们历经艰难,顽强生活下去,义无反顾地返回家乡的动力。正是这些精神力量为他们提供了身体上的动力,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强烈的凝聚力,支持着他们在非人的煎熬中相互扶持,勇敢前行,最终又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土地上,重新生根发芽。
家在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血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华儿女以精神的慰藉,也为他们的灵魂提供了休憩的场所。赤杨岗的难民即使是落脚在小小的沙岗上,也要造起简易的房子。在他们看来,这样才是个“家”,才有了安定感。这种意识源于他们的家乡情结,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受温暖,凝聚力量,鼓励彼此继续前行。而整个中华民族也得益于此,才能世世代代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
作者说,爱情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和品德的镜子。这部以描写苦难生活为主题的小说中,蓝五和雪梅的爱情故事却荡气回肠,让人心折。它起源于乱世之中,却以最平和的死亡方式结束。这一段平凡的爱情,折射出了那个战乱年代,中国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最质朴、最真挚的情感。它不浓烈,却显得真诚;它不奢华,却让人体会到了最平凡的幸福;它不长久,却让人感受到了永恒的伟大。就是在战争中的这么一段简单的故事,牵动着两颗孤苦无依的心,使他们获得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也就是这么一段动人的情缘,使他们两个人最终在另个世界成为了比翼鸟,连理枝。
大灾大难面前,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道德和精神内心。赤炎刚村的十余户人家从洛阳一路逃难到西安,历经八年的颠沛流离,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甘愿自我牺牲的勇气,鼓舞着他们继续生活的希望,也凝聚成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魂魄。正是这种不屈的精神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也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千百年来的中华儿女,不惧艰难险阻,战胜内外敌人,让民族一次次转危为安,铸就了不朽的民族文化,推动着民族的繁荣、发展和延续。
参考文献:
[1]辛烨.《黄河东流去》的文化内涵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阳璐西.《黄河东流去》的民族魂和心理精神[J].芒种.2013.
[3]杨朴.谈《黄河东流去》的人物性格[J].四平师院学报1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