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当代世界环境的变化和对外汉语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旨在为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问题;对策
  1. 引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称,它涵盖了亚太、欧亚、中东、非洲、南太平洋地区等总共65个国家,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借助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进行对外推广,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些方面,保障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各项政策得以顺利开展与实施。从外交方面看,汉语国际推广既是国家外交的润滑剂,也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实施的有效方式。而且汉语国际推广能够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在国际平台的话语权,从而有力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汉语的国际推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把对外汉语教学转向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新思路,把汉语国际推广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了各种支持推动的措施,但语言的向外传播和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速度相比是明显滞后的。在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推广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外部挑战
  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客观上将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西方舆论中长久以来也存在“中国威胁论”这样的质疑。“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周边国家中,存在着不少政府对中国态度骑墙观望、民间不信任情绪滋长的情况。在“中国威胁论”这一不实言论背景下,一些国家对中国发展软实力的举措抱有很深的成见,尤其是中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及相关文化交流活动。同时,汉语作为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之一,给外国汉语学习者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以欧洲人学习汉语为例,其汉语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处在于书写、发音、语言环境,乃至整个语言系统、语言思维习惯都十分不同。
  2.2 内部弱势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与任务》一文中指出,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遇到了两个瓶颈,一个瓶颈是教材,一个瓶颈是教师。在教材的问题上,教材种类过于单一,我国专用教材正式出版的有几百种,但是模式比较单一,都是从中国传统式教学的角度进行编写,缺少面向大学、中学、小学以及社会自学者的分层次教材。其次,教材的形式也相对单调,大多以纸质的为主,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进行汉语推广时,可以考虑教材的发展向网络多媒体教材倾斜。第三,教材的功能比较单一,专业教材虽多,但缺少辅助性教材。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这种辅助性教材的缺少显然属于“短板效应”,制约着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及辅助教材的编写应以学生为主体,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做好本土化教材与普适性教材的协调与互补,这是我国教材编写上仍需努力的。
  汉语的“走出去”,对外汉语人才必不可少,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精通汉语及沿线国家语言的人才呈稀缺态势。截至2016年8月,国家汉办提供的数字表明:马来西亚汉语教师缺口9万,印度尼西亚缺口10万。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中国语言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校课堂学习以及国外留学,人才培养途径较为单一,因此汉语国际推广还面临着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和需要培养本土化教师两方面问题。
  3. 对策
  3.1 “中国威胁论”的化解
  由于中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及相关文化交流活动时常被指责为进行文化侵略及价值观输出的行为,要想汉语国际推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有效成果,我国必须谨慎对待这一问题。汉语的国际传播,就是要通过与当地民众的互动,达到“人心相通”的效果,化解各国民众对中国综合实力发展所产生的担忧及恐慌情绪,否定“中国威胁论”等不实言论,从而营造积极有利的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旦误解与隔阂消融,汉语国际推广道路中的巨大拦路石将得以扫清并取得长足的进展。
  3.2 加强高层次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工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是顺利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必要保证和重要支撑。高等教育不仅应当扩大对外汉语专业招生,还应重视语言课程设置的调整,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息息相关,因此国内高等教育还应当致力于培养大批复合型双语人才,与此同时,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发展。文化人才的“招进来”与“走出去”理应协同推进,例如建立境外大学和教育基地,积极接纳沿线国家留学生,开展国家间文化交流学术会议。
  3.3 加强对外汉语教材建设
  对于语言推广机构來讲,教师和教材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也因此成为最大的难题和挑战。在对教学产品的开发上,国家汉办提出了四点原则:一是中外合作,在内容上进行把关,在形式上提倡多样性,符合当地学习习惯;二是要向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产品方向发展;三是通俗化、大众化,降低学习难度;四是走市场化道路。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国家汉办每年有计划地开发100多种教学产品,带动市场开发的产品有1000多种,形式多种多样、内容极为丰富。但是,即使如此,汉语教材的建设也仍然难与英语教材建设相比,我们应当借鉴英语教材开发理念与模式,开发出更多的汉语教材。
  3.4 汉语国际推广的改进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分布缺少战略规划,降低了汉语国际推广在这些国家的效率。因此,其地理上的战略性分布亟待增强。汉语国际教育应避免一味地强调语法及生硬地灌输文化,而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气氛活跃化及教学内容生动化。此外,汉语国际教育不能只借助传统的教育手段,还应与时俱进,利用网络推动教学,使汉语国际推广的渠道多样化。
  3.5 继续深化汉语考试研究与改革
  为了进一步满足世界范围内不同水平、不同年龄、不同需求汉语学习者的需要,我们必在HSK和YCT考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改革,并开发新的汉语考试类型,以便更为准确地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海外从事汉语教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语言教学考评的标准和依据。
  4. 结论
  综上所述,鉴于世界大环境的改变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汉语国际推广不会一帆风顺。在今后的推广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问题,借鉴他国经验,寻找解决问题之道,促进汉语国际推广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2).
  [2]殷树林,张小雪.汉语国际推广的两个瓶颈及几点对策[J].语文学刊,2009(9).
  [3]李瑞晴.海外孔子学院发展浅析[J].八桂乔刊,2008(1).
  [4]尹海良.对世界汉语热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前沿,2009(2).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社会是个创新的社会,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大学生;能力培养  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全面开展切实有效地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
期刊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文化也具有极强的多元色彩,各个民族的文化会对各个民族的教育带来一定影响。对于藏族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元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多元化教育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藏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多元化教育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藏族;多元化教育;课程设置  引言:我国藏族自治区由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尤其是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和地区,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但餐饮业的食品安全成为餐饮单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也是制约餐饮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全面解决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对餐饮业食品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餐饮业;消费者;
期刊
【摘要】: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生活、学习和人际挫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高校可以从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课余生活中、社会实践中加入磨砺理念,充分利用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探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磨砺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磨砺;教育  磨砺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磨”乃“挫折”、“折磨”之意,“砺”乃磨刀石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规模兴起,为学生勤工俭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简要阐述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地探讨了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勤工俭学相结合,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水平,为其今后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勤工俭学;模式分析;策略探讨  引言  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工作经验,即便许多高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勤工俭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民用航空的发展,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空乘专业掀起了一股热潮。这期间空乘专业的规模初现,完备的教学层次和体系让很多空乘毕业的学生成为现在民航队伍的主力军,但是其中还是有不少问题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空中乘务;现状;研究  前言:  空乘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为核心,能够熟练的掌握民航中的操作与基础的专业技能是根本的保证。空乘是新型的专业,因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奖励,给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不仅可以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热情。本文主要对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进行了论述,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具体应用  引言:  伴随新课改的进行,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
期刊
【摘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德治与法治都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者认为,谈法治与德治首先要从概念入手,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更生层次的理解,法治与德治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前提下,应当让法治现行。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国家。那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应
期刊
【摘要】:开江薅秧歌作为巴渠民间音乐的一个代表和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但随着薅秧歌歌手的相继谢世,会唱薅秧歌的人越来越少,薅秧歌后继乏人成为濒危的山歌品种。本文从开江薅秧歌的起源、发展、基本特征、艺术价值等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的梳理,以求更好地传承、保护和推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  【关键词】:开江薅秧歌;概况;基本特征;艺术价值  开江县,旧名新宁县,有1450多年历史
期刊
【摘要】:本文浅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环境中各个要素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对课程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 终身教育;教育环境;课程发展  一、终身教育观念的树立  一些未来教育研究专家指出,信息社会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持续性的个性化教育。这不仅仅是素质教育,而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突出个性色彩的终身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终身教育指的是“旨在重新组织现存教育制度并发展教育系统以外的整个教育潜力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