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训练计划是培养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好载体。由于目前在管理和指导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现有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效果没有更好发挥,挫伤了学生的创新兴趣。本文根据实际指导情况,提出了将Seminar模式融入具体的指导过程中,着重探讨了该模式的实现过程和管理经验,此模式的实施将对提高SRTP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SRTP;影响因素;Seminar模式
一、引言
目前,高校实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批判精神、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高尚的个人情操,这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需求而实施的一次教改试验。尽管在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生主从位置不合理、教师包办指导甚至带做、学生思想认识上被动、不主动找指导老师、被动的等老师安排其任务等,在管理上部分教师不能主动按照申报书上的时间进度进行指导,临近结题时间匆忙草草结题;有的缺少与学生联系,老师为了避免麻烦,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把超出常规的想法拒之门外,制度化的程度越高,限制创新的负面影响也越明显,这些都使得SRTP实施起不到应有效果。为克服上述情况,本人结合近五年来指导学生SRTP的经验,采用Seminar方法对那些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SRTP的指导探索研究,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他们发挥潜能和特长、发展个性、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二、Seminar模式简介
Seminar模式是大学教学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起源于18世纪德国的格廷根大学,被运用于法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医学等课程的教学,目前已被欧美国家教学所广泛借鉴,是美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范式。亚洲的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也积极引入了此种教学法,现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它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的模式,亦即“讨论式教学”,重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Seminar模式在指导SRTP过程中的实施
Seminar 应用于高校SRTP的过程如下:
1.题目的选择与立项
我校的SRTP主要参与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是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良好的、有富余时间和精力的大学生,时间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进行。
通过师生见面会,采用自荐和与教师相互挑选的双选形式,确定小组成员和研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和学生充分交流,根据每个学生对SRTP的过程、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程度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特点,选择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同时就现有研究基础和科研训练项目给学生们一个介绍。这些工作要在申报前完成,下一步可以让学生在调研基础上通过相互提问的方式交流,基本清楚了解学生拟选题的目的和真正想法;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阐明选题的背景、目的、今后研究工作的步骤和时间节点,指导申报书的填写。这个过程以教师介绍—学生动手—教师检查—学生再改的反复步骤,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确定为小组负责人。
2.过程的组织
Seminar过程的组织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整个研究训练过程的最终效果。大学生的研究能力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因此,在SRTP指导过程中采用引导和讨论式的指导方法,把指导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教师仅仅充当一个裁判的角色,让学生在这场训练中,像运动员一样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充分把他们的主观想法挖掘出来。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想法进行归纳,把成员分成2-3个小组,通过前期资料查阅组内讨论,总结和制定设计方案,然后每组负责人分别做Seminar的主持,重点介绍本组研究方案的优劣和研究制定过程,教师安排下一次Seminar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一起讨论,互相提问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比较,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讨,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创造力。最后,教师再进行提问和点评,对研究细节不明确的和难实现的技术方案,重新调研学习,经小组研究,完善或制定新设计方案,如此反复过程,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学的习惯。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要注意的是在反复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严格掌控SRTP进度,学生要明确每阶段时间节点。项目进度安排在申报书中已经明确列出,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安排内容,对每一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必须要求学生在前一阶段作出计划和实施的提纲,确保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避免项目拖期。只要教师引导好,适当提醒,各个阶段任务目标明确,工作量适当,可操作或可执行性强,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不成问题。
3.方案评价
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技术路线提供一些建议,根据修改后的设计方案,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确定实施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公正的评价各个方案的优劣,对好的思路给予鼓励,对每个小组的工作给予肯定。
4.执行与总结
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项目执行阶段,在该阶段各小组成员合并成大组,由负责人统一分工,重点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教会合理使用支配科研训练费用,按既定技术路线完成项目。Seminar的總结,包含撰写科学研究报告和学生工作总结、指导教师评价总结。在撰写科研报告阶段,一定让学生自己勾画轮廓、列好提纲,再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确定最终提纲,老师不能越俎代庖,论文要让学生自己先写。刚开始学生写出来的论文可能在格式、用词、语言逻辑等方面很不规范,但这时也要从中找出亮点来鼓励学生。教师指导的重点在格式和思想表达上,鼓励并引导学生发表论文做一项SRTP,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科研报告。只有多实践,才能写好研究报告。学生的工作总结主要记录每次讨论后的启发、思路和工作方向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收获和感悟。指导教师评价总结重点是对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对Seminar方式的指导效果的评价,尤其是各小组成员在研究训练中的表现和工作贡献,应该给每个学生打个分数,采用部分公开的方式,对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优秀学生提出表扬。
四、总结
综上所述,应用Seminar模式指导大学生SRTP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的空间,教师一定要做到评价而不参与,管控进程,突出学生在SRTP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我们设立SRTP的目的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效果,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熊小燕.Seminar教学模式在高师教育类课程中的时间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03):180-183.
[2]蒋晓原,李惠娟,赵华绒等.本科生实验技能及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SRTP[J].大学化学,2009,24(03):42-44.
[3]郝建新,殷凤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09):47-48.
[4]王爱民,崔建伟.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05):66-67.
[5]王启宝,解强,韩敏芳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多模式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J].滨州学院学报,2007,23(03):78-80.
【关键词】大学生;SRTP;影响因素;Seminar模式
一、引言
目前,高校实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批判精神、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高尚的个人情操,这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需求而实施的一次教改试验。尽管在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生主从位置不合理、教师包办指导甚至带做、学生思想认识上被动、不主动找指导老师、被动的等老师安排其任务等,在管理上部分教师不能主动按照申报书上的时间进度进行指导,临近结题时间匆忙草草结题;有的缺少与学生联系,老师为了避免麻烦,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把超出常规的想法拒之门外,制度化的程度越高,限制创新的负面影响也越明显,这些都使得SRTP实施起不到应有效果。为克服上述情况,本人结合近五年来指导学生SRTP的经验,采用Seminar方法对那些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SRTP的指导探索研究,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他们发挥潜能和特长、发展个性、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二、Seminar模式简介
Seminar模式是大学教学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起源于18世纪德国的格廷根大学,被运用于法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医学等课程的教学,目前已被欧美国家教学所广泛借鉴,是美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范式。亚洲的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也积极引入了此种教学法,现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它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的模式,亦即“讨论式教学”,重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Seminar模式在指导SRTP过程中的实施
Seminar 应用于高校SRTP的过程如下:
1.题目的选择与立项
我校的SRTP主要参与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是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良好的、有富余时间和精力的大学生,时间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进行。
通过师生见面会,采用自荐和与教师相互挑选的双选形式,确定小组成员和研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和学生充分交流,根据每个学生对SRTP的过程、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程度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性格特点,选择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同时就现有研究基础和科研训练项目给学生们一个介绍。这些工作要在申报前完成,下一步可以让学生在调研基础上通过相互提问的方式交流,基本清楚了解学生拟选题的目的和真正想法;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阐明选题的背景、目的、今后研究工作的步骤和时间节点,指导申报书的填写。这个过程以教师介绍—学生动手—教师检查—学生再改的反复步骤,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确定为小组负责人。
2.过程的组织
Seminar过程的组织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整个研究训练过程的最终效果。大学生的研究能力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因此,在SRTP指导过程中采用引导和讨论式的指导方法,把指导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教师仅仅充当一个裁判的角色,让学生在这场训练中,像运动员一样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充分把他们的主观想法挖掘出来。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想法进行归纳,把成员分成2-3个小组,通过前期资料查阅组内讨论,总结和制定设计方案,然后每组负责人分别做Seminar的主持,重点介绍本组研究方案的优劣和研究制定过程,教师安排下一次Seminar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一起讨论,互相提问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比较,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讨,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创造力。最后,教师再进行提问和点评,对研究细节不明确的和难实现的技术方案,重新调研学习,经小组研究,完善或制定新设计方案,如此反复过程,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学的习惯。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要注意的是在反复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严格掌控SRTP进度,学生要明确每阶段时间节点。项目进度安排在申报书中已经明确列出,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安排内容,对每一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必须要求学生在前一阶段作出计划和实施的提纲,确保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避免项目拖期。只要教师引导好,适当提醒,各个阶段任务目标明确,工作量适当,可操作或可执行性强,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不成问题。
3.方案评价
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技术路线提供一些建议,根据修改后的设计方案,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确定实施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公正的评价各个方案的优劣,对好的思路给予鼓励,对每个小组的工作给予肯定。
4.执行与总结
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项目执行阶段,在该阶段各小组成员合并成大组,由负责人统一分工,重点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教会合理使用支配科研训练费用,按既定技术路线完成项目。Seminar的總结,包含撰写科学研究报告和学生工作总结、指导教师评价总结。在撰写科研报告阶段,一定让学生自己勾画轮廓、列好提纲,再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确定最终提纲,老师不能越俎代庖,论文要让学生自己先写。刚开始学生写出来的论文可能在格式、用词、语言逻辑等方面很不规范,但这时也要从中找出亮点来鼓励学生。教师指导的重点在格式和思想表达上,鼓励并引导学生发表论文做一项SRTP,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科研报告。只有多实践,才能写好研究报告。学生的工作总结主要记录每次讨论后的启发、思路和工作方向以及项目完成后的收获和感悟。指导教师评价总结重点是对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对Seminar方式的指导效果的评价,尤其是各小组成员在研究训练中的表现和工作贡献,应该给每个学生打个分数,采用部分公开的方式,对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优秀学生提出表扬。
四、总结
综上所述,应用Seminar模式指导大学生SRTP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的空间,教师一定要做到评价而不参与,管控进程,突出学生在SRTP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我们设立SRTP的目的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效果,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熊小燕.Seminar教学模式在高师教育类课程中的时间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03):180-183.
[2]蒋晓原,李惠娟,赵华绒等.本科生实验技能及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SRTP[J].大学化学,2009,24(03):42-44.
[3]郝建新,殷凤娟.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09):47-48.
[4]王爱民,崔建伟.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05):66-67.
[5]王启宝,解强,韩敏芳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多模式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J].滨州学院学报,2007,23(0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