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历练巧设问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任务过程中“问学”思维的重要动力.随着学习难度的递增,一些学生在思维能力、思维水平和思维策略上存在诸多不足,在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欠缺相应的方法技能.因此,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计有效、适度、精巧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历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政史融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实现政史融合,处理好政治与历史学科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强化政治性;处理好历史与政治理论的关系,突出理论性;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彰显时代性;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坚持思想性;处理好思政小课堂和大课堂的关系,把握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思想政治课的鲜明特色,坚守学科立场.
在劳动教育中深层次关注学生经验,有助于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实.在经验引入中增强自觉的劳动意识,在经验反思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经验分享中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在经验生长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真实情境、真切体验催生劳动教育的驱动力,使劳动教育接地气、有温度、增实效.
高中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打通“进头脑”的重要介质和途径,直接影响着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时代的发展对教育者的话语供给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当努力实现从理论话语、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从传统话语、纯意识形态话语向时代话语的转换,从劝告话语、单向话语向互动话语的转换,切实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劳动育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共建共享,具有了同构共生的互动关系.用好乡土资源,让乡土资源有效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契合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总体要求,有利于构建“校园+田园”城乡融合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也对促进乡村产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情境创设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避免形式化,不能单纯为激发学生兴趣而忽略情境本身蕴藏的内涵.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教师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灵活选用教学情境,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
期刊
“双减”政策出台后,为提升课堂效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课堂时间可以有效分割为“三段式”.教师利用课堂三个不同时段的任务指向进行教学,按照“放即是收”的实施原则,通过预学段的前测学情、直击目标,助学段的思维进阶、重点释疑,固学段的后测反馈、当堂落实,采用“以终为始”“以简驭繁”“以评促学”的教学策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课堂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
情境、内容、问题、思维和素养是构成活动型课堂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教学设计的点,这些因素的发展过程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五条线.教师可以围绕这五条线进行教学设计:情境线—设置真情境,内容线—遵循知识逻辑,问题线—呈现序列化问题,思维线—锻炼多元思维,素养线—内化核心素养.
在高中思政教学中教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具体而言,教学过程中坚持本质思维、系统思维、政治思维、生活思维、过程思维、开放思维.这是增强高中思政课堂吸引力和育人实效的必为之举.
为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关要求,统编教材通过章节渗透和专册呈现方式,在正文、“探究与分享”和“相关链接”等栏目引用了大量法律文本内容.为此,教师要重视法律文本的研读和应用,以其承载的法律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法律常识,培养法治思维意识,增强参与法治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期刊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正式落地,思政课既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要保证增质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创新作业的多样化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成为教师的行动依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