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刑事现场勘查中痕迹检验的问题及应用措施

来源 :大科技·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痕迹检验在刑事现场勘查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检验技术运用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首先,概述了刑事现场勘查的程序。其次,分析了刑事现场勘查中痕迹检验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刑事现场勘查中痕迹检验的运用策略。从刑事现场勘查实践来说,规范运用痕迹检验,能够提高勘查工作效率,协助办案人员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关键词:刑事现场勘查;痕迹检验;采集;保存技术
  中图分类号:D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356-02
  引 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逐渐科技化、智能化,加之司法部门对诉讼证据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刑事鉴定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以及新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办案需要,维护社会治安,各类现代化刑事科学技术出现并且被应用,刑事检验技术逐渐规范化、专业化,提高了办案技术水平。现结合痕迹检验实践,分析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现场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1 刑事现场勘查的程序
  刑事案件现场勘验与检查的开展,是由侦查技术人员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和犯罪有关的场所和物品等,进行细致的勘验和检查,为侦查活动提供破案线索和证据。在具体工作中,主要程序如下:①接警出警。②现场保护。③现场勘验。技术人员达到案发现场后,进行现场巡视,划定勘验和检查范围,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勘验、检查流程。然后进行初步勘验、检查现场,观察各个物体与痕迹位置、状态,分析存在的相互关系,再利用各类技术手段以及方法,开展详细勘查工作,进而发现并且提取痕迹、物证,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图1为刑事现场勘查流程图。痕迹检验工作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工作的首要环节,即使一个细小的痕迹或者物证,都可能会影响侦查工作。在实际应用中,有了现代技术装备的辅助,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案件侦破的效率。刑事案件的侦破,80%的线索都来自于第一现场,因此配备有效的刑侦技术装备,开展现场勘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刑事现场勘查中痕迹检验的问题
  2017年4月份,公安部印发《公安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提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强警战略,积极研发新型装备,不断提高综合打击防控能力。此规划的实施,推动着刑事技术装备的发展,同时刑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公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对公安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即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要不断提高勘查质量以及痕迹在物证发现、提取以及利用水平。这需要不断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工作质量。从当前刑事现场勘查实际来说,痕迹检验工作的开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强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规范管理。若痕迹采集工作不规范,没有按照采集工作要求和程序进行,极易遗漏线索,甚至影响案件侦破的方向,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办案时间,使得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因此必须要加强痕迹检验工作的规范化。②保护能力。刑事现场勘查的痕迹保护,尤为重要。因为犯罪痕迹是案情侦破的重要线索,若痕迹保存不够妥善,会影响着痕迹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进而增加办案的难度。③痕迹提取水平。物证的发现、提取和利用中,痕迹提取是关键,若提取失败,意味着发现的物证失去价值,无法利用。为更好的利用痕迹,要不断提升案提取技术水平,为刑事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帮助[1]。
  3 刑事现场勘查中痕迹检验的运用
  3.1 完善痕迹的采集与提取
  一般来说,作案痕迹包括犯罪面容形象和手印以及其他印痕等。作案现场复杂,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气味和色彩以及灯光等存在差异,增加了作案痕迹采集的难度。在痕迹采集实践中,真实手印和脚印等的发现率比较低,因为很多犯罪分子的反侦察意识较强,因此作案时通常会佩戴手套或伪装作案现场,毁坏作案痕迹,制造假的犯罪现场,加之雨雪天气等的影响,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造成痕迹提取结果不真实,误导案件侦破。对于此情况,要不断提升痕迹采集的能力水平。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现场外围的搜查,寻找新的突破口。采集作案痕迹前,要分析判断作案份子最有可能行走的作案路线,注意观察现场,寻找可疑物品,搜集作案痕迹。案例:以广元利州为例,在2017年2~3月份之间,城区部分小区以及城乡结合部,多次发生盗窃案件,给群众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同时引发了社会不安。对此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对犯罪嫌疑人作案特点以及手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案件侦破难度加大。在3月19日,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侦查人员以刑事现场勘查为突破口,采用痕迹检验技术,在勘查中细致观察,发现了刀片这一重要物证。后对刀片进行检验,提取了有力的物证。经过技术对比,确定犯罪嫌疑人,告破了金额13万余元的犯罪案件。此案件的侦破,能够总结出,在刑事现场勘查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痕迹都不能放过,以免丢失重要物证。在进行无证提取时,使用紫外照相观察系统,进行痕迹提取,结合运用多波段光源等,提取指纹掌纹等信息,将提取的信息,第一时间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
  3.2 加强遗留痕迹保存技术
  在刑事案件侦破工作中,现场勘查工作是重点,痕迹保存是重中之重。虽然在科技的推动下,刑事侦破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在作案现场痕迹的提取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痕迹保存不妥善问题,影响着侦破工作的进行。为保护作案痕迹的利用价值,必须要不断提升遗留痕迹保存技术水平,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发案现场,对足迹和脚印等,通过设置障碍、圈线的方式实施保护,避免他人破坏。对于现场的贵重物品,要向物品所有人说明,当获得其同意后,再作为现场痕迹物证,进行采集和利用。开展现场侦查工作,痕迹的提取和保存,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整合相关资源,做好痕迹保存工作,保证其利用价值。
  3.3 规范管理痕迹采集工作
  在刑事现场勘查工作中,侦查工作人员,尤其是痕迹检验技术员,当接到报案后,要快速赶到现场,开展痕迹采集工作,以及时提取价值线索。在案发现场,要注意各个细小环节,注重痕跡的采集以及保护,做好痕迹保存工作。为不断提升刑事现场勘查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其进行业务培训。以利州分局为例,为规范刑事现场勘查工作,实行了分级勘查。在具体实践中,释放警力资源,构建标准化作业体系,着力解决刑事现场勘查实际存在的问题,比如勘查水准不高和勘查结果利用率不高等,抽调技术骨干,充实技术室,整合警力资源,为统勘储备精英力量。从分勘实施的情况来说,有效提高了勘查质量以及痕迹物证的提取率以及利用率,工作成效具体如表1所示。从工作实践来说,不断加强痕迹检验的规范性,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提高刑事现场侦查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需要创新痕迹检验工作机制,提高检验工作水平,为各类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技术支持[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刑事案件现场侦查工作中,痕迹检验实际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加以规范。在具体实践中,要完善痕迹的采集与提取;加强遗留痕迹保存技术;规范管理痕迹采集工作。通过采取系列措施,不断提高痕迹检验工作质量和水平,达到规范化、专业化标准。
  参考文献
  [1]孔令广,马德斌.浅谈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J].法制博览,2018(29):143.
  [2]崔国东.刑事现场勘查中痕迹检验的问题探讨[J].法制博览,2018(11):108.
  [3]唐 科,张树才.现场勘查中的手印痕迹检验分析[J].法制博览,2017(23):139+138.
  收稿日期:2018-9-15
  作者简介:牟彬文(1972-),男,汉族,四川广元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方面研究工作。
  陈 欣(1980-),男,汉族,四川广元人,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痕迹检验方面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乐清市老年人口群体日趋庞大,并呈现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趋势。同时,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和中青年群体养老压力的加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挑战。
学位
慈善事业是一种由民间主导的、高尚的公益事业,不但可以发挥救助作用,还具有均衡财富流向、弱化收入差距过大的功能。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慈善事业是当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