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腓骨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中老年累及后踝陈旧性踝关节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腓骨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中老年累及后踝陈旧性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7月— 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中老年累及后踝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1例;年龄48~63岁,平均54.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18周,平均9.6周。后踝骨折根据Haraguchi分型,均为Ⅰ型。踝关节骨折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2例,旋后-外旋型11例。均行经腓骨截骨复位内固定术。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临床效果。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9~36个月,平均20.3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15周,平均14.8周。患者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1例患者X线片提示轻度创伤性关节炎。末次随访时VAS[(1.0±0.2)分]较术前[(5.3±0.6)分]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85.2±7.4)分]较术前[(42.4±6.7)分]明显升高(P<0.05),其中优4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2%。

结论

经腓骨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中老年累及后踝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

其他文献
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发生率为7%~44%,良好复位和固定对于踝关节稳定性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后踝骨折关节面塌陷使胫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需要精确复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后踝骨折关节面塌陷在术前评估中容易被忽视,导致术前准备不完善甚至漏诊。X线片和CT图像是骨折诊断的首选检查方式,笔者通过比较X线片与CT图像判断后踝骨折关节面塌陷的准确性,以期为后踝骨折的术前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骨质疏松症是一类以骨微观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椎体压缩骨折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慢性疾病。既往文献认为破骨细胞的异常活跃导致的骨吸收功能亢进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尤为密切。近期研究表明,中药单体淫羊藿苷具有调控破骨细胞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的生物学作用;可参与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的多个阶段。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淫羊藿苷具有调控破骨细
目的探讨神经松解肌腱移植相关手术治疗上肢严重热压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12例上肢热压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2~54岁,平均38岁。烧伤面积3%~8%[(4.9±1.4)%]总体表面积(TBSA),创面深度Ⅲ度。根据创面愈合后患肢神经肌腱损伤程度及功能障碍情况,12例患者先后行神经松解肌腱移植相关手术2
目的评价胸腰椎AO脊柱损伤评分(TLAOSIS)和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在指导胸腰椎骨折手术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探讨影响分型评分系统一致性的原因。方法选取6名医师,根据术前正侧位X线片、CT、MRI影像,分别用TLAOSIS和TLICS对2018年1月— 2018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独立分型。对同一例患者,6名医师在一次分型中只要有1名医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多、预后差、致残率高,是医学研究的难点。目前,如何完善脊髓损伤注册登记系统、规范目前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并转化为临床研究等问题仍未能解决。为了解中国在颈胸椎脊柱脊髓损伤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笔者总结中国脊髓损伤流行病学研究、规范化治疗和修复机制研究概况,为脊髓损伤研究提供参考。
舰船外科是海战伤救治的核心能力要素之一,它不仅包括医院船内的舰船外科力量建设,还包括临时部署在大型舰艇上的可移动舰船外科手术单元力量建设。笔者回顾我国舰船外科的发展史,分析舰船外科面临的问题,提出舰船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促进我国舰船外科领域有序、规范和快速发展。
目的比较手锥穿刺预制钉道与传统经验置钉在颈椎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7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19~55岁,平均36.9岁。术前齿状突骨折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15例、ⅡB型20例。16例采用手锥穿刺预制钉道引导置入导针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联合髓内引导针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1月— 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7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19~60岁[(37.2±13.4)岁]。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4.6~14.0 cm[(8.6±2.8)cm]。所有患者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通过联合髓内导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2月— 2018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髌骨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14~46岁,平均26.8岁。均为髌骨外侧脱位,其中复发性髌骨脱位14例,习惯性髌骨脱位1例。所有患者行关节镜探查、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MPFL术,其中12例同时行外侧支持带松解,
目的探讨保留中柱经椎弓根开合式截骨术矫正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7年1月浙江大学台州医院收治的27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61.7岁。损伤及截骨节段:T11 5例,T12 10例,L1 8例,L2 4例。初次骨折至手术时间9~120个月,平均23.2个月。9例有神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