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和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髁突骨折 72例 97侧 (单侧 47例 ,双侧 2 5例 )。陈旧性骨折 12侧 ,髁颈和髁颈下骨
【机 构】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山西省汾阳医院口腔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和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髁突骨折 72例 97侧 (单侧 47例 ,双侧 2 5例 )。陈旧性骨折 12侧 ,髁颈和髁颈下骨折 81侧 ,移位和脱位骨折 90侧。 8侧未手术 ,7侧髁突摘除 ,6侧升支垂直截骨间接复位 ,76侧直接复位 ,5 9侧单板固定 ,2 1侧双板固定 ,2侧螺钉穿接固定 ,有 2 2侧髁突呈游离再植 ,6 8侧经颌后入路 ,2 1侧经耳屏前入路。术后 1~ 3个月复查 9例 ,3~ 6个月 36例 ,6个月以上 2 7例 ,复查内容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改建 ,伤口愈合、面型、关系、下颌运动、关节症状、神经损伤。结果 感染2侧 ,错 2例 ,假关节 2侧 ,接骨板断裂 3侧 ,接骨板变形 2侧 ,骨折块再移位 7侧 ,髁突吸收 6侧 ,张口受限 7例 ,关节疼痛 5侧 ,关节杂音 5侧 ,面神经损伤 9侧。并发症发生率 33% (2 4/ 72例 ) ,排除医源性因素后的并发症率 14% (10 / 72例 )。结论 切开复位及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髁颈和髁颈下移位及脱位骨折的有效方法 ,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再植是治疗髁突陈旧性骨折的可选择方法。低位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应采用颌后入路 ,接骨板应沿后外缘作张力带固定 ,髁颈下严重移位和陈旧性骨折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偿固
其他文献
“道—美”一词是在近年来道教美学研究中提出的,而原典古籍中没有这个词,却并不表示古人没有这样的观念。“道”是打开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道家与道教文化的金钥匙,是通往思想丛
本文以六章的篇幅,试图初步提出一套能够适用于行政审判活动(司法审查)中法律解释的基本理论。在内容结构上它由行政法解释的基础论、行政法解释的对象论、行政法解释的思维
针对原始行星齿轮轴的压装工装难以保证行星齿轮轴的同轴度,容易导致行星齿轮轴发生倾斜而切边的问题,对压装工装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后的新工装解决了原压装工装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急剧增长,汽车物流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物流已被众多汽车制造企业作为继续挖掘潜力、提高竞争力的最佳途径。物
屯堡人自明朝迁入贵州以来,就不断与周边的其他民族或族群发生着交往,在这样复杂的自然和人文空间里,屯堡人在接受和容纳各种外来价值的同时,又较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通过对实际故障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用“无编码比值法”分析和判断变压器故障性质的诊断方法。
如果从1986年意大利学者加布里拉·扎里所做的开创性研究算起,欧美学界有关文艺复兴时期修女的研究也不过才刚刚过去二十年,尽管时间不长,却结出了累累硕果。相比之下,有关天主教
20世纪初,公民教育从西方引进到中国。当时的知识精英将公民教育思想编撰、渗透进教科书,叶圣陶就是其中的一位,《开明国语课本》是其亲自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母语教科书。叶
<正>一、李斯特个人生平作品概述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0.22—1886.7.31)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评论家、教育家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匈牙利的雷丁
<正> 四象医学的创始人李济马先生,在《周易》里找到了万物生成的法则,并以《内经》的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著《东医寿世保元》,创造了独特的四象医学。系辞曰:“易有太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