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对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得到研发和推广,情境教学即为其中之一.初中物理教师需运用情境教学建构魅力课堂,促使学生高效的学习物理.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物理;魅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088-02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黄艳(1982.3-),女,江苏省张家港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相当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营造或有针对性地引入以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场景,由此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辅助他们理解课本知识,使其心理得到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情境教学建构魅力课堂,提升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引领学生自主分析与思考物理知识,让他们的学习水平更高.
一、利用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一节课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是相互促进、有机联系的,其中新课导入作为第一个环节,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成败与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通过运用情境教学建构魅力课堂,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新课,围绕教材内容营造情境引出新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自觉、踊跃的参与到学习中,推动魅力课堂的建构.
例如,在进行“声音是什么”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音频,内容包括:海浪声、机器零件摩擦声、歌声、琴声、锣鼓声和鸟叫等,引导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千差万别、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生根据个人认知判断不同的声音来源,导入课题:大家听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使其发现同固有认知存在冲突,由此揭示课题.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想方设法让纸发出声音,方法越多越好,使其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使其发现振动发声的原理.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播放音频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带给学生强烈的听觉冲击,使其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引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促进魅力物理课堂的建构.
二、借助实物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时,虽然教材中是文字或者图片形式来介绍物理知识,不过很多物理现象的呈现都要借助实物来呈现,只有这样才显得更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可根据课本知识事先准备好一些实物,课堂上通过展示或操作来创设情境,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辅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
比如,在开展“光的折射”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将筷子插入到水中,看到水中筷子出现向上弯折的变化;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随机挑选一门同学斜视,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可以看到硬币,感觉碗底好像变浅,让学生思考原因分别是什么?告知他们是光的折射.接着,教师演示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路,发现在水中和空气中均沿直线传播,但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使其把光路画下来,同光的反射光路做比较,得出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位置关系.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充分借助实物创设直观化的物理情境,辅助学生清晰明了的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且知道产生的原因,使其掌握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物理概念,强化他们的记忆.
三、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唤起学生感性认知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至多个行业与领域,自然也包括教育教学,再加上网络的日益普及与多媒体设备配备的愈加齐全,这为魅力课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与基础条件.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为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构建魅力课堂,教师可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感性认知,带来他们在情境中探索物理的奥秘.
以“走进分子世界”教学为例,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花园香气怡人、食物香气四溢的视频,据此创设情境,搭配导语:当大家走进花园时会闻到花香,吃饭时会闻到食物的味道,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发现仅靠已有知识很难解释,实时指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更小微粒构成的,引出分子的说法.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放大的物质内部结构,告知学生物质是由多个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形状是球型,然后演示小实验:将100毫升的酒精与100毫升的水混合在一起后搅拌,使其测量混合物的体积,发现小于200毫升,同步播放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视频,让他们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化、微观化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化与宏观化,焕发学生的感性认知,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分子的知识.
四、合理引入生活素材,创设适宜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学的初始阶段,教材中收录的内容难度一般,且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很多物理现象学生都较为熟知,这位生活情境的设置带来诸多便利,让他们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物理.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紧扣教学主题合理引入与之对应的生活素材,带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观察、思考与分析物理现象,助推他们高效的学习知识.
在“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轮胎花纹、溜冰、瓶盖花纹、齿轮中的润滑油等,由此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指出摩擦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使他们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如:写字时笔尖与本子有摩擦力,走路脚与路面有摩擦力等,进一步丰富生活情境.接着,教师讲述: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应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学生举例、分析与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像鞋底、轮胎、瓶盖的花纹等,随后指导他们运用同样的方法谈论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如此,教师通过合理引入生活素材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也参与到情境营造中,增进物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对摩擦力的感性认识,使其亲身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五、巧妙营造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营造问题情境,先利用实验、图片、视频或动画等方式创设情境,再由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引出问题,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他们有的放矢的展开思索与探究.所以,初中物理教师需巧妙营造问题情境,科学合理的设疑置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渴望,使其自主分析与思考物理知识,由此促进魅力课堂的建构.
在实施“匀速直线运动”教学时,教师将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内灌满水,管内封有一小气泡,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据此营造情境,由学生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使其讨论:怎么测出气泡通过10、20、30与40厘米用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制定方案.接着,教师点拨:为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秒表測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随后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方案动手操作和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出相关速度,思考问题: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规律如何?使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t图、v-t图.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小实验巧妙营造情境,再由情境中引出问题,促使学生一边观察现象和设计实验验证,一边思考与讨论问题,全面激起他们的思维活力,实现深度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教师应结合物理学科的特征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情境教学,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灵活自如的创设情境,倾力提升物理课堂的魅力,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物理探索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张永武.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65.
[2]王利.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新课程导学,2020(18):44.
[3]石美霞.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47-48.
[责任编辑:李 璟]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物理;魅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088-02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黄艳(1982.3-),女,江苏省张家港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相当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营造或有针对性地引入以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场景,由此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辅助他们理解课本知识,使其心理得到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情境教学建构魅力课堂,提升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引领学生自主分析与思考物理知识,让他们的学习水平更高.
一、利用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一节课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是相互促进、有机联系的,其中新课导入作为第一个环节,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成败与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通过运用情境教学建构魅力课堂,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新课,围绕教材内容营造情境引出新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自觉、踊跃的参与到学习中,推动魅力课堂的建构.
例如,在进行“声音是什么”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音频,内容包括:海浪声、机器零件摩擦声、歌声、琴声、锣鼓声和鸟叫等,引导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千差万别、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生根据个人认知判断不同的声音来源,导入课题:大家听到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使其发现同固有认知存在冲突,由此揭示课题.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想方设法让纸发出声音,方法越多越好,使其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使其发现振动发声的原理.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播放音频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带给学生强烈的听觉冲击,使其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引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促进魅力物理课堂的建构.
二、借助实物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直观感受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时,虽然教材中是文字或者图片形式来介绍物理知识,不过很多物理现象的呈现都要借助实物来呈现,只有这样才显得更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可根据课本知识事先准备好一些实物,课堂上通过展示或操作来创设情境,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辅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
比如,在开展“光的折射”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将筷子插入到水中,看到水中筷子出现向上弯折的变化;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随机挑选一门同学斜视,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可以看到硬币,感觉碗底好像变浅,让学生思考原因分别是什么?告知他们是光的折射.接着,教师演示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路,发现在水中和空气中均沿直线传播,但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使其把光路画下来,同光的反射光路做比较,得出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位置关系.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充分借助实物创设直观化的物理情境,辅助学生清晰明了的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且知道产生的原因,使其掌握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物理概念,强化他们的记忆.
三、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唤起学生感性认知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至多个行业与领域,自然也包括教育教学,再加上网络的日益普及与多媒体设备配备的愈加齐全,这为魅力课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与基础条件.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为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构建魅力课堂,教师可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感性认知,带来他们在情境中探索物理的奥秘.
以“走进分子世界”教学为例,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花园香气怡人、食物香气四溢的视频,据此创设情境,搭配导语:当大家走进花园时会闻到花香,吃饭时会闻到食物的味道,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发现仅靠已有知识很难解释,实时指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更小微粒构成的,引出分子的说法.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放大的物质内部结构,告知学生物质是由多个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形状是球型,然后演示小实验:将100毫升的酒精与100毫升的水混合在一起后搅拌,使其测量混合物的体积,发现小于200毫升,同步播放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视频,让他们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化、微观化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化与宏观化,焕发学生的感性认知,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分子的知识.
四、合理引入生活素材,创设适宜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学的初始阶段,教材中收录的内容难度一般,且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很多物理现象学生都较为熟知,这位生活情境的设置带来诸多便利,让他们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物理.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紧扣教学主题合理引入与之对应的生活素材,带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观察、思考与分析物理现象,助推他们高效的学习知识.
在“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轮胎花纹、溜冰、瓶盖花纹、齿轮中的润滑油等,由此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指出摩擦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使他们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如:写字时笔尖与本子有摩擦力,走路脚与路面有摩擦力等,进一步丰富生活情境.接着,教师讲述: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应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学生举例、分析与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像鞋底、轮胎、瓶盖的花纹等,随后指导他们运用同样的方法谈论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如此,教师通过合理引入生活素材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也参与到情境营造中,增进物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对摩擦力的感性认识,使其亲身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五、巧妙营造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营造问题情境,先利用实验、图片、视频或动画等方式创设情境,再由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引出问题,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他们有的放矢的展开思索与探究.所以,初中物理教师需巧妙营造问题情境,科学合理的设疑置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渴望,使其自主分析与思考物理知识,由此促进魅力课堂的建构.
在实施“匀速直线运动”教学时,教师将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内灌满水,管内封有一小气泡,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据此营造情境,由学生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使其讨论:怎么测出气泡通过10、20、30与40厘米用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内制定方案.接着,教师点拨:为便于对路程和时间进行读数,可用红线或橡皮筋做标记,起点最好离管底稍远一些,秒表測时间之前,让管中气泡运动几次,对运动快慢情况有一定认识.随后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方案动手操作和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出相关速度,思考问题: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规律如何?使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s-t图、v-t图.
对于上述案例,教师通过小实验巧妙营造情境,再由情境中引出问题,促使学生一边观察现象和设计实验验证,一边思考与讨论问题,全面激起他们的思维活力,实现深度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教师应结合物理学科的特征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情境教学,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灵活自如的创设情境,倾力提升物理课堂的魅力,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物理探索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张永武.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65.
[2]王利.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J].新课程导学,2020(18):44.
[3]石美霞.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47-48.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