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看中综合排名是选校的一大误区。到一所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学习排名靠后的专业,在毕业时拿着名校招牌招摇过市,这种想法如今已经落伍了。毕竟这是个全民留学的时代,想在找工作时遇到对留学完全不了解的HR,很难;企图拿着一张牛校毕业证占据就业市场高地,就更难了。面试官或许早就因为自家孩子留学而对选校、选专业门儿清了。
但排名不仅要参考,甚至还是需要重点参考的,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在选校前就有足够的财力把意向学校走一圈,或者足够幸运认识靠谱的业内人、过来人,给出详实的分析。如何判断一个学校值不值得上,除了最直观的“付不付得起学费”,就是“在成绩可及之处选个排名最高的学校”,那么与其盯着综合排名纠结,倒不如根据自己的长项好好研究一下专业排名,为自己选择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科研环境,在自己的领域得到足够的认可,面试时也足以昂首挺胸地告诉公司“我读的这个学校在我的专业里世界第一”,说不定部门领导还会向你请教一下该专业最新的科研动向。
泰晤士排名曾是QS排名的小弟
选校一定要盯着专业排名。目前相对成熟的参考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英国一家专门负责教育及升学就业的组织,成立于1990年,为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生提供多项服务,并提供海外留学的指引。在QS的所有业务块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其世界大学排名,甚至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IREG(学术排名与卓越国际协会)的承认。
现在与《QS世界大学排名》并列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曾是QS的小弟。在2009年之前,全球最著名的排名是《泰晤士-QS世界大学排名》,使用的参数与标准均来源于QS,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主要作为媒体支持。后来,该杂志有了更为膨胀的雄心,与QS分家,转而与路透社再婚,就有了《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也成了独立的品牌。
当然,QS的排名标准也不是没有争议的,如果用纯学术的观点评判,目前最权威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出品的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其所有的参数都围绕学术奖项、论文发表和论文被引用率。而在QS的排名标准中,最受诟病的是占比40%的“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这个参数被称之为对学校人缘的考 验。
客观的说,学校不是个人,它虽然有性格,但没有明显的情绪,对于这样一个理性的组织,作出相对理性的判断并非不可行;何况这种评价的采集不可能是一家之言,而是众议的综合分数;更何况,同行的评价也定有理有据。如果QS能够详细公布其“同行评价”部分的细分参数,则会更有说服力。
另一个学生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参数是“学生就业评价、基于雇佣者的评价”,占比10%,这在其他所有的排行榜中都不存在。正因如此,对于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来说,QS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排行榜,甚至,在有多所心仪院校举棋不定时,可以专门比较这些学校的这一参数。
不必死磕英美院校
理性地分析,排行榜上英美国家的学校多,有着不理性的成因。《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曾向笔者透漏过,他们不会去私探某个学校,都是各大学主动报名并提供相关数据,才会被纳入排名系统。那么,这就免不了谎报数据,之前美国也出现过几所法律学院谎报就业率以提高排名的丑闻。还有的学校,太有个性,比如乔布斯的母校里德学院,这是一所学术标准极高,以生产创造性人才出名的文理学院。但它曾经把来采集数据的U.S. News记者赶出校园,与之结了宿怨,结果里德学院的排名从来没有进入过前三十名。
所以留学大可不必与英美两国死磕,倒不如放眼全世界,去一些非英语国家。去这些国家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掌握一门小语种。所谓物以稀为贵,人才更是如此,去英、美留学就像LV和苹果,已经是烂大街的奢饰品,俗了。去小语种国家留学,反而低调奢华有内涵,一不小心还成了国家急需的非通用语人才,回国后让工作找你,不亦乐乎。
最后要提的就是英、美留学热造成的留学生扎堆问题:君不见,在某些大热学校的校园里,8个人的学生宿舍,住着6-7名中国学生;某些专业一个班里一半以上都是中国孩子,弄得美国教授恨不得能讲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所以留学,不妨不走寻常路,去北欧看极光,去马六甲海峡看日出,去迪拜看土豪们的生活方式吧。
最后还是那个原则—研究好专业排名,去全世界选校吧。
拎客
世界大学排名较有影响力的榜单
世界大学的排名体系中,较有影响力的排行榜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THE世界大学排名,向来被赴美准留学生重视的U.S.News也于2014年历史上首次发布其2015版本的世界大学排名。
但排名不仅要参考,甚至还是需要重点参考的,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在选校前就有足够的财力把意向学校走一圈,或者足够幸运认识靠谱的业内人、过来人,给出详实的分析。如何判断一个学校值不值得上,除了最直观的“付不付得起学费”,就是“在成绩可及之处选个排名最高的学校”,那么与其盯着综合排名纠结,倒不如根据自己的长项好好研究一下专业排名,为自己选择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科研环境,在自己的领域得到足够的认可,面试时也足以昂首挺胸地告诉公司“我读的这个学校在我的专业里世界第一”,说不定部门领导还会向你请教一下该专业最新的科研动向。
泰晤士排名曾是QS排名的小弟
选校一定要盯着专业排名。目前相对成熟的参考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英国一家专门负责教育及升学就业的组织,成立于1990年,为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生提供多项服务,并提供海外留学的指引。在QS的所有业务块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其世界大学排名,甚至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IREG(学术排名与卓越国际协会)的承认。
现在与《QS世界大学排名》并列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曾是QS的小弟。在2009年之前,全球最著名的排名是《泰晤士-QS世界大学排名》,使用的参数与标准均来源于QS,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主要作为媒体支持。后来,该杂志有了更为膨胀的雄心,与QS分家,转而与路透社再婚,就有了《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也成了独立的品牌。
当然,QS的排名标准也不是没有争议的,如果用纯学术的观点评判,目前最权威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出品的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其所有的参数都围绕学术奖项、论文发表和论文被引用率。而在QS的排名标准中,最受诟病的是占比40%的“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这个参数被称之为对学校人缘的考 验。
客观的说,学校不是个人,它虽然有性格,但没有明显的情绪,对于这样一个理性的组织,作出相对理性的判断并非不可行;何况这种评价的采集不可能是一家之言,而是众议的综合分数;更何况,同行的评价也定有理有据。如果QS能够详细公布其“同行评价”部分的细分参数,则会更有说服力。
另一个学生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参数是“学生就业评价、基于雇佣者的评价”,占比10%,这在其他所有的排行榜中都不存在。正因如此,对于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来说,QS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排行榜,甚至,在有多所心仪院校举棋不定时,可以专门比较这些学校的这一参数。
不必死磕英美院校
理性地分析,排行榜上英美国家的学校多,有着不理性的成因。《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曾向笔者透漏过,他们不会去私探某个学校,都是各大学主动报名并提供相关数据,才会被纳入排名系统。那么,这就免不了谎报数据,之前美国也出现过几所法律学院谎报就业率以提高排名的丑闻。还有的学校,太有个性,比如乔布斯的母校里德学院,这是一所学术标准极高,以生产创造性人才出名的文理学院。但它曾经把来采集数据的U.S. News记者赶出校园,与之结了宿怨,结果里德学院的排名从来没有进入过前三十名。
所以留学大可不必与英美两国死磕,倒不如放眼全世界,去一些非英语国家。去这些国家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掌握一门小语种。所谓物以稀为贵,人才更是如此,去英、美留学就像LV和苹果,已经是烂大街的奢饰品,俗了。去小语种国家留学,反而低调奢华有内涵,一不小心还成了国家急需的非通用语人才,回国后让工作找你,不亦乐乎。
最后要提的就是英、美留学热造成的留学生扎堆问题:君不见,在某些大热学校的校园里,8个人的学生宿舍,住着6-7名中国学生;某些专业一个班里一半以上都是中国孩子,弄得美国教授恨不得能讲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所以留学,不妨不走寻常路,去北欧看极光,去马六甲海峡看日出,去迪拜看土豪们的生活方式吧。
最后还是那个原则—研究好专业排名,去全世界选校吧。
拎客
世界大学排名较有影响力的榜单
世界大学的排名体系中,较有影响力的排行榜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THE世界大学排名,向来被赴美准留学生重视的U.S.News也于2014年历史上首次发布其2015版本的世界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