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十多年前就停止了杨、吴二派太极拳的练习,专攻武式太极拳。原因是阎志高先师传的这套小架确实难练,且理法深奥,以内带外的功夫真要十年八年才见端倪。十年前在小河沿听人说霍梦魁先师还有一套发劲的快架子,是武禹襄最初在赵堡学成后所创,传李承纶先生后,启轩先师原样没动地传给了葛顺成(字显斋),葛老显又传给郎舅霍梦魁。至于霍先生传给了何人就不知道了。查唐豪的《太极拳研究》和吴文翰师叔的著作得知:葛顺成确是李二先生的弟子,而霍梦魁又是自幼师从于葛老显。拜读李启轩的《各势白话歌》,李二先生的拳架应该与李大先生有所区别,李大先生是一代宗师,得武禹襄真传后又多有创新和增益。其实,我对武式门里一直存着一个大疑问,我习杨式和吴式太极多年,在北京见过杨班侯的小架之冷脆,随丹东辉璞先师习过吴式快拳。独不见武式的快拳或炮捶架子。从传承的角度上看,武式拳在武禹襄创编之初应该有一种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架子存在。吴师叔的著作中记载:“杨班侯曾就学于武禹襄,启轩与之年龄相若,常在一起切磋拳艺。”唐豪考证曰:“班侯之技多得之禹襄,故杨氏所传有大架小架之区别者,以班侯学于禹襄者为紧凑架式之故。”班侯从学于武禹襄,李二先生是武先师的外甥,杨班侯学到的东西,李家兄弟没理由不会!在家师的著作里收入了阎志高先师的手抄本《永年县郝为真师太极拳行功歌》,显然是以李二先生的那篇《各势白话歌》为蓝本的发挥之作,但原作中的“迎面掌”和“对心掌”却没有,对一些有高难动作的拳势也做了删改。这从两篇拳谱的比较中可明。
一、古拳传承有续
2002年的秋天,我陪家师常春先生到小河沿与同门聚会时,谭长科师叔偷偷地告诉我:霍老师的那套拳有人会!当时我心里一动,但又一想:现在武术界的造假比商品领域还甚,可别弄出笑话,于是我没敢接茬,转而跟抚顺的赵师叔闲扯起他们当地兴起的一种“木偶式”拳架子。一晃过了四年,2006年的秋天,我与铁森先生把酒论拳时,他又谈起了霍先生的那套拳。说有一位吴本萍先生是霍老师的嫡传,会这套拳。我说:早就听谭师叔说过,也不知是真是假!姜先生说:你谭师叔也会,但他没练,那东西不是年轻人练不了。我问这位吴先生多大年纪了,他说:七十四了,1923年生人。我又问:践步打捶、转身摆莲、连三腿和翻身二起,他能跳起来吗?能发出冷脆劲吗?姜先生说:没问题!那劲很整。我动心了。那几个拳势五十岁以上的人别想练!七十四岁的人想造出这样高难度的假拳,除非他原本就是健将级的专业运动员。这位吴先生年轻时是不是练过外家拳?铁森说:他原本是一个病篓子,没练过别的拳,就跟霍先生学过点葛老拳的八方捶,我这才开始上心。
2007年春,我开始有计划地采访武林人士,在我台的体育新闻栏目中播出,吴本萍先生当然也在拍摄之列。我到小河沿采访时,吴先生却没练这趟拳,走的是一百零八式的慢架子。片子播出时,他也没看,似乎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只是告诉我:单独来,我给你划一划。我第一次单独去,吴先生就把霍梦魁传下的武李二家没形成公开文字的拳论给了我,我感觉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于是我将这套五十四式的太极拳划了下来。
二、“转换折叠”与“背丝扣”
在姚继祖先生的著作中收有李亦畲的自存本拳谱,谱中有一篇“十三势架”,显然是按行拳走架的顺序列出的,共五十一式。其中的单式只有三十二个,这说明今天的八十一式、九十六式、或一百零八式均是李亦畲的后代传人增益而成的。李启轩传下的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应该是非常接近武禹襄从赵堡学拳、盐店得谱后原创的太极拳,今为同道方家研究便利,征得吴本萍和谭长科二位老师的许可,现将拳谱公之于众。
整套拳的单式有四十二个,关于行动走架的特点,由于霍梦魁先生仅是粗通文墨,因此并没有过多的阐述,留下的只是武李二代先辈的拳论:“以先天带后天,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卧似盘龙,起似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腾挪闪战,虚实变换。”不过我本人通过划这趟拳的架子,对于“背丝扣”有了彻悟,关于“背丝扣”理论,阎志高和霍梦魁二位先生对此只字未提,显见此并非太极拳的原传拳理,而是杜元化在《太极正宗》中的一家之说。杜元化在书中画有双手做顺逆缠丝旋转而形成的“背丝扣图”。并解释日:“试观空圈之中恍恍惚惚,其气机发出一种现象,一向一背,分顺分逆,非像夫背丝扣乎?非像夫太极中一明一暗之曲丝乎?故以背丝扣名之,实以背丝扣代之。”
吴本萍老师手把手地为我划架,用手扶着我的腰胯讲解内气的运行和武式独门的“弹簧腿”及“麻花腰”的练法,我练到身上后发现杜元化的“背丝扣”理论尚有不足之处。“背丝扣”的修炼目的,是为了“造出太极拳之真铅汞”,具体方法是“每一动作行于四梢,此为练拳之必要”。既然是“行于四梢”,背丝扣又怎可止于双手?再则杜元化的“背丝扣”学说与陈鑫的“缠丝精”理论异曲同工,那么腿上的“背丝扣”又是如何练的?“缠丝精”是由丹田内转而行于四肢,陈鑫特意论及腿的缠法,而杜元化的“背丝扣”却没有关于腰腿与丹田的练法。沈阳的武式太极门功夫保持了郝为真先师改拳前的原汁原味,其“麻花腰”和“弹簧腿”内功心法确与“背丝扣”理论暗合,如果借用“背丝扣”说法,那么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在丹田和腰腿上的体现更为明显。
每一转换,腰隙间如拧麻花般转动,双肾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划弧亦如“背丝扣”,其弧线呈双s线型,双腿一虚一实、一阴一阳,旋踝转膝,实向内虚向外,如螺丝钉状向下拧转,又是一个双s线型的“背丝扣”,且有无限延伸之意。难怪吴本萍先生说“弹簧腿”“麻花腰”就是“背丝扣”。
三、“接运蓄发”与冷弹急脆
郝少如先生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写道:“武禹襄、李亦畲所传下来的太极拳套路,本来有五十三势。先父(郝月如)根据先祖父(郝为真)的总结,将这五十三势的每一势均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发展成为现在的九十六势。”这一段文字证明了两件事,一是今天之武式太极按“起、承、开、合”节序的练法是郝为真先师授拳所创并由郝月如先生推广普及,李逊之传下的所谓“李家原传练法”,其实也是郝为真先生代师传艺的结果。二是武李二位先师的拳势只有五十三个,与今天所有各派的“武式正宗”练法也不尽相同。
李启轩先生经霍梦魁先师传下的这趟拳。在练法上是以“接运蓄发”为“四字要诀”,这也更接近于太极拳原始之技击功能。直接手多“十字”,运手多“缠丝”,扣合为“蓄”,弹抖为“发”。吴先生说:传统的太极拳有“飞架”的练法,就是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打满一百遍拳。武禹襄的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要求练习者要在二分钟之内打完,转换折叠时相对要慢要柔,抖发要快要急,所谓“急如火烧身”。这趟拳的发劲讲究要“冷脆”,冷者突发也,打的要干脆,没有一般太极拳推人的长劲,而是要发出短而透的寸劲。
吴先生在给我划完架子的那天下午,我在树林里用云手对着老松树连发了几个透劲,声音有点异常,吴先生说:不能这么发劲,打到身上会把人打坏的,劲要松弹,才是善手。所谓“弹”者,发出就收为之“弹”,较技时要用松弹劲,自卫搏击时要用冷脆劲,对于阴毒险恶者不能以善手待之!“接运蓄发”在对敌应用时要一气呵成,不可有停顿,越快越好。武禹襄的这趟拳讲究“米”字架,“永”字功,接运手用缠丝劲,蓄发注重内气之开合。
关于这趟拳的具体练法,待以后机缘合适时再撰文叙述。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的那天,我和傅仁东等正式拜吴本萍先生为师。李启轩先师一脉的门内诸如武禹襄提出的太极拳“米”字架、“永”字功的练法一般是不会向门外人传授的。为了避免有人在我的师承上做文章,我郑重声明:虽然我有二十几位公开的和不便公开的老师,但正式磕头行拜师礼的师父只有四位,王辉璞、刘常春、刘敬儒和吴本萍。各种各样的拜师帖我发出过十多张,但是真正能当我师父的人,除了具备“三明”的功夫外,还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我的功夫是怎么得来的?只有我自己知道,不过我永远也不会说出去的。
一、古拳传承有续
2002年的秋天,我陪家师常春先生到小河沿与同门聚会时,谭长科师叔偷偷地告诉我:霍老师的那套拳有人会!当时我心里一动,但又一想:现在武术界的造假比商品领域还甚,可别弄出笑话,于是我没敢接茬,转而跟抚顺的赵师叔闲扯起他们当地兴起的一种“木偶式”拳架子。一晃过了四年,2006年的秋天,我与铁森先生把酒论拳时,他又谈起了霍先生的那套拳。说有一位吴本萍先生是霍老师的嫡传,会这套拳。我说:早就听谭师叔说过,也不知是真是假!姜先生说:你谭师叔也会,但他没练,那东西不是年轻人练不了。我问这位吴先生多大年纪了,他说:七十四了,1923年生人。我又问:践步打捶、转身摆莲、连三腿和翻身二起,他能跳起来吗?能发出冷脆劲吗?姜先生说:没问题!那劲很整。我动心了。那几个拳势五十岁以上的人别想练!七十四岁的人想造出这样高难度的假拳,除非他原本就是健将级的专业运动员。这位吴先生年轻时是不是练过外家拳?铁森说:他原本是一个病篓子,没练过别的拳,就跟霍先生学过点葛老拳的八方捶,我这才开始上心。
2007年春,我开始有计划地采访武林人士,在我台的体育新闻栏目中播出,吴本萍先生当然也在拍摄之列。我到小河沿采访时,吴先生却没练这趟拳,走的是一百零八式的慢架子。片子播出时,他也没看,似乎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只是告诉我:单独来,我给你划一划。我第一次单独去,吴先生就把霍梦魁传下的武李二家没形成公开文字的拳论给了我,我感觉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于是我将这套五十四式的太极拳划了下来。
二、“转换折叠”与“背丝扣”
在姚继祖先生的著作中收有李亦畲的自存本拳谱,谱中有一篇“十三势架”,显然是按行拳走架的顺序列出的,共五十一式。其中的单式只有三十二个,这说明今天的八十一式、九十六式、或一百零八式均是李亦畲的后代传人增益而成的。李启轩传下的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应该是非常接近武禹襄从赵堡学拳、盐店得谱后原创的太极拳,今为同道方家研究便利,征得吴本萍和谭长科二位老师的许可,现将拳谱公之于众。
整套拳的单式有四十二个,关于行动走架的特点,由于霍梦魁先生仅是粗通文墨,因此并没有过多的阐述,留下的只是武李二代先辈的拳论:“以先天带后天,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卧似盘龙,起似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腾挪闪战,虚实变换。”不过我本人通过划这趟拳的架子,对于“背丝扣”有了彻悟,关于“背丝扣”理论,阎志高和霍梦魁二位先生对此只字未提,显见此并非太极拳的原传拳理,而是杜元化在《太极正宗》中的一家之说。杜元化在书中画有双手做顺逆缠丝旋转而形成的“背丝扣图”。并解释日:“试观空圈之中恍恍惚惚,其气机发出一种现象,一向一背,分顺分逆,非像夫背丝扣乎?非像夫太极中一明一暗之曲丝乎?故以背丝扣名之,实以背丝扣代之。”
吴本萍老师手把手地为我划架,用手扶着我的腰胯讲解内气的运行和武式独门的“弹簧腿”及“麻花腰”的练法,我练到身上后发现杜元化的“背丝扣”理论尚有不足之处。“背丝扣”的修炼目的,是为了“造出太极拳之真铅汞”,具体方法是“每一动作行于四梢,此为练拳之必要”。既然是“行于四梢”,背丝扣又怎可止于双手?再则杜元化的“背丝扣”学说与陈鑫的“缠丝精”理论异曲同工,那么腿上的“背丝扣”又是如何练的?“缠丝精”是由丹田内转而行于四肢,陈鑫特意论及腿的缠法,而杜元化的“背丝扣”却没有关于腰腿与丹田的练法。沈阳的武式太极门功夫保持了郝为真先师改拳前的原汁原味,其“麻花腰”和“弹簧腿”内功心法确与“背丝扣”理论暗合,如果借用“背丝扣”说法,那么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在丹田和腰腿上的体现更为明显。
每一转换,腰隙间如拧麻花般转动,双肾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划弧亦如“背丝扣”,其弧线呈双s线型,双腿一虚一实、一阴一阳,旋踝转膝,实向内虚向外,如螺丝钉状向下拧转,又是一个双s线型的“背丝扣”,且有无限延伸之意。难怪吴本萍先生说“弹簧腿”“麻花腰”就是“背丝扣”。
三、“接运蓄发”与冷弹急脆
郝少如先生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写道:“武禹襄、李亦畲所传下来的太极拳套路,本来有五十三势。先父(郝月如)根据先祖父(郝为真)的总结,将这五十三势的每一势均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发展成为现在的九十六势。”这一段文字证明了两件事,一是今天之武式太极按“起、承、开、合”节序的练法是郝为真先师授拳所创并由郝月如先生推广普及,李逊之传下的所谓“李家原传练法”,其实也是郝为真先生代师传艺的结果。二是武李二位先师的拳势只有五十三个,与今天所有各派的“武式正宗”练法也不尽相同。
李启轩先生经霍梦魁先师传下的这趟拳。在练法上是以“接运蓄发”为“四字要诀”,这也更接近于太极拳原始之技击功能。直接手多“十字”,运手多“缠丝”,扣合为“蓄”,弹抖为“发”。吴先生说:传统的太极拳有“飞架”的练法,就是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打满一百遍拳。武禹襄的这套五十四式太极拳要求练习者要在二分钟之内打完,转换折叠时相对要慢要柔,抖发要快要急,所谓“急如火烧身”。这趟拳的发劲讲究要“冷脆”,冷者突发也,打的要干脆,没有一般太极拳推人的长劲,而是要发出短而透的寸劲。
吴先生在给我划完架子的那天下午,我在树林里用云手对着老松树连发了几个透劲,声音有点异常,吴先生说:不能这么发劲,打到身上会把人打坏的,劲要松弹,才是善手。所谓“弹”者,发出就收为之“弹”,较技时要用松弹劲,自卫搏击时要用冷脆劲,对于阴毒险恶者不能以善手待之!“接运蓄发”在对敌应用时要一气呵成,不可有停顿,越快越好。武禹襄的这趟拳讲究“米”字架,“永”字功,接运手用缠丝劲,蓄发注重内气之开合。
关于这趟拳的具体练法,待以后机缘合适时再撰文叙述。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的那天,我和傅仁东等正式拜吴本萍先生为师。李启轩先师一脉的门内诸如武禹襄提出的太极拳“米”字架、“永”字功的练法一般是不会向门外人传授的。为了避免有人在我的师承上做文章,我郑重声明:虽然我有二十几位公开的和不便公开的老师,但正式磕头行拜师礼的师父只有四位,王辉璞、刘常春、刘敬儒和吴本萍。各种各样的拜师帖我发出过十多张,但是真正能当我师父的人,除了具备“三明”的功夫外,还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我的功夫是怎么得来的?只有我自己知道,不过我永远也不会说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