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吃,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吃得赏心悦目,更是一大乐事。食器,作为美食的载体,从古至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美味的地方,必定有美器;而有美器的地方,肯定也少不了美食。
美器和美食,本应该如红花和绿叶,谁也离不开谁。然而,太多时候,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美食上,忽略了沉默无言的食器。
打开家里的橱柜,你能拿出几件堪称“美器”的食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不折不扣的“食器控”,他们让被人忽略的食器,重新回到美学的范畴,也让生活由此更加精致。
一人石器
形制——时代在变,食器也跟着在变。如今的食器早已实现了群体化、定制化设计,而且更多新材料的运用也让食器的呈现有了更多可能,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一个人吃饭,总带着点孤单寂寞的感觉,形单影只,所以许多人会选择随便弄点对付一下即可。但是随性不等于随便,不能因为是一个人,就对生活无所谓。所以,专门为一个人吃饭而设计的“一人食器”就诞生了。
简单的组合,却是根据东方饮食习惯而设计,能够满足一个人吃饭的搭配需求。生活的质感来源于细节。“一人食器”看似造型简单,但在细节上都下足了功夫。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而言,做一个杯子的造型和设计一栋楼的外观并没什么不同。
生活需要被美好包围,食器为用而生,一为载味,二为美化餐桌。整个布餐过程,犹如一场华丽的演出,每一件食器都有自己的角色,共同诠释着独特的餐桌美学。认真对待一日三餐的人,必定会对承载美味的食器情有独钟。
我为食器狂
惜物一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器最容易让人产生惜物之心。不管是收藏还是修缮,都是珍惜食器上寄托的情感,还有那段日日相伴的时光。
锅碗盘碟杯勺筷叉笼……陶瓷的、玻璃的、铁的、木的;或质朴,或简约,或清新,或童趣;装着菜、盛着汤、隔着糕点,或者就空着。不管怎样,都配得赏心悦目,哪怕只是把它们往地上一堆,也令人惊叹。
食器单独摆也好看,但它毕竟是实用器。装了美食,才会有那种相辅相成、彼此成就的美。
日式料理搭配粗陶器皿,中餐会用到蒸笼,西餐会配简约餐盘……突出食材本身,当然自己喜欢也很重要。有时候煮意面也会用粗陶。
箸韵漆香。传统的食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失传,它们承载的记忆也随着成为历史。守住一项食器制作技艺,也就是守住人们世代传承的群体记忆。
中国传统食器,往往以工艺精湛著称,不要说大型器物,就连一根小小的筷子也可见一斑。因福州人擅长制作漆器,他们便将大漆髹饰技艺用到筷子上,制作出外观精美的漆箸,在传递美味的同时,也成为餐桌上一道绚丽的风景。
齐安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是一个因制作漆箸而知名的村子。想象中,制作漆箸应该是很简单的事,然而所见却并非如此。一根漆箸,從用毛竹或楠木制作毛坯到最后成品,需要经过选坯、拉漆、晾晒、贴花等20多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细致,通过层层检验才算合格。
让我们以多种视角去重新看待食器,感受食器设计者于细微处的用心,发现食器的日用之美,欣赏精湛的工艺以及美食与美器搭配出的意韵,用称心如意的食器,善待自己。
美器和美食,本应该如红花和绿叶,谁也离不开谁。然而,太多时候,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美食上,忽略了沉默无言的食器。
打开家里的橱柜,你能拿出几件堪称“美器”的食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不折不扣的“食器控”,他们让被人忽略的食器,重新回到美学的范畴,也让生活由此更加精致。
一人石器
形制——时代在变,食器也跟着在变。如今的食器早已实现了群体化、定制化设计,而且更多新材料的运用也让食器的呈现有了更多可能,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一个人吃饭,总带着点孤单寂寞的感觉,形单影只,所以许多人会选择随便弄点对付一下即可。但是随性不等于随便,不能因为是一个人,就对生活无所谓。所以,专门为一个人吃饭而设计的“一人食器”就诞生了。
简单的组合,却是根据东方饮食习惯而设计,能够满足一个人吃饭的搭配需求。生活的质感来源于细节。“一人食器”看似造型简单,但在细节上都下足了功夫。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而言,做一个杯子的造型和设计一栋楼的外观并没什么不同。
生活需要被美好包围,食器为用而生,一为载味,二为美化餐桌。整个布餐过程,犹如一场华丽的演出,每一件食器都有自己的角色,共同诠释着独特的餐桌美学。认真对待一日三餐的人,必定会对承载美味的食器情有独钟。
我为食器狂
惜物一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器最容易让人产生惜物之心。不管是收藏还是修缮,都是珍惜食器上寄托的情感,还有那段日日相伴的时光。
锅碗盘碟杯勺筷叉笼……陶瓷的、玻璃的、铁的、木的;或质朴,或简约,或清新,或童趣;装着菜、盛着汤、隔着糕点,或者就空着。不管怎样,都配得赏心悦目,哪怕只是把它们往地上一堆,也令人惊叹。
食器单独摆也好看,但它毕竟是实用器。装了美食,才会有那种相辅相成、彼此成就的美。
日式料理搭配粗陶器皿,中餐会用到蒸笼,西餐会配简约餐盘……突出食材本身,当然自己喜欢也很重要。有时候煮意面也会用粗陶。
箸韵漆香。传统的食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失传,它们承载的记忆也随着成为历史。守住一项食器制作技艺,也就是守住人们世代传承的群体记忆。
中国传统食器,往往以工艺精湛著称,不要说大型器物,就连一根小小的筷子也可见一斑。因福州人擅长制作漆器,他们便将大漆髹饰技艺用到筷子上,制作出外观精美的漆箸,在传递美味的同时,也成为餐桌上一道绚丽的风景。
齐安村,位于福州市仓山区,是一个因制作漆箸而知名的村子。想象中,制作漆箸应该是很简单的事,然而所见却并非如此。一根漆箸,從用毛竹或楠木制作毛坯到最后成品,需要经过选坯、拉漆、晾晒、贴花等20多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细致,通过层层检验才算合格。
让我们以多种视角去重新看待食器,感受食器设计者于细微处的用心,发现食器的日用之美,欣赏精湛的工艺以及美食与美器搭配出的意韵,用称心如意的食器,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