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8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24例以及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肠内外营养支持前后的白蛋白、血糖、氮平衡、生存率、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结果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血糖正常率较高(P<0.05),氮量排出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白蛋白、ICr指数优于PN组(P<0.05),EN耐受性及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合理对ICU患者应用营养支持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营养,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其中EN支持与PN相比,更适合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
【关键词】肠内外营养支持;ICU;机械通气
ICU机械通气会导致危重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呼吸肌无力等情况,长期机械通气会导致患者对呼吸机过多依赖,导致患者脱机困难,从而导致患者并发症增加,而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有利于患者预后[1]。本研究将对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别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8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为(54.5±12.3)岁,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例,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1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24例以及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方式、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营养支持方法EN组24例患者均于机械通气后24小时内行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源为全能营养(48%碳水化合物、36%脂肪、16%蛋白),由广州力衡临床营养品有限公司提供。以后每12小时逐渐增加热量,所有全量经鼻胃管微量24小时持续泵入,不足的部分则由静脉营养补充[2]。PN组则行肠外营养支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24小时持续对患者输入每天所需的营养液,营养液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3]。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于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7天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日本日立公司提供)测定血糖及血清蛋白浓度。血糖正常参考值为3.5-6.1mmol/L,血清蛋白正常参考值为35-55g/L。氮平衡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氮平衡=摄入氮量-(24h尿素氮+4g),而ICr=UCr/标准尿肌酐×100。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的耐受性,耐受性好:患者无明显反流、腹胀、腹泻及肠内营养中断的情况,不耐受性:出现明显腹胀、胃潴留或反流现状,需要中断营养支持。
2结果
3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增高、大量消耗体内营养,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对于ICU机械通气的患者其营养不良将达到74%或以上[4]。营养不良将不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从而导致患者上机时间延长,导致患者脱机困难[5]。相关研究显示,肠内营养支持将有利于维持正氮平衡,而肠外营养支持则有助于维持负氮平衡,从而说明肠内营养具有更好的代谢功效,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生存成,从而促进肺部组织修复,从而有利于患者顺利脱机[6]。另外,肠内营养有利于危重病患者胃肠内部胃酸分泌,可有利于减少胃部细菌定植。
对ICU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将有助于胃肠粘膜上皮、血流、PH值及防御机制的改变,传统观念认为胃肠功能恢复能对胃肠营养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对患者胃肠外营养行机械通气支持。通过胃肠外途径能有效提高患者基本营养及所需的热量,但其本身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谷氨酰胺以及短链脂肪酸肠外营养患者则不能耐受。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会导致胃肠粘膜出现萎缩,导致胃肠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胃肠功能通透性,容易导致胃肠细菌出现异位,导致败血症增加。此外,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患者胰岛素释放,抑制患者呼吸功能,导致患者呼吸衰竭。
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肠内营养符合患者生理特点,且费用较低,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血糖正常率较高(P<0.05),氮量排出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白蛋白、ICr指数优于PN组(P<0.05),EN耐受性及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肠内营养能有效抑制ICU患者胃肠应激反应,能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的分解代谢能力,可有效促进蛋白质合成。
参考文献
[1]刘先福,王晓川,曹枫.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09,12(2):458-459.
[2]乌日娜,杨敬平.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应用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1(2):147-148.
[3]李雪蓉,徐仲璇,李玉洁,张欣.机械通气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疗效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10(2):458-459.
[4]秦媛怡,魏立平,谢威,黄东健.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结局的评估[J].河北医学,2010,12(2):189-190.
[5]刘先福,王晓川,曹枫.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09,11(2):589-590.
[6]朱留勤.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9,21(2):158-159.
【关键词】肠内外营养支持;ICU;机械通气
ICU机械通气会导致危重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呼吸肌无力等情况,长期机械通气会导致患者对呼吸机过多依赖,导致患者脱机困难,从而导致患者并发症增加,而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有利于患者预后[1]。本研究将对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别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8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为(54.5±12.3)岁,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例,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1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1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24例以及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方式、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营养支持方法EN组24例患者均于机械通气后24小时内行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源为全能营养(48%碳水化合物、36%脂肪、16%蛋白),由广州力衡临床营养品有限公司提供。以后每12小时逐渐增加热量,所有全量经鼻胃管微量24小时持续泵入,不足的部分则由静脉营养补充[2]。PN组则行肠外营养支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24小时持续对患者输入每天所需的营养液,营养液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等[3]。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于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7天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日本日立公司提供)测定血糖及血清蛋白浓度。血糖正常参考值为3.5-6.1mmol/L,血清蛋白正常参考值为35-55g/L。氮平衡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氮平衡=摄入氮量-(24h尿素氮+4g),而ICr=UCr/标准尿肌酐×100。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的耐受性,耐受性好:患者无明显反流、腹胀、腹泻及肠内营养中断的情况,不耐受性:出现明显腹胀、胃潴留或反流现状,需要中断营养支持。
2结果
3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增高、大量消耗体内营养,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对于ICU机械通气的患者其营养不良将达到74%或以上[4]。营养不良将不利于患者机体的恢复,从而导致患者上机时间延长,导致患者脱机困难[5]。相关研究显示,肠内营养支持将有利于维持正氮平衡,而肠外营养支持则有助于维持负氮平衡,从而说明肠内营养具有更好的代谢功效,有利于促进蛋白质生存成,从而促进肺部组织修复,从而有利于患者顺利脱机[6]。另外,肠内营养有利于危重病患者胃肠内部胃酸分泌,可有利于减少胃部细菌定植。
对ICU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将有助于胃肠粘膜上皮、血流、PH值及防御机制的改变,传统观念认为胃肠功能恢复能对胃肠营养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对患者胃肠外营养行机械通气支持。通过胃肠外途径能有效提高患者基本营养及所需的热量,但其本身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谷氨酰胺以及短链脂肪酸肠外营养患者则不能耐受。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会导致胃肠粘膜出现萎缩,导致胃肠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胃肠功能通透性,容易导致胃肠细菌出现异位,导致败血症增加。此外,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患者胰岛素释放,抑制患者呼吸功能,导致患者呼吸衰竭。
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肠内营养符合患者生理特点,且费用较低,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血糖正常率较高(P<0.05),氮量排出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白蛋白、ICr指数优于PN组(P<0.05),EN耐受性及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肠内营养能有效抑制ICU患者胃肠应激反应,能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的分解代谢能力,可有效促进蛋白质合成。
参考文献
[1]刘先福,王晓川,曹枫.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09,12(2):458-459.
[2]乌日娜,杨敬平.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应用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1(2):147-148.
[3]李雪蓉,徐仲璇,李玉洁,张欣.机械通气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疗效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10(2):458-459.
[4]秦媛怡,魏立平,谢威,黄东健.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结局的评估[J].河北医学,2010,12(2):189-190.
[5]刘先福,王晓川,曹枫.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09,11(2):589-590.
[6]朱留勤.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9,21(2):158-159.